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42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以及具备集尘装置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例如,在利用工具头对混凝土之类的被加工材料进行锤击作业或者锤钻作业等加工作业的冲击工具中,在进行加工作业时会产生粉尘。因此,在现有的冲击工具中,存在具备对进行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的冲击工具。例如,在日本特开 2007 - 30327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构成为,以包围工具头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筒状的罩,从该罩的前端开口吸引通过加工作业产生的粉尘,并经由管道以及作业机主体内的粉尘输送通路进行集尘。
在上述现有的集尘装置的情况下,罩前端部相对于工具主体被固定于固定位置。 因此,例如在使用比通常使用的工具头长的工具头进行加工作业的情况下,粉尘产生部位与罩前端部之间的距离扩大,集尘效率降低。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中,在换装长度不同的工具头的情况下,能够与装配于冲击工具的工具头的长度对应。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方式,构成如下的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安装于冲击工具,并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上述冲击工具使装配于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沿长轴方向直线动作。集尘装置具有吸引粉尘的粉尘吸引口。进而,粉尘吸引口能够根据装配于工具主体的工具头的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而在该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另外,本发明中的“能够在长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是指能够使粉尘吸引口沿长轴方向移动,并将粉尘吸引口固定于移动后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集尘装置,能够根据选择性地装配于工具主体的工具头的长度调整粉尘吸引口的位置。因此,能够相对于所使用的工具头的前端适当确定粉尘吸引口的位置, 能够高效地对加工作业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并且无需准备与长度不同的工具头分别对应的多个集尘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集尘装置能够安装于工具主体,并且具有集尘部, 该集尘部在前端具有粉尘吸引口 ;以及粉尘输送部,该粉尘输送部与集尘部连接,以便将粉尘从粉尘吸引口向下游侧输送。进而,集尘装置通过改变粉尘输送部相对于工具主体的安装位置来进行粉尘吸引口的在工具头长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另外,本发明中的“改变相对于工具主体的安装位置”适当地包括下述任一方式在工具主体的固定位置设定一个用于安装粉尘输送部的安装位置,并相对于该安装部位而改变粉尘输送部的安装位置的方式; 或者在工具主体设定多个安装位置,并相对于该多个安装部位而改变粉尘输送部的安装位置的方式。4
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变粉尘输送部相对于工具主体的安装位置,能够相对于所使用的工具头的前端适当确定集尘部前端的粉尘吸引口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粉尘输送部由集尘软管形成,该集尘软管沿工具头的长轴方向延伸,并且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波纹管状部分。并且,集尘装置还具有软管保持部,该软管保持部能够安装于工具主体,并通过与波纹管状部分卡合而将集尘软管保持于工具主体。进而,通过改变波纹管状部分相对于软管保持部的在长轴方向上的卡合位置来进行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另外,本发明中的“与波纹管状部分卡合”,典型来说,一个或多个突状部插入于波纹管的凹部(谷部)的方式相当于此。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变集尘软管的波纹管状部分相对于安装于工具主体的软管保持部的卡合位置,能够进行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软管保持部具有环状部件,集尘软管呈游隙嵌合状地插通于该环状部件;卡合部件,该卡合部件设置于环状部件,并能够与波纹管状部分卡合;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始终朝使卡合部件与波纹管状部分卡合的方向对卡合部件施力。进而,卡合部件能够沿环状部件的径向移动,并能够在与波纹管状部分卡合的位置和与波纹管状部分的卡合被解除的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发明,在使卡合部件移动从而解除与波纹管状部分的卡合后,能够通过使集尘软管沿长轴方向移动来进行粉尘吸引口相对于工具头的位置调整。另一方面,在进行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后,利用施力部件保持卡合部件相对于波纹管状部分的卡合状态,因此不存在因加工作业产生的振动而导致粉尘吸引口的位置不经意地改变的顾虑。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集尘装置具有工具头覆盖部,该工具头覆盖部以包围工具头的方式配置,且在前端部形成有粉尘吸引口,工具头覆盖部由相互嵌合且能够沿工具头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的多个筒状部件形成,通过该多个筒状部件相对移动来进行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相互嵌合的多个筒状部件沿长轴方向相对移动而容易地进行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多个筒状部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内螺纹,在另一方形成有与内螺纹卡合的卡合突部,多个筒状部件通过沿周方向的相对转动而经由卡合突部与内螺纹之间的卡合沿长轴方向相对移动。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螺纹,能够无级地进行位置调整。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式,多个筒状部件能够沿长轴方向以及周方向相对移动,并且,在多个筒状部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凹部,在另一方形成有突部,通过多个筒状部件的沿周方向的相对移动,突部能够与凹部卡合或解除卡合。进而,在筒状部件的轴向排列有多个凹部或者突部中的至少一方。因冲击工具的加工作业而产生的振动主要位于工具头的长轴方向。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为通过使多个筒状部件沿周方向相对移动而使凹部与突部卡合或者解除卡合的结构,因此很难受到上述振动的影响,能够维持凹部与突部的卡合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多个筒状部件通过沿长轴方向的相对的滑动动作而伸缩自如,并且,在相互邻接的筒状部件的滑动内周面和滑动外周面中的一方形成有突部,在另一方形成有能够与突部卡合或解除卡合的凹部。通过筒状部件弹性挠曲来进行凹部与突部的卡合或解除卡合。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操作方向仅为长轴方向,且形成为通过弹性挠曲来进行凹部与突部的卡合以及解除卡合的结构,因此操作简单。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构成具有技术方案I 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装置的冲击工具。由此,能够提供具备可根据装配于工具主体而在加工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头的长度来进行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的集尘装置的冲击工具。
根据本发明,在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中,在换装长度不同的工具头的情况下,能够应对装配于冲击工具的工具头的不同长度。
通过参照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能够立即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的特点、作用以及效果。


图I是示出装配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的电锤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集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集尘罩的前端构造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侧把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图6是示出集尘装置相对于侧把手的安装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从图6的箭头B箭头观察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的软管保持件的主视图,示出集尘软管的移动限制状态(锁止状态)。
图9同样是示出软管保持件的主视图,示出集尘软管的移动限制解除状态(解锁状态)。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状态。
图15
图16
图17 伸长状态。
图18
图19是从图8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图。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的剖视图。是示出伸缩式集尘罩的最大伸长状态的外观图。是示出伸缩式集尘罩的最大限度缩小状态的外观图。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的伸缩式集尘罩的外观图,示出最大伸长同样是示出变形例的伸缩式集尘罩的外观图,示出最大限度缩小状态。同样是示出变形例的伸缩式集尘罩的外观图,示出伸缩动作状态。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变形例的伸缩式集尘罩的剖视图,示出最大同样是示出其他变形例的伸缩式集尘罩的剖视图,示出最大限度缩小状态。 是图18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的制造以及使用、该“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的构成要素的使用,以上以及以下的记载中涉及的结构能够与其他结构分开使用、或者与其他结构组合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也包含这些组合,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的详细说明只是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指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应用例的详细信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该详细说明限制,而应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确定。因此,在广义上来说,以下的详细说明中的结构并非全都是为了实施本发明而必须的结构,而只是在参照附图的参照标号记载的详细说明中公开本发明的代表性的方式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I 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进行说明。对于本实施方式,以应用于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例的电锤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I中示出电锤 101,在该电锤101装配有作为辅助把手的侧把手110,并且在该侧把手110安装有集尘装置 140。参照图I对电锤101的结构简要地进行说明。概括地来看,电锤101以如下部分为主体而构成主体部103,其形成电锤101的外轮廓;长条状的锤钻头119,其经由工具保持器 (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图示左侧);以及作为主把手的把手109,其连接于主体部103的与锤钻头119相反一侧,且使用者握持该把手 109。主体部10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工具主体”,锤钻头11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工具头”。 锤钻头119经由夹具108以能够沿长轴方向相对往复移动、且沿周方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的状态被保持于工具保持器。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电动锤101的锤钻头119侧称作前、 将把手109侧称作后。
主体部103由壳体105以及连接于该壳体105的前方的近似圆筒状的筒体107作为主体而构成。进而,在主体部103内收纳有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的驱动马达;将驱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的曲柄机构;以及冲击要素,该冲击要素由上述曲柄机构驱动,该冲击要素由沿长轴方向冲击锤钻头119的撞击器(冲击件)和将该撞击器的冲击传递至锤钻头119的冲击螺栓(中间件)构成;等等。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锤101中,当驱动马达被通电而驱动时,从曲柄机构经由冲击要素对锤钻头119施加沿长轴方向的冲击力,该锤钻头119进行沿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对被加工材料(例如混凝土)遂行加工作业(錾凿作业)。
接着,参照图4以及图5对供集尘装置140装配的作为辅助把手的侧把手110进行说明。侧把手11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电锤101的筒体107。侧把手110以安装环部111、 握持部121以及固定单元为主体而构成,上述安装环部111通过从外部把持近似圆筒形的筒体107的外周面而进行被安装,上述握持部121与上述安装环部111连接,并供作业者握持,上述固定单元由用于紧固或者放松安装环部111的贯穿螺栓131、和带螺母133的固定旋钮135构成。
安装环部111由近似半圆弧状的上下一对环构成部件113构成。一对环构成部件 113的一端部由与筒体107的长轴方向平行的轴117相对转动自如地连结。这一对环构成部件113的另一端侧、即自由端侧分别形成为朝外突出的基部115。
握持部121形成为近似圆形截面的杆状。在握持部121的长轴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的各端部,具有从该端部分别朝安装环部111侧相互平行地伸出的上部以及下部的臂部123。安装环部111的基部115经由环状的凸轮部件137配置在上部的臂部123的伸出端部125和下部的臂部123的伸出端部125之间。进而,贯穿螺栓131沿上下方向呈游隙嵌合状地贯通分别形成于伸出端部125、凸轮部件137以及基部115的各孔。贯穿螺栓131在一端部具有六边形的头部131a,该头部131a卡止于上部的臂部123的伸出端部125的上表面(锪孔的孔底)。贯穿螺栓131的另一端部从下部的臂部123的伸出端部125突出规定长度。固定旋钮135的螺母133螺合于该贯穿螺栓131的螺纹部。对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侧把手110,在安装环部111游隙嵌合状地嵌合于筒体107的外侧的状态下,当将固定旋钮135朝一方向(紧固方向)旋转操作时,借助臂部123的弹性,利用贯穿螺栓131和固定旋钮135 (螺母133)紧固上下的伸出端部125而使上下的伸出端部125朝缩窄间隔的方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由此,经由上下的凸轮部件137使基部115也朝缩小环构成部件113的直径的方向相互接近,安装环部111被紧固固定于筒体 107。另一方面,当将固定旋钮135朝相反方向(放松方向)旋转操作时,贯穿螺栓131和固定旋钮135之间的紧固被解除,由此,上下的伸出端部125以及基部115恢复到紧固前的初始位置,安装环部111相对于筒体107的紧固被解除。在该状态下,能够从筒体107卸下侧把手110。其次,参照图I 图3对集尘装置140进行说明。集尘装置140装配于侧把手110,吸引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40大体上以下述部件为主体而构成对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罩141 ;将集尘于该集尘罩141的粉尘朝下游侧输送的集尘软管146 ;以及保持该集尘软管146的软管保持件147。集尘罩141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集尘部”,集尘软管146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粉尘输送部”,软管保持件147对应于本发明中的“软管保持部”。如图2以及图3所示,集尘罩141是在径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包围锤钻头119的绕长轴的整周,并且具有前端(前端)作为粉尘吸引口 141a而开口的内部空间141b的近似杯状部件(近似有底筒状部件)。进而,在集尘罩141的底部(粉尘吸引口 141a的相反侧)具有用于安装滑动筒体143的沿锤钻头长轴方向的贯通孔141c、以及与该贯通孔141c邻接形成的软管连接部144。滑动筒体143是集尘罩141的引导部件,且形成有相对于锤钻头119的轴部119b滑动自如地嵌合的筒孔。滑动筒体143与集尘罩141的贯通孔141c装卸自如地嵌合。对于集尘罩141,通过滑动筒体143从前端侧嵌入锤钻头119,上述集尘罩141配置于粉尘吸引口 141a从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119a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滑动筒体143的筒孔内壁面相对于锤钻头119的轴部外表面滑动自如地卡合。由此,集尘罩141经由滑动筒体143以容许该集尘罩141相对于锤钻头119沿长轴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该锤钻头119的轴部119b。软管连接部144的前端侧作为粉尘入口而在集尘罩141的内部空间141b开口。软管连接部144的后端侧以沿着夹具108的外形形状(锥筒状)的方式朝后方突出规定长度。该后端侧作为粉尘出口而开口,并且,集尘软管146装卸自如地嵌入该粉尘出口而与该粉尘出口连接。并且,在软管连接部144的前端侧设置有用于将该软管连接部144的通路划分成多个的间隔壁145。该软管连接部144被划分成由上述间隔壁145划分而成的各通路144a的流路截面积小于集尘软管146的最小流路截面积。由此,较大的块状的粉尘(碎片)被间隔壁145阻隔,从而能够防止较大的块状的粉尘进入集尘软管146而导致阻塞。
如图3所示,集尘罩141从正面观察(从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观察)形成为近似椭圆形(长圆形)形状。并且,如图2所示,集尘罩141的前端侧(粉尘吸引口 141a侧)包括与集尘软管146连接的连接部侧、以及隔着锤钻头119而与连接部侧相反一侧,形成为连接部侧从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119a离开、且相反侧接近钻头前端的倾斜形状。S卩,对于集尘罩141的前端部形状,在粉尘吸引口 141a侧的周方向上,形成为以软管连接部144侧远离钻头前端119a的方式倾斜的结构,由此,形成为能够提高越过软管连接部144观察钻头前端119a (被加工材料的加工作业区域)时的目视确认性、且被吸引至集尘罩141内的粉尘易于朝软管连接部144流动的结构。
集尘软管146是在至少一部分包括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橡胶或者树脂制的管状部件,通过一端(前端)嵌入软管连接部144的粉尘出口而与集尘罩141连接。集尘软管146 沿着电锤101的主体部103在锤钻头119的大致长轴方向延伸,且由软管保持件147经由侧把手110保持于筒体107。另外,集尘软管146至少在加工作业时与集尘器(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连接。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40形成为集尘软管146被保持于主体部 103、集尘罩141被保持于锤钻头119的结构,相对于电锤101在长轴方向的两个部位被保持。另外,集尘软管146并不限于与相对于电锤101独立设置的集尘器连接的方式。例如, 当电锤101具备由马达和该马达所驱动的集尘风扇构成的吸引装置的情况下,或者集尘装置本身具备由马达和该马达所驱动的集尘风扇构成的吸引装置的情况下,集尘软管146与这些吸引装置连接。
如图6以及图7所示,软管保持件147具有保持集尘软管146的软管保持主体部 148 ;以及从该软管保持主体部148—体地延伸的平板状的安装基部149。软管保持主体部 148是具有软管装卸用开口 148a的近似圆形环状体,在该软管保持主体部148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与集尘软管146的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凹部(谷部)卡合的、沿周方向延伸的多个肋状的突起148b。软管装卸用开口 148a的在周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软管直径稍窄,能够使波纹管状部分146a在变形(压溃)为近似椭圆形的状态下通过软管装卸用开口 148a而相对于软管保持主体部148进行装卸。进而,对于由软管保持主体部148保持的集尘软管146, 通过突起148b与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凹部卡合来限制(锁止)集尘软管146的沿轴向的移动。
安装基部149被夹在侧把手110中的贯穿螺栓131的头部131a与握持部121的上部的臂部123之间而被固定于侧把手110。能够在放松贯穿螺栓131后的状态下将安装基部149从侧把手110卸下。因此,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安装基部149形成有切口槽151 和凹状卡合部152,上述切口槽151能够从径向嵌入贯穿螺栓131,且俯视呈大致U字状,上述凹状卡合部152沿着上述切口槽151的上表面侧的周缘形成,能够与嵌入到切口槽151 的贯穿螺栓131的头部131a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卡合。因而,在放松贯穿螺栓131后的状态下,软管保持件147绕该贯穿螺栓131的轴在大致整周转动自如,能够进行绕螺栓轴的位置调整。在将软管保持件147定位于绕贯穿螺栓131的轴的规定的位置后,使固定旋钮 135旋转而紧固贯穿螺栓131,由此,头部131a与凹状卡合部152卡合而被止转的贯穿螺栓 131被朝固定旋钮135侧牵引。由此,安装基部149被夹在贯穿螺栓131的头部131a和上部的臂部123之间而被固定于侧把手11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140以上述方式构成,在驱动集尘器的状态下,驱动电锤101而使锤钻头119进行直线状的锤击动作,能够对在遂行针对被加工材料的錾凿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即,电锤101所产生的粉尘从粉尘吸引口 141a被吸引到集尘罩141内,并从该集尘罩141的软管连接部144经过集尘软管146被集尘到集尘器中。
然而,在遂行錾凿作业的情况下,根据作业状况不同而使用各种长度的锤钻头 119。鉴于上述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利用软管保持件147保持集尘软管146的保持位置,能够相对于锤钻头119而对集尘罩141的前端位置(粉尘吸引口 141a的位置)进行位置调整。由此,能够以使粉尘吸引口 191a距离所使用的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的位置为合适位置的方式确定集尘罩141的前端位置。结果,能够消除粉尘产生部位和粉尘吸引口 141a之间隔开距离从而集尘效率低下这样的不良情况。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降低集尘能力的同时应对长度不同的锤钻头119的长度,并且不需要准备多个集尘罩141。
并且,锤钻头119不仅存在长度不同的多个种类,而且存在轴部119b的外径不同的多个种类。鉴于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筒体143相对于集尘罩141的贯通孔 141c装卸自如地嵌合。此外,准备具有与轴部119b的外径不同的多个锤钻头119对应的内径不同的筒孔的多个滑动筒部143。由此,通过更换与集尘罩141的贯通孔141c嵌合的滑动筒部143,能够应对轴部119b的外径不同的多个锤钻头11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集尘软管146能够通过软管装卸用开口 148a相对于软管保持主体部148进行装卸,并且使设置于软管保持主体部148的肋状的突起148b与集尘软管146的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凹部卡合,由此来限制集尘软管146沿轴向的移动而对该集尘软管146进行保持。因此,通过改变波纹管状部分146a相对于突起148b的卡合位置来装配集尘软管146,能够容易地调整集尘罩141的前端位置。并且,由于通过突起148b 与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凹部卡合来限制集尘软管146的沿轴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因錾凿作业时的振动而导致的集尘罩141的位置变动,能够确保该集尘罩141位于规定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集尘罩141的一部分设置相对于锤钻头119的轴部119b 滑动自如地嵌合的套筒状的滑动筒体143,形成为利用锤钻头119的轴部11%直接引导集尘罩141的结构。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集尘罩141。并且,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因此能够将集尘罩141接近粉尘的产生部位配置,能够提高集尘效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集尘罩141的前端形状形成为相对于锤钻头119的长轴线呈倾斜状。因此,例如在对纵壁等进行錾凿作业的情况下,通过以使集尘罩141的周方向区域中的从钻头前端119a离开的一侧(集尘软管连接侧)位于视线上、即位于视点(作业者的眼的位置)与作业区域之间的方式定位并进行作业,能够提高越过集尘罩141观察作业区域时的目视确认性。并且,通过集尘罩141的周方向区域中的接近钻头前端119a的一侧配置于锤钻头119的下方,粉尘吸引口 141a易于接受錾凿作业时飞散的碎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集尘罩141形成为近似杯状,且形成为在从锤钻头119 的钻头前端119a离开的位置包围轴部11%的长轴的结构,因此集尘罩141变得紧凑,并且提高了作业区域的目视确认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8 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是集尘装置140中的、用于保持集尘软管146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软管保持件147的变形例。软管保持件以外的集尘装置140的整体结构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以相同方式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软管保持件161构成为主要包括用于保持集尘软管146、且该集尘软管146能够插通的圆环状的软管保持主体部162 ;从该软管保持主体部162 —体地延伸的平板状的安装基部163 ;以及将集尘软管146固定于软管保持主体部162的半圆弧状的锁止部件164。软管保持件161对应于本发明中的“软管保持部”,软管保持主体部162对应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的“环状部件”,锁止部件164对应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的“卡合部件”。软管保持主体部162是具有比集尘软管146的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外径稍大的内径的圆形的环状体。软管保持主体部162在轴向的中央部形成有遍及周方向的规定区域(近似180度的范围)延伸的开口部162a (参照图10)。锁止部件164形成为具有与软管保持主体部162的内径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的近似半圆弧状,且配置于软管保持主体部162的开口部162a。锁止部件164的一端通过销165与软管保持主体部162连结,且转动自如。锁止部件164的另一端具有朝软管保持主体部162的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端部164a。该突出端部164a与安装基部163的上表面对置配置。在锁止部件164的内表面形成有朝直径方向内侧突出的一个或者多个限制突起164b。通过该限制突起164b与集尘软管146的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凹部(谷部)卡合来限制(锁止)上述集尘软管146相对于软管保持主体162的沿轴向的移动。在图8中示出该状态。在安装基部163和与该安装基部163对置的突出端部164a之间夹装配置有压缩螺旋弹簧166。由此,锁止部件164被施力而朝限制突起164b与集尘软管146的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凹部卡合的径向内侧转动。因此,限制突起164b和凹部的卡合状态被维持,集尘软管146的沿轴向的移动被限制。压缩螺旋弹簧166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另外,在锁止部件164设置有止挡部164c,该止挡部164c规定当上述锁止部件164借助压缩螺旋弹簧166的作用力而朝径向内侧转动时的转动界限。该止挡部164c作为轴向的突部而设置于锁止部件164的外周。当锁止部件164朝径向内侧转动时,止挡部164c与软管保持主体部162的外表面抵接而限制锁止部件164的转动。并且,锁止部件164的突出端部164a构成操作钮。如果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66的作用力而按压该突出端部164a,则以销165为支点使锁止部件164朝径向外侧转动。由此,波纹管状部分146a和限制突起164b的卡合被解除,容许集尘软管146的沿轴向的移动。图9中示出该状态。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在按压锁止部件164的突出端部164a而解除限制突起164b相对于集尘软管146的波纹管状部分146a的卡合后,通过使集尘软管146沿长轴方向移动,能够进行集尘罩141的前端部分相对于锤钻头119的位置调整。另一方面,在集尘罩141的位置调整后,借助压缩螺旋弹簧166维持波纹管状部分146a和限制突起164b的卡合,因此,不存在因由加工作业引起的振动而导致集尘罩141的位置不经意地变化的忧虑。(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其次,参照图11 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170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70构成为主要包括合成树脂制的筒状安装部171,其形成为长轴方向的两端开口的近似圆筒形状;以及近似圆筒形的伸缩式集尘罩173,其连接于上述筒状安装部171的一端(前端部),并且形成为沿锤钻头119的长轴方向伸缩自如,形成为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开口的近似圆筒形。集尘装置170以筒状安装部171 覆盖筒体107的前端区域的方式从前方嵌合于筒体107,并在该状态下与侧把手210 —起以相对于形成在筒体107的前端部外表面的把手装配部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伸缩式集尘罩 17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工具头覆盖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侧把手210 (图11中示出其一部分)形成为在把手装配部的外表面卷绕束带211并利用螺钉进行紧固来进行安装的结构。进而,集尘装置170构成为 在将侧把手210安装于筒体107的把手装配部时,利用带211将筒状安装部171与侧把手 210 一起安装,但是该安装构造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说明。
集尘装置170的伸缩式集尘罩173形成为由以沿长轴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连接 (嵌合)的圆筒状的两个罩173a、173b构成的双层筒构造。两个罩173a、173b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多个筒状部件”。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前端侧罩173a嵌合于筒体107侧罩173b 的外表面。在前端侧罩173a的内表面,遍及长轴方向的规定区域形成有内螺纹174a,在筒体107侧罩173b的外表面,遍及长轴方向的大致全长地形成有与内螺纹174a啮合卡合的突部(外螺纹)174b。突部174b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卡合突部”。S卩,两个罩173a、173b形成为经由内螺纹174a与突部174b之间的啮合卡合(螺合)而相对移动的结构,通过使前端侧罩173a相对于筒体侧罩173b朝顺时针方向或者朝逆时计方向相对旋转,能够相对于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119a无级地调整前端侧罩173a的前端位置。前端侧罩173a的前端侧开口构成粉尘吸引口 172。在图12中示出使前端侧罩173a向前方移动后的伸缩式集尘罩 173的最大伸长状态,图13中示出使前端侧罩173a向后方移动后的伸缩式集尘罩173的最大限度缩小状态。另外,筒体侧罩173b的后端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筒状安装部171的前端部。
在安装筒状部171的与伸缩式集尘罩173连接的连接侧附近形成有软管连接部 175,将粉尘朝集尘器输送的集尘软管176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于该软管连接部175。因而,进行錾凿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从前端侧罩173a的粉尘吸引口 172被吸引,并经由伸缩式集尘罩173的内部空间以及集尘软管176被集尘到集尘器中。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70,通过对伸缩式集尘罩173的前端侧罩173a进行旋转操作,能够对该前端侧罩173a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能够在不降低集尘能力的同时应对锤钻头119的不同长度。并且,由于是使用螺纹的无级位置调整方式,因此容易获得相对于钻头前端119a的适当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对于前端侧罩173a,在内周面中的、与筒体侧罩173b连接的连接侧端部区域遍及整周地设定有内螺纹174a,对于筒体侧罩173b,在外周面中的、周方向的一部分遍及长轴方向的全长设定有突部174b。由此,螺纹的设定区域变少,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对于上述设定,即便相反也是成立的。即,也可以在原本设定有内螺纹174a的设定区域设定突部174b,在原本设定有突部174b的设定区域设定内螺纹 174a。
其次,参照图14 图16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170的伸缩式集尘罩 17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变形例中,构成伸缩式集尘罩173的前端侧罩173a与筒体侧罩173b的外表面嵌合。进而,在前端侧罩173a设定有突部177a,另一方面,在筒体侧罩173b设定有能够与上述突部177a卡合的凹部177b,在突部177a与凹部177b卡合的状态下,两个罩173a、173b的沿长轴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在卡合被解除后的状态下,允许两个罩173a、173b沿长轴方向相对移动。进而,通过使前端侧罩173a相对于筒体侧罩173b绕长轴方向转动来实现突部177a与凹部177b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另外,图14以及图15中示出突部177a与凹部177b的卡合状态。并且,图16中示出卡合解除状态,能够在该卡合解除状态下调整罩前端位置。对于凹部177b,在形成于筒体侧罩173b的长轴方向的切缝178的一侧的端面,遍及该端面的大致全长以规定的间隔呈串联状地形成有多个在切缝178侧开口的近似半圆弧状、U字状或者V字状等的凹陷。对于突部177a,在前端侧罩173a中的、与筒体侧罩173b连接的连接侧端部区域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内侧突出的半球状部或者圆柱状部,且突部177a配置于筒体侧罩173b的切缝178。因而,切缝178的宽度设定成允许突部177a沿轴向移动的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体侧罩173b设定切缝178和凹部177b,在前端侧罩173a设定突部177a,但是也可以在筒体侧罩173b设定突部177a,在前端侧罩173a设定切缝178和凹部177b。本变形例是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除了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均与图11 图13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70以同样方式构成。根据本变形例,在具备伸缩式集尘罩173的集尘装置170中,通过突部177a与凹部177b的卡合,能够分多级调整前端侧罩173a相对于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119a的前端位置、即粉尘吸引口 172的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能够在不降低集尘能力的同时应对锤钻头119的不同长度。其次,参照图17 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尘装置170的伸缩式集尘罩173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变形例中,伸缩式集尘罩173由至少三个罩173a、173b以及173c、即前端侧罩173a、筒体侧罩173b以及中间罩173c构成。上述三个罩173a、173b以及173c以前端侧罩173a覆盖中间罩173c的外侧、中间罩173c覆盖筒体侧罩173b的外侧的方式嵌合,且通过相互沿长轴方向相对滑动动作而伸缩自如。如图19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筒体侧罩173b和中间罩173c的外周面前端部形成有沿各自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凹部179b。与凹部179b对应,在中间罩173c和前端侧罩173a的内周面、分别在长轴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为三个)环状的突部179a。进而,当前端侧罩173a相对于中间罩173c沿长轴方向移动时,前端侧罩173a的任一个突部179a与中间罩173c的凹部179b卡合。同样,当中间罩173c相对于筒体侧罩173b沿长轴方向移动时,中间罩173c的任一个突部179a与筒体侧罩173b的凹部179b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前端侧以及中间的罩173a、173c,能够以与突部179a的数量对应的多级(各为三级)进行长轴方向的位置调整,并保持突部179a与凹部179b卡合的位置、即调整后的位置。另外,通过该罩173a、173b以及173c的弹性挠曲来实现突部179a相对于凹部179b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并且,将前端侧罩173a和中间罩173c的设定有凹部179b的罩前端区域181a的直径分别设定为比其他区域的直径大,由此,当突部179a在罩前端区域181a以外的区域移动时,能够避免突部179a与该罩前端区域181a以外的区域干涉。另一方面,在前端侧罩173a的主体部侧端部形成有与中间罩173c的外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区域181b。并且,在中间罩173c的主体部侧端部形成有与筒体侧罩173b的外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区域181c。借助上述滑动区域181b、以及181c使前端侧罩173a以及中间罩173c的沿长轴方向的移动稳定。
本变形例是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除了上述结构以外的结构均与图11 图13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70以相同方式构成。
根据本变形例,在具备伸缩式集尘罩173的集尘装置170中,通过突部179a与凹部179b的卡合能够分多级调整前端侧罩173a相对于锤钻头119的钻头前端119a的前端位置、即粉尘吸引口 172的位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能够在不降低集尘能力的同时应对锤钻头119的不同长度。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例以锤钻头119只进行沿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可在锤击作业模式和锤钻作业模式之间切换作业模式的锤钻,其中,锤击作业模式是指锤钻头119进行锤击动作的作业模式,锤钻作业模式是指锤钻头119进行沿长轴方向的锤击动作和沿周方向的锤钻动作的作业模式。
鉴于上述发明的主旨,集尘装置能够构成下述方式。
(方式一)
“一种集尘装置,该集尘工具安装于冲击工具,并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上述冲击工具使装配于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沿长轴方向直线动作,上述集尘装置具有吸引粉尘的粉尘吸引口,该粉尘吸引口能够根据上述工具头的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而在该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由此,能够在不降低吸尘能力的同时应对不同长度的工具头。”
标号说明
101…电银(冲击工具);103…主体部;105…壳体;107…筒体;108…夹具;109··· 把手(主把手);110…侧把手;111…安装环部;113…环构成部件;115…基部;117…轴; 119…锤钻头(工具头);119a…钻头前端;119b…轴部;121…握持部;123…臂部;125…伸出端部;131…贯穿螺栓;131a…头部;133…螺母;135…固定旋钮;137…橡胶部件;140… 集尘装置;141…集尘罩(集尘部);141a…粉尘吸引口 ;141b…内部空间;141c…贯通孔; 143…滑动筒体;144…软管连接部;144a…通路;145…间隔壁;146…集尘软管(粉尘输送部);146a…波纹管状部分;147…软管保持件(软管保持部);148…软管保持主体部;148a… 软管装卸用开口 ;148b…突起;149…安装基部;151…切口槽;152…凹状卡合部;161…软管保持件(软管保持部);162…软管保持主体部;162a…开口部;163…安装基部;164…锁止部件;164a…突出端部(操作部);164b…限制突起(卡合部件);164c…止挡部;165…销; 166…压缩螺旋弹簧;170…集尘装置;171…筒状安装部;172…粉尘吸引口 ;173…伸缩式集尘罩(工具头覆盖部);173a…前端侧罩;173b…筒体侧罩;173c…中间罩;174a···内螺纹;174b…突部(卡合突部);175…软管连接部;176…集尘软管;177a…突部;177b…凹部; 178…切缝;179a…突部;179b…凹部;181a…罩前端区域;181b…滑动区域;181c…滑动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安装于冲击工具,并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所述冲击工具使装配于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沿长轴方向直线动作, 所述集尘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具有吸引粉尘的粉尘吸引口,该粉尘吸引口能够根据所述工具头的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而在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集尘装置能够安装于所述工具主体, 所述集尘装置具有集尘部,该集尘部在前端具有所述粉尘吸引口 ;以及粉尘输送部,该粉尘输送部与所述集尘部连接,以便将粉尘从所述粉尘吸引口向下游侧输送,所述集尘装置通过改变所述粉尘输送部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的安装位置来进行所述粉尘吸引口的在工具头长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输送部由集尘软管形成,该集尘软管沿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延伸,并且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波纹管状部分, 所述集尘装置还具有软管保持部,该软管保持部能够安装于所述工具主体,并通过与所述波纹管状部分卡合而将所述集尘软管保持于工具主体, 所述集尘装置通过改变所述波纹管状部分相对于所述软管保持部的在长轴方向上的卡合位置来进行所述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保持部具有环状部件,所述集尘软管呈游隙嵌合状地插通于该环状部件;卡合部件,该卡合部件设置于所述环状部件,并能够与所述波纹管状部分卡合;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始终朝使所述卡合部件与波纹管状部分卡合的方向对所述卡合部件施力, 所述卡合部件能够沿所述环状部件的径向移动,并能够在与所述波纹管状部分卡合的位置和与所述波纹管状部分的卡合被解除的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具有工具头覆盖部,该工具头覆盖部以包围所述工具头的方式配置,且在前端部形成有所述粉尘吸引口, 所述工具头覆盖部由相互嵌合且能够沿工具头的长轴方向相对移动的多个筒状部件形成,通过该多个筒状部件相对移动来进行所述粉尘吸引口的位置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筒状部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内螺纹,在另一方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卡合的卡合关部, 所述多个筒状部件通过沿周方向的相对转动而经由所述卡合突部与内螺纹之间的卡合沿长轴方向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筒状部件能够沿长轴方向以及周方向相对移动,并且,在所述多个筒状部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凹部,在另一方形成有突部,通过所述多个筒状部件的沿周方向的相对移动,所述突部能够与所述凹部卡合或解除卡合, 在筒状部件的轴向排列有多个所述凹部或者突部中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筒状部件通过沿长轴方向的相对的滑动动作而伸缩自如,并且,在长轴方向的端部,在相互邻接的筒状部件的滑动内表面和滑动外表面中的一方形成有突部,在另一方形成有凹部,通过筒状部件弹性挠曲,所述凹部与所述突部卡合或解除卡合,通过所述突部与凹部的卡合来保持相互邻接的筒状部件的位置。
9.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冲击工具具有权利要求I 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集尘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在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中,提供在换装长度不同的工具头来遂行加工作业时能够应对装配于冲击工具的工具头的长度的技术。集尘装置(140)安装于冲击工具(101),并对冲击工具(101)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冲击工具(101)使装配于工具主体(103)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119)沿长轴方向直线动作,其中,集尘装置(140)具有吸引粉尘的粉尘吸引口(141a),该粉尘吸引口(141a)能够根据工具头(119)的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而在该工具头(119)的长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文档编号B23Q11/00GK102985229SQ2011800332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8日
发明者生田洋规, 山内宪, 花井贵将, 町田吉隆, 东雅范, 中嶋辰夫, 佐佐木芳宜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