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凡内径很细的管子叫“毛细管”,通常指的是内径等于或小于2毫米的细管,因管径有的细如毛发故称毛细管。毛细管一般被用于IOkW以下的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毛细管由紫铜管制成,长度f6m,内径为0. 5 2_,通过长度和管径的多种组合可使其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不同制冷量的制冷剂装置要求,但毛细管被选定和安装后,便不能随负荷变化而变化,为使制冷装置在绝大多数时间下高效率运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工况是及其重要的。一直以来毛细管绕制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绕制,由毛细管下料机按规格完成下 料,在通过人工运输到备料班绕制工作台。让操作工进行绕制,通过对员工的了解,其反映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且产量跟不上。尤为以绕制4. 5圈的毛细管较突出。经过对员工的工作统计和分析以绕制4. 5圈毛细管为例,一个操作熟练的员工的平均速度在10 13个/分钟;在绕出的产品质量上很难保证毛细管的密度和角度的一致性。为此,如何研究出一种降低工人工作强度的毛细管缠绕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以实现降低工人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和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底座;其电机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联轴器上并可跟随所述电机旋转的缠绕模,所述缠绕模上具有夹持毛细管的绕模钩。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还包括轴向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气缸的伸出端设置有可沿所述缠绕模外周滑动地推板。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缠绕模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联轴器上。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相对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其中,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第一螺母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调节螺杆的操作端设置有操作手柄。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支架的横梁上还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送料气缸和设置在所述送料气缸的伸出端用于夹持所述毛细管,并与所述绕模钩相对应的夹持部。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支架底部还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机座、丝杠、线性滑轨、第二螺母和滑块,其中,所述丝杆一端轴接在所述机座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螺母相配合;所述线性滑轨两端均固定在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丝杠相平行,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线性滑轨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丝杠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电机。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套缠绕机构。优选地,上述毛细管缠绕装置中,所述电机由PLC模块进行控制。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和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底座;其固定端面固定的电机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联轴器上并可跟随所述电机旋转的缠绕模,所述缠绕模上具有夹持毛细管的绕模钩。工作时,手动或者自动将毛细管伸入并穿过绕模钩内,然后驱动电机运行,电机运行时带动联轴器转动,联轴器带动缠绕模转动,由于毛细管一端固定在绕模钩内,另一端相对自由,在电机带动下,可迅速完成毛细管的缠绕工作。由于上述缠绕过程中代替了手动缠绕,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电机缠绕与手动缠绕相比效率更闻。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毛细管缠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至图12中100为支架;101为固定梁;200为缠绕机构;201为底座;202为电机;203为联轴器;204为缠绕模;205为绕模钩;206为连杆压料机构;207为卸料气缸;208推板;300为高度调整机构;301为调节螺杆;302为第一螺母;303为固定板;304为导柱;305为轴承座;306为操作手柄;400为送料机构;401送料气缸;402送料臂;403为滑块;404为夹紧气缸;500为横向移动机构;501为机座;502为丝杆;503为螺母;504为线性滑轨;505为滑块;600为毛细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至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以实现降低工人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的毛细管缠绕装置,该毛细管缠绕装置包括支架100和缠绕机构200,缠绕机构200包括底座201、电机202和缠绕模204,其中,底座201设置在支架100上;电机202的电机座固定在底座201上;缠绕模204设置在电机202的联轴器203上并可跟随电机202旋转,缠绕模204上具有夹持毛细管600的绕模钩205。 工作时,手动或者自动将毛细管600伸入并穿过绕模钩205内,然后驱动电机202运行,电机202运行时带动联轴器203转动,联轴器203带动缠绕模204转动,由于毛细管600 一端固定在绕模钩205内,另一端相对自由,在电机202带动下,可迅速完成毛细管600的缠绕工作。由于上述缠绕过程中代替了手动缠绕,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电机202缠绕与手动缠绕相比效率更高。上述电机202可直接固定在底座201上,还可以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201上,其中,当电机202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201上时,为了方便调整电机202的横向距离,如图3和图4所不,底座201的一端设置有卸料板,该卸料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201上,另一端设置有其横向距离可调的连杆压料机构206。采用上述结构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可以根据不同毛细管600的尺寸要求,需要更换上述部件时,改变连杆压料机构206的伸出端的长度即可,更换合适的绕模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电机202为可变速电机,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控制可变速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缠绕模204的旋转圈数,从而控制毛细管600的缠绕圈数。对于需要缠绕不同直径的毛细管600至需要替换缠绕模204即可,即,缠绕模204可拆卸的固定在联轴器203上。为了方便卸下缠绕好的毛细管600,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另外一种技术方案,该毛细管缠绕装置包括支架100、缠绕机构200和卸料机构。其中,缠绕机构200包括底座201、电机202和缠绕模204,底座201设置在支架100上;电机202的电机座固定在底座201上;缠绕模204设置在电机202的联轴器203上并可跟随电机202旋转,缠绕模204上具有夹持毛细管600的绕模钩205 ;卸料机构包括轴向设置在底座201上的卸料气缸207,卸料气缸207的伸出端设置有可沿缠绕模204外周滑动地推板208。毛细管600缠绕好后,卸料机构的卸料气缸207作伸出运动,由于其伸出端设置有推板208,推板208与缠绕模204相配合,向外推动毛细管600,在推力的作用下缠绕好的毛细管600可以顺利的与缠绕模204脱离开,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卸料,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方案中,推板208与缠绕模204相配合的曲面可以为通孔还可以为部分与缠绕模204外周相贴合的曲面。为了在更换不同直径绕模204时,保持绕模钩205的高度位置不变。上下调整机构是未了保证绕模的高度不变,应为送料夹送过来的毛细管的高度是定的,当缠绕模直径变小了,就会比送过来的毛细管低,送不到钩子里面。本发明又提供了另一方案,在底座201与支架100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300,如图7所示,高度调整机构300包括调节螺杆301和相对支架100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302,其中,调节螺杆301穿过支架100,并与第一螺母302上的螺纹相配合;第一螺母302固定在底座201上。当需要调整缠绕机构200的竖直高度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杆301就可以实现缠绕机构200的上升或下降,优选的,调节螺杆301为梯形螺杆。具体地,支架100上设置有固定梁101,固定梁101上设置有轴承座305,调节螺杆301穿过该轴承座305,轴承座305与调节螺杆301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调节螺杆301穿过第一螺母302,并与第一螺母302上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第一螺母302上设置有导柱304 和固定板303,其中固定板303与支架100上的纵梁配合;导柱304连接第一螺母302和固定板303 ;底座201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板303上。需要调整缠绕机构200的竖直高度时,旋转调节螺杆301。由于调节螺杆301与固定梁101之间设置有轴承座305,所以调节螺杆301可相对于固定梁101和轴承座305转动,同时,由于第一螺母302在固定板303的作用下无法顺利完成自身旋转从而将调节螺杆30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一螺母302和导柱304、底座201的直线运动,而底座201的直线运动完成了缠绕机构200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为了方便控制,调节螺杆301的操作端设置有操作手柄306。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支架100的横梁上还设置有送料机构400,送料机构400包括横向设置在横梁上的送料气缸401和设置在送料气缸401的伸出端用于夹持毛细管600,并与绕模钩205相对应的夹持部。具体地,该夹持部包括滑块403、送料臂402和夹紧气缸404,其中,滑块403可滑动的设置在横梁的滑轨上,送料臂402的一端和夹紧气缸404的一端均固定在滑块403上,送料臂402具有容纳毛细管600的通孔,夹紧气缸404的伸出端可以沿轴向伸入至通孔内,当毛细管600运输至适当位置时,夹紧气缸404运行,其伸出端在于通孔的配合作用下将毛细管600夹紧。上述送料机构400是这样与缠绕机构200相配合的,当有毛细管600需要进行缠绕时,将毛细管600放入至通孔内,当毛细管600放入之通孔内合适位置时,夹紧气缸404伸出端伸出并与通孔作用下将毛细管600夹紧;然后送料气缸401作收缩运动,并将夹持部夹持的毛细管600送至缠绕模204处,并穿过缠绕模204上的绕模钩205,此时,当电机202带动绕模204转动一定角度时,夹紧气缸404的伸出端缩回,连杆压料机构206压下,压到毛细管上,绕模继续缠绕完成作业。另外,当需要缠绕不同直径的毛细管600时,替换缠绕模204,由于新安装好的缠绕模204上的绕模钩205与夹持部上的通孔距离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调整缠绕机构200与送料机构400的竖直距离。此时,还可以通过上述方案中设置的高度调整机构300来调整缠绕机构200与送料机构400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除了调整缠绕机构200的竖直方向距离外,在某些特殊场合,还需要调整缠绕机构200横向距离,此时,需要设置横向移动装置,如图9所示,该横向移动机构500包括机座501、丝杠502、线性滑轨504、第二螺母503和滑块,其中,丝杠502 —端轴接在机座501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支架100上的第二螺母503相配合;线性滑轨504两端均固定在机座501上并与丝杠502相平行,滑块套设在线性滑轨504并固定在支架100上。通过旋转丝杠502可以实现支架100上所有部件的横向移动,其原理如高度调整机构300。
另外,丝杠502的一端还可设置有旋转电机,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旋转丝杠502,进一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支架100上设置有两套缠绕机构200,或者缠绕机构200与送料机构400、高度调整机构300和卸料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搭配。更优的,如图10至图12所示,缠绕机构200、送料机构400、高度调整机构300和卸料机构对应有两套,一套设备同时实现两个毛细管600的缠绕工作。电机202由PLC模块进行控制,控制气缸夹料、气缸送料、气缸压料、电机202旋转圈数,从而来完成整个缠绕动作,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气缸还可以采用液压缸或滚珠丝杆传动进行替换。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底座; 其电机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 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联轴器上并可跟随所述电机旋转的缠绕模,所述缠绕模上具有夹持毛细管的绕模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气缸的伸出端设置有可沿所述缠绕模外周滑动地推板。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模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联轴器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相对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其中,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第一螺母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的操作端设置有操作手柄。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横梁上还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送料气缸和设置在所述送料气缸的伸出端用于夹持所述毛细管,并与所述绕模钩相对应的夹持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还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机座、丝杠、线性滑轨、第二螺母和滑块,其中,所述丝杆一端轴接在所述机座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螺母相配合;所述线性滑轨两端均固定在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丝杠相平行,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线性滑轨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电机。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套缠绕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由PLC模块进行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缠绕装置,包括支架和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底座;其外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联轴器上并可跟随所述电机旋转的缠绕模,所述缠绕模上具有夹持毛细管的绕模钩。工作时,手动或者自动将毛细管伸入并穿过绕模钩内,然后驱动电机运行,电机运行时带动联轴器转动,联轴器带动缠绕模转动,由于毛细管一端固定在绕模钩内,另一端相对自由,在电机带动下,可迅速完成毛细管的缠绕工作。由于上述缠绕过程中代替了手动缠绕,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电机缠绕与手动缠绕相比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B21D11/06GK102794340SQ2012103092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封 波, 冯小平, 孙亮, 沈雁飞, 吴伟, 朱学义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