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

文档序号:320745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导管管端缩口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
背景技术
某导管的规格为Φ 12X1,材料为lCrl8Ni9Ti,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需要将管径从Φ 12缩至Φ 8,缩径量比较大,原工艺路线是采取热处理改变管材组织后,通过旋压缩口的方法实现缩口加工,需要根据加工情况,反复进行多次热处理及旋压缩口,直至达到图纸要求。对于该导管,由于缩径幅度比较大,缩至Φ8. 8就进行不下去了,同时导管的缩径表面质量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缩口导管的尺寸及表面粗糙度,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提供了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为,对材料为ICrlSNiOTi的导管,管径从12毫米缩至8毫米,缩径量比较大,缩口方法是通过两个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两半凹模缩块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冲击缩口是用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冲击导管进行缩口,启动后,导管沿着轴线按送进,送进速度为O. 05—0. lm/min,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反复开启和闭合,300—500次/分钟,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凹模缩块的引导部分为圆弧送进结构;利用圆弧送进结构的凹模缩块进行缩径,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最终实现导管的缩径加工,此方法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每根导管一次送进的时间为1. 5 — 3min,在手工送进的情况下冲击凹模缩块的锥度不超过15°,当锥度超过15°时,采用机械或液压方法送进。所述的凹模缩块分为三组。所述的凹模缩块中,每组中孔的引导部分为R140mm的圆弧,后面为圆柱通孔。所述的凹模缩块圆柱通孔的直径,从第二组到第三组依次缩小的量相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 取消了原来工艺的两次以上的热处理工序,节省操作时间,缩口效果好,节约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第一组凹模缩块示意图;图2为第二组凹模缩块示意图;图3为第三组凹模缩块示意图;图4为导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为,对材料为lCrl8Ni9Ti的导管,管径从12毫米缩至8毫米,缩径量比较大,缩口方法是通过两个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两半凹模缩块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冲击缩口是用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冲击导管进行缩口,启动后,导管沿着轴线按送进,送进速度为O. 05m/min,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反复开启和闭合,300次/分钟,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凹模缩块的引导部分为圆弧送进结构;利用圆弧送进结构的凹模缩块进行缩径,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最终实现导管的缩径加工,此方法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每根导管一次送进的时间为1. 5min,在手工送进的情况下冲击凹模缩块的锥度不超过15°。所述的凹模缩块分为三组。所述的凹模缩块中,每组中孔的引导部分为R140mm的圆弧,后面为圆柱通孔。所述的凹模缩块圆柱通孔的直径,从第二组到第三组依次缩小的量相同。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为,对材料为lCrl8Ni9Ti的导管,管径从12毫米缩至8毫米,缩径量比较大,缩口方法是通过两个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两半凹模缩块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冲击缩口是用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冲击导管进行缩口,启动后,导管沿着轴线按送进,送进速度为O. 08m/min,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反复开启和闭合,400次/分钟,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凹模缩块的引导部分为圆弧送进结构;利用圆弧送进结构的凹模缩块进行缩径,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最终实现导管的缩径加工,此方法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每根导管一次送进的时间为2min,在手工送进的情况下冲击凹模缩块的锥度不超过15°,当锥度超过15°时,采用机械或液压方法送进。所述的凹模缩块分为三组。所述的凹模缩块中,每组中孔的引导部分为R140mm的圆弧,后面为圆柱通孔。所述的凹模缩块圆柱通孔的直径,从第二组到第三组依次缩小的量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为,对材料为lCrl8Ni9Ti的导管,管径从12毫米缩至8毫米,缩径量比较大,缩口方法是通过两个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两半凹模缩块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冲击缩口是用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冲击导管进行缩口,启动后,导管沿着轴线按送进,送进速度为O. lm/min,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反复开启和闭合,500次/分钟,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凹模缩块的引导部分为圆弧送进结构;利用圆弧送进结构的凹模缩块进行缩径,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最终实现导管的缩径加工,此方法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每根导管一次送进的时间为3min,在手工送进的情况下冲击凹模缩块的锥度不超过15°,当锥度超过15°时,采用机械或液压方法送进。所述的凹模缩块分为三组。所述的凹模缩块中,每组中孔的引导部分为R140mm的圆弧,后面为圆柱通孔。所述的凹模缩块圆柱通孔的直径,从第二组到第三组依次缩小的量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为,对材料为ICrlSNiOTi的导管,管径从12毫米缩至8毫米,缩径量比较大,缩口方法是通过两个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两半凹模缩块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 冲击缩口是用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冲击导管进行缩口,启动后,导管沿着轴线按送进,送进速度为O. 05—0. lm/min,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反复开启和闭合,300—500次/分钟,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凹模缩块的引导部分为圆弧送进结构; 利用圆弧送进结构的凹模缩块进行缩径,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最终实现导管的缩径加工,此方法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每根导管一次送进的时间为1. 5 — 3min,在手工送进的情况下冲击凹模缩块的锥度不超过15°,当锥度超过15°时,采用机械或液压方法送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缩块分为三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缩块中,每组中孔的引导部分为R140mm的圆弧,后面为圆柱通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缩块圆柱通孔的直径,从第二组到第三组依次缩小的量相同。
全文摘要
一种大幅度管端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材料为1Cr18Ni9Ti的导管,通过两个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两半凹模缩块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塑性变形,导管不断向模内送进,两半凹模缩块则连续冲击导管,直至完成整个缩口加工;冲击缩口是用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连续冲击导管进行缩口,启动后,导管沿着轴线按送进,两分离式的凹模缩块反复开启和闭合,对导管进行径向冲击,凹模缩块的引导部分为圆弧送进结构;利用圆弧送进结构的凹模缩块进行缩径,通过每一次冲击使导管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最终实现导管的缩径加工。本发明的优点取消了原来工艺的两次以上的热处理工序,节省操作时间,缩口效果好,节约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1D41/04GK103056236SQ20121038971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杨茜, 高浚, 杨晓东, 潘宝山, 苑巍 申请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