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43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边顶板是客车内顶装饰性板材,其成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客车内装的质量,边顶板的结构如图1-7所示,边顶板其中一个周边具有第一钝角弯折部I,边顶板三连续周边均具有直角弯折部位IV,中间具有第二钝角弯折部位II和第三弯折部III,如果将一钢板放在一模具上同时对钝角弯折部和直角弯折部进行压制,则容易在弯折处形成波纹,影响客车的内装质量。目前边顶板的成型通常由模具进行两次压制完成,模具主要由上模座I、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模压料体2、下模座4、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总成构成,如图8、9所示,上模压料体2呈凸形且其下凸面21与边顶板上凹面10相适配,下模总成呈凹形且其内凹面20与 边顶板下凸面30向适配,下模总成由下模5和下模顶尖器6构成,下模5中部具有安装孔51,下模顶尖器6穿设在该安装孔51内,下模5底部安装在下模座4上,下模顶尖器6底部安装在自下而上穿出下模座4的多个液压机下顶杆上,首先把一张按照预定尺寸剪裁好的钢板沿图8所示的送料方向放置在上模压料体和下模总成之间进行第一次压制,下模顶尖器能在液压机下立顶杆的作用下在下模安装孔内上升至与下模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用于定位钢板,上模座与上模压料体一起在液压机压头的作用下下行,下模顶尖器和下顶杆在压力作用下下行至最低位置,完成边顶板第一钝角弯折部I、第二钝角弯折部II和第三钝角弯折部III的成型并形成半成型边顶板;在液压机压头的作用下上模座I与上模压料体2一起上行,上模压料体2与半成型边顶板分离,再把用于成型直角弯折部位的上模3固定在上模压料体2上或上模座I上,对半成型边顶板进行二次压制,完成半成型边顶板的直角弯折部IV的成型。现有的该种成型方式需要在压制的过程中安装上模,不能在压制前就安装到位,也不能一次性分两个阶段分别完成钝角弯折部的成型和直角弯折部的成型,浪费时间,成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节约时间,提高成型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该模具由安装在液压机压头上的上模座、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模压料体、上模、安装在液压机平台上的下模座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总成构成,下模总成由下模和下模顶尖器构成,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与上模压料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体。特别是,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性体为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一端固定在上模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模压料体上。特别是,所述弹簧组件由弹簧和穿设在该弹簧内的定位销构成,所述定位销一端安装在上模座上或安装在上模压料体上,另一端悬置在弹簧内;所述弹簧穿设于定位销上的一端与上模座或上模压料体抵触,另一端固定。其中,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所述下模顶尖器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设液压机下顶杆的孔,所述下模顶尖器底部连接该液压机下顶杆。其中,所述上模压料体、下模座、下模及下模顶尖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上模座下行压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模座带动上模压料体下行至下模内凹面的最底端,形成边顶板的钝角弯折部,该阶段弹性体不发生弹性变形,第二阶段上模座继续下行,该阶段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上模座带动上模向下移动至下模顶部,完成直角弯折部,能够在一个模具上进行一次压制先后分别完成钝角弯折部和直角弯折部的成型,节约时间,提高成型效率。

图I为现有技术中边顶板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图I中沿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II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III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2中IV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在边顶板成型过程中的放置方向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图10中上模座的立体图;图12为图10中上模压料体的立体图一;图13为图10中上模压料体的立体图二 ;图14为图10中上模的立体图;图15为图10中下模座的立体图一;图16为图10中下模座的立体图二 ;图17为图10中下模的立体图一;图18为图10中下模的立体图二 ;图19为图10中下模顶尖器的立体图一;图20为图10中下模顶尖器的立体图二 ;图2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0-2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该模具由安装在液压机压头上的上模座I、安装在上模座I上的上模压料体2、上模3、安装在液压机平台上的下模座4和安装在下模座4上的下模总成构成,下模总成由下模5和下模顶尖器6构成,上模3安装在上模座I上,上模座I与上模压料体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体7。弹性体7可以为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一端固定在上模5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模压料体2上。如图10、21所示,上模压料体2呈凸形并且其下凸面21与边顶板上凹面10相适配,下模总成呈凹形并且其内凹面20与边顶板下凸面30相适配,下模总成由下模5和下模顶尖器6构成,下模5中部具有安装孔51 (如图17、18所示),下模顶尖器6穿设在该安装孔51内,下模5底部安装在下模座4上,下模顶尖器底部安装在自下而上从下模座底孔42(如图15、16所示)穿出的多个液压机下顶杆上。首先把一张平板放置在上模压料体和下模总成之间进行第一次压制,下模顶尖器能在液压机下顶杆的作用下在下模安装孔内上升至其顶面61 (如图19所示)与下模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用于定位该钢板,上模座在液压机压头的作用下带动上模压料体和上模下行,下模顶尖器和液压机下顶杆在压力作用下下行至最低位置,在该位置下模顶尖器顶面61与下模内凹面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完成边顶板第一钝角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成型,在该阶段的运行过程中,弹性体7的弹性系数大于液压机压头施加给上模座的作用力,弹性体7不发生弹性变形,即上模3与上模压料体2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上模3与下模5之间存在距离不能形成直角弯折部;液压机下顶杆 继续向上模座I施加更大的压力,此时的压力能够克服弹性体7的弹性系数使其产生变形,上模3与上模压料体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上模3与下模5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止到上模座I带动上模3继续向下移动至下模5顶部,完成直角弯折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个模具上进行一次压制先后分别完成钝角弯折部和直角弯折部的成型,节约时间,提闻成型效率。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弹性组件由弹簧9和穿设在该弹簧9内的定位销8构成,定位销8 一端安装在上模座I上或安装在上模压料体2上,另一端悬置在弹簧9内;弹簧9穿设于定位销8上的一端与上模座I或上模压料体2抵触,另一端固定。上模座I上或上模压料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定位销8的定位孔11,若定位销8安装在上模座I上的定位孔11内,则弹簧上端穿设在该定位销上,弹簧上端与上模座I抵触,下端与上模压料体上顶面固定;若定位销8安装在上模压料体2上的定位孔11内,则弹簧下端穿设在该定位销上,弹簧上端固定在上模座I上,弹簧下端与上模压料体2抵触。下模座4上设有与下模顶尖器6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41,限位槽41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设液压机下顶杆的底孔42,下模顶尖器6底部连接该液压机下顶杆。利用定位销8对上模3的移动进行定位和导向,利用限位槽41对下模顶尖器6的移动进行定位和导向,精度较高,边顶板的成型更可靠。为了减轻模具的重量,还可在上模压料体2、下模座4、下模5及下模顶尖器6上设置至少一个减重孔22,如图13、16、18、20所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该模具由安装在液压机压头上的上模座、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模压料体、上模、安装在液压机平台上的下模座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总成构成,下模总成由下模和下模顶尖器构成,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上模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与上模压料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一端固定在上模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模压料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由弹簧和穿设在该弹簧内的定位销构成,所述定位销一端安装在上模座上或安装在上模压料体上,另一端悬置在弹簧内;所述弹簧穿设于定位销上的一端与上模或上模压料体抵触,另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所述下模顶尖器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设液压机下顶杆的孔,所述下模顶尖器底部连接该液压机下顶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料体、下模座、下模及下模顶尖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边顶板的导向式成型模具,该模具由安装在液压机压头上的上模座、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模压料体、上模、安装在液压机平台上的下模座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总成构成,下模总成由下模和下模顶尖器构成,上模安装在上模座上,上模座与上模压料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体。压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模座带动上模压料体下行至下模内凹面的最底端,形成边顶板的钝角弯折部,该阶段弹性体不发生弹性变形,第二阶段上模座继续下行,该阶段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上模座带动上模向下移动至下模顶部,完成直角弯折部,能够在一个模具上进行一次压制先后完成钝角弯折部和直角弯折部的成型,节约时间,提高成型效率。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741596SQ20122043087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马冬莉, 高峰, 李宝兴, 宋兴华, 姜茹佳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