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端面咬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09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管端面咬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咬口设备,尤其是一种圆管端面咬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除尘设备的通风管多为薄钢板(厚度3mm以上)焊接的圆管,其连接为法兰盘螺栓连接。制作时要先焊接法兰盘,为使法兰盘端面贴合并穿过螺栓,需要配焊一个法兰盘或者配钻一法兰盘螺栓孔,装配复杂,效率低、成本高。采用镀锌铁皮(白铁皮)圆管作为通风管,则简化装配,且具有外观漂亮、耐腐蚀、重量轻等优点。镀锌铁皮圆管连接原理如图1,相连接的圆管I端面需要向外翻边(咬扣),用管箍18卡住再用螺栓拉紧,以承受圆管自身重量。由于圆管有多种规格,翻边形状多样,需用不同的专用咬口机对圆管端面翻边,通用性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管端面咬口机,该咬口机适应不同直径及翻边形状的圆管咬扣,更能适合大型圆管端面咬扣,机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圆管端面咬口机,包括圆盘和定心夹具,所述圆盘和定心夹具均设置于机架上,且所述定心夹具与需要加工的圆管表面相配合,圆盘设置于机架一端上,所述圆盘与动力装置相连,圆盘上设有沿其表面径向相向移动的内滚轮机构和外滚轮机构。所述圆盘纵向截面呈T字形,圆盘包括圆形端部和与其垂直的支撑部,圆盘的圆形端部竖向设置,且该端与所需加工的圆管端部相对应;支撑部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以及电机,电机与蜗杆相连。所述内滚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盘的支撑部外端部上的第一调节手轮,第一调节手轮通过连杆与设置于圆形端部中的第一锥齿轮相连,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相连,第一丝杠套在第一螺母上,第一螺母与设置于圆盘的圆形端部外表面的径向导轨中的内滑板相连,内滑板上连接有内滚轮。所述内滚轮呈凸字形。所述外滚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盘的圆形端部侧面上的第二调节手轮,第二调节手轮通与纵向设置于圆形端部中的第二丝杠相连,第二丝杠套在第二螺母上,第二螺母与设置于圆盘的圆形端部外表面的径向导轨中的外滑板相连,外滑板上连接有外滚轮。所述外滚轮呈凸字形。所述内、外滚轮的凸起方向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心夹具使圆管径向定位,根据翻边量的大小确定圆管轴向位置并固定。外滚轮可沿圆盘径向导轨移动,适应不同直径的圆管,转动第二调节手轮,第二丝杠、第二螺母传动带动外滑板及外滚轮向圆管外壁移动,直至外滚轮与圆管接触;转动第一调节手轮,第一、二锥齿轮传动,带动第一丝杠、第一螺母机构,内滑板及内滚轮向圆管内壁移动,直至内滚轮与圆管内壁接触。动力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带动圆盘缓慢转动。此时内外滚轮同时绕圆管中心线转动。用手握住第一调节手轮,第一调节手轮相对圆盘转动,内滚轮沿导轨向外移动,直至翻边变形全部完成。蜗杆反转,内滚轮沿导轨向内移动,停转电机,将外滚轮退出,卸下圆管。其它形状翻边,只需更换内外滚轮,操作程序完全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直径及翻边形状的圆管咬扣;2.圆管静止不动,内外滚轮相对圆管转动,不停机情况下内滚轮可径向移动;3.机器为卧式结构,圆管水平放置,适合大型圆管端面咬扣,机器体积小,重量轻, 结构简单。

图I是现有技术中镀锌铁皮圆管连接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I圆管,2外滚轮,3外滑板,4.第二丝杠,5第二调节手轮,6第二螺母,7第一锥齿轮,8第一调节手轮,9蜗轮,10蜗杆,11.第二锥齿轮,12第一丝杠,13圆盘,14第一螺母,15内滑板16内滚轮17定心夹具,18.管箍,19圆形端部,20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圆管端面咬口机,包括圆盘13和定心夹具17,所述圆盘13和定心夹具17均设置于机架上,且所述定心夹具17与需要加工的圆管I表面相配合,圆盘13设置于机架一端上,所述圆盘13与动力装置相连,圆盘13上设有沿其表面径向相向移动的内滚轮机构和外滚轮机构。圆盘13纵向截面呈T字形,圆盘13包括圆形端部19和与其垂直的支撑部20,圆盘13的圆形端部19竖向设置,且该端与所需加工的圆管I端部相对应;支撑部20横向水平设置。动力装置包括蜗轮9、蜗杆10以及电机,电机与蜗杆10相连。内滚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盘I的支撑部20外端部上的第一调节手轮8,第一调节手轮8通过连杆与设置于圆形端部19中的第一锥齿轮7相连,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11相啮合,第二锥齿轮11与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12相连,第一丝杠12套在第一螺母14上,第一螺母14与设置于圆盘13的圆形端部19外表面的径向导轨中的内滑板15相连,内滑板15上连接有呈凸字形的内滚轮16。外滚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盘13的圆形端部19侧面上的第二调节手轮5,第二调节手轮5通与纵向设置于圆形端部19中的第二丝杠4相连,第二丝杠4套在第二螺母6上,第二螺母6与设置于圆盘13的圆形端部19外表面的径向导轨中的外滑板3相连,外滑板3上连接有呈凸字形的外滚轮2。内、外滚轮16、2的凸起方向相对设置。[0030]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心夹具17使圆管I径向定位,根据翻边量的大小确定圆管I轴向位置并固定。外滚轮2可沿圆盘13径向导轨移动,适应不同直径的圆管1,转动第二调节手轮5,第二丝杠4、第二螺母6传动带动外滑板3及外滚轮2向圆管I外壁移动,直至外滚轮2与圆管I接触;转动第一调节手轮8,第一、二锥齿轮7、11传动,带动第一丝杠12、第一螺母14,内滑板15及内滚轮16向圆管I内壁移动,直至内滚轮16与圆管I内壁接触。动力通过蜗轮9、蜗杆10传动,带动圆盘13缓慢转动。此时内外滚轮16同时绕圆管I中心线转动。用手握住第一调节手轮8,第一调节手轮8相对圆盘13转动,内滚轮16沿导轨向外移动,直至翻边变形全部完成。蜗杆10反转,内滚轮16沿导轨向内移动,停转电机,将外滚轮2退出,卸下圆管I。其它形状翻边,只需更换内外滚轮,操作程序完全相同。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包括圆盘和定心夹具,所述圆盘和定心夹具均设置于机架上,且所述定心夹具与需要加工的圆管表面相配合,圆盘设置于机架一端上,所述圆盘与动力装置相连,圆盘上设有沿其表面径向相向移动的内滚轮机构和外滚轮机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圆盘纵向截面呈T字形,圆盘包括圆形端部和与其垂直的支撑部,圆盘的圆形端部竖向设置,且该端与所需加工的圆管端部相对应;支撑部横向水平设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以及电机,电机与蜗杆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内滚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盘的支撑部外端部上的第一调节手轮,第一调节手轮通过连杆与设置于圆形端部中的第一锥齿轮相连,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纵向设置的第一丝杠相连,第一丝杠套在第一螺母上,第一螺母与设置于圆盘的圆形端部外表面的径向导轨中的内滑板相连,内滑板上连接有内滚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内滚轮呈凸字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外滚轮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盘的圆形端部侧面上的第二调节手轮,第二调节手轮通与纵向设置于圆形端部中的第二丝杠相连,第二丝杠套在第二螺母上,第二螺母与设置于圆盘的圆形端部外表面的径向导轨中的外滑板相连,外滑板上连接有外滚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外滚轮呈凸字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管端面咬口机,其特征是,所述内、外滚轮的凸起方向相对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管端面咬口机,包括圆盘和定心夹具,所述圆盘和定心夹具均设置于机架上,且所述定心夹具与需要加工的圆管表面相配合,圆盘设置于机架一端上,所述圆盘与动力装置相连,圆盘上设有沿其表面径向相向移动的内滚轮机构和外滚轮机构。该咬口机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及翻边形状的圆管咬扣,更能适合大型圆管端面咬扣,机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文档编号B21D19/04GK202591335SQ2012201711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王瑞国, 侯志坚, 王立河 申请人: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