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高温、耐腐蚀、防辐射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炉体、核、射线屏蔽等方面的材料,尤其是核聚变反应堆中面向等离子体用W/Cu复合构件。
背景技术:
核聚变反应堆中等离子体温度高达上亿度,离子 速度高、冲刷力强,因而核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要具有耐高温、抗冲刷、导热性能好的特点,常规材料难以满足核聚变堆的使用要求。前期核聚变反应堆中采用的铍、CFC (石墨)材料由于抗H离子腐蚀能力差,尤其是铍材料有毒,无法满足核聚变反应堆的使用要求,需要选择新的材料。本发明的W/Cu复合构件为环状结构,可实现冷却介质从W/Cu复合构件的中心孔中流过,增强了 W/Cu部件的散热能力,有效降低防护材料的温度。专利CN200580030241. X中采用钎焊的方法制备W/Cu复合构件,专利JP8-506315采用W + Cu粉末热等静压的方法制备W/Cu复合构件。本发明的W/Cu复合构件是一种两层或多层结构,通过将W块(Mo块)和铜或铁结合在一起,综合了 W的高熔点、耐高温、抗离子冲刷和Cu的优异导热性的优势。由于热等静压作用,进一步提高W/Cu界面结合强度,使W/Cu复合构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抗热疲劳能力,提高了 W/Cu复合构件的导热能力,是新型的热防护用材料,能满足高热负荷的使用环境,尤其是用于核聚变反应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尤其是核聚变堆偏离器的等离子体防护材料),以及高温炉等设备的热屏蔽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界面结合强度高、成本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W块加工(W块的相对密度> 91%)、封焊、热等静压处理等步骤制备W/Cu复合构件,其具体步骤如下A、W块加工采用内圆磨、铣、线切割的一种或几种在W块上加工出W孔;对胃孔镀O O. 2mmNi层(W孔没有涂层,或镀< O. 2mmNi层),清洗干净;B、封焊按照W/Cu复合构件的结构,将Cu和W块组合在一起,采用电子束焊接、真空钎焊、包套或金属铜包覆的方法进行封焊,在W块或W孔上形成Cu层;所述的Cu层采用Cu粉末、Cu块、Cu管制备。所述的真空钎焊是将Cu管和W块组合在一起,在800 1050°C真空钎焊;焊料为Cu基、Ag基或Ni基钎焊。包套方法将Cu管和W块组合在一起,放入包套,包套材料采用钢或铜及其合金;在室温 700°C抽真空,封焊;
金属铜包覆方法将铜放置在W块四周,升温到1090 1400°C使铜液包覆W块;该过程在真空、惰性或还原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的惰性、还原性气体为Ar气、H2气、N2气、CO、NH3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气;C、热等静压将封焊后的W/Cu组合件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处理温度800 1070°C,压力 2O 200MPa。本发明与国外W/Cu复合构件制备技术相比具有界面结合强度高、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图I为W/Cu复合构件图。其中,W块l,Cu层2。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采用相对密度91%的W块,车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3. 2,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将CuNiMn焊料放置在W/Cu交叉部位,在1000°C真空钎焊30分钟,钎焊好的W/Cu件,在500°C、200MPa热等静压处理2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该工艺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的界面强度为133Mpa。实施例2:采用相对密度95%的W块,车加工W孔,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将Ag-28Cu焊料放置在W、Cu之间,在800°C真空钎焊15分钟,钎焊好的W/Cu件,在700°C、90MPa热等静压处理2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该工艺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的界面强度为llOMpa。实施例3 采用相对密度91%的W块,车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3. 2,Cu管表面化学镀镍O. 02mm,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将BNi_2焊料放置在W/Cu交叉部位,在1050°C真空钎焊10分钟,钎焊好的W/Cu件,在800°C、20MPa热等静压处理2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该工艺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的界面强度为120Mpa。实施例4 采用相对密度98%的W块,车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I. 6,Cu管表面化学镀镍O. 2mm,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电子束封焊W、Cu两端,将封焊好的W/Cu件,在1070°C、200MPa热等静压处理3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该工艺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的界面强度为125Mpa。实施例5 采用相对密度98%的W块,车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I. 6,将W孔内表面化学镀O. 2mmNi层;然后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采用电子束焊接将W、Cu件两端头焊接在一起,将焊接好的W/Cu件,在1070°C热等静压处理2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界面强度130Mpa。实施例6 :采用相对密度91%的W ±夹,车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3. 2,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装入20#钢制成的包套中,700°C抽真空4h后,封焊,封焊好的W/Cu件包套,在1070°C、IOOMPa热等静压处理2h,去包套、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界面强度70Mpa。实施例7 采用相对密度97%的W块,车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3. 2,将W孔内表面化学镀O. 02mmNi层;然后将W块、Cu管清洗后,组装在一起,装入铜包套中,室温抽真空Ih后,封焊,封焊好的W/Cu件包套,在温度900°C、压力60Mpa热等静压处理2h,去包套、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界面强度90Mpa。实施例8 采用相对密度91%的W ik,磨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I. 6,将W块清洗后,W块与
Cu块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400°C,Cu块熔化后用Cu液包裹W块,得到W/Cu复合坯料,然后将W/Cu复合坯料在1050°C、压力150Mpa热等静压处理l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界面结合强度为146Mpa (铜层断裂)。实施例9 采用相对密度99%的W块,磨加工W孔,孔表面光洁度I. 6,将W块清洗后,W块与Cu粉在Ar、H2 (I: I)混合气保护下异步加热到1090°C,Cu块熔化后用Cu液包裹W块,得到W/Cu复合坯料,然后将W/Cu复合坯料在800°C、压力50Mpa热等静压处理2h,机加工后得到W/Cu复合构件。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备的W/Cu复合构件界面结合强度为156Mpa(铜层断裂)。
权利要求
1.一种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A、W块加工采用内圆磨、铣、线切割的一种或几种在W块上加工出W孔;对W孔镀O .0.2mmNi层,清洗干净;所述的W块的相对密度彡91% ; B、封焊按照W/Cu复合构件的结构,将Cu和W块组合在一起,采用电子束焊接、真空钎焊、包套或金属铜包覆的方法进行封焊,在W块或W孔上形成Cu层; 钎焊封焊是将Cu管和W块组合在一起,在800 1050°C真空钎焊;焊料为Cu基、Ag基或Ni基钎焊。
C、热等静压将封焊后的W/Cu组合件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处理温度800 1070°C,压力 20 2OOMPa。;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Cu层采用Cu粉末、Cu块、Cu管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真空钎焊是将Cu管和W块组合在一起,在800 1050°C真空钎焊;焊料为Cu基、Ag基或Ni基钎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套方法是将Cu管和W块组合在一起,放入包套,包套材料采用钢或铜及其合金;在室温 700°C抽真空,封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铜包覆方法是将铜放置在W块四周,升温到1090 1400°C使铜液包覆W块;该过程在真空、惰性或还原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或还原性气体为Ar、N2, H2, CO气体的一种或两种或几种混合气体。
全文摘要
一种W/Cu复合构件的制备方法,属于耐高温、耐腐蚀、防辐射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W块加工、封焊、热等静压处理。本发明制备的W/Cu复合构件,具有W/Cu界面结合强度高、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主要用于炉体、核、射线屏蔽等方面的材料,尤其是核聚变反应堆中等离子体屏蔽用复合材料。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2794612SQ20121030702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5日
发明者刘国辉, 秦思贵, 陈飞雄, 牛曼, 王铁军, 弓艳飞, 吴诚, 黄鑫, 车洪艳 申请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