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10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连续模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常用的连续模上的冲压模具主要由上模、下模、冲头、凹模等构成,冲头固定安装在上模上,凹模安装在下模上。由于冲头固定安装在上模上,在连续模中,冲头的成型高度无法完全通过调节压力机的工作台的上下距离来实现,冲压产品的成型尺寸无法调节,而动簧冲压模具生产的动簧片产品尺寸要求精密,平面度要求高,而连续模冲头的装配较为麻烦,这样尺寸的调节就是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捷调节冲头高度的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使动黃1旲具能闻速稳定的生广,保证了广品的尺寸的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它包括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板、固定板、冲头、限位弹簧、调节杆、两个调节螺钉;所述的固定板、上模板、上模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的冲头的上部垂直滑配穿置在上模板内,冲头的顶端呈斜面,在固定板与冲头之间设有防止冲头脱落的限位弹簧;所述的调节杆水平穿设在上模板与上模垫板之间,调节杆的穿入端呈斜面,该调节杆斜面与冲头顶端的斜面顶靠,调节杆的外端呈T型,在其T型面上开设一个螺孔和一个通孔,一个调节螺钉中部螺接在T型面的螺孔内且其顶端顶靠在上模垫板的侧壁上,另一个调节螺钉穿过T型面的通孔螺接在上模板侧壁上的螺孔内。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杆,该调节杆通过斜面接触的方式与冲头顶部顶靠,主要通过旋转调节杆外端的两个螺钉,就可沿冲压方向调节冲头的成型高度,调节起来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冲头与调节杆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它包括上模座1、上模垫板2、上模板3、固定板4、冲头5、限位弹簧6、调节杆7、两个调节螺钉8、9。[0011]所述的固定板4、上模板3、上模垫板2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上模座I上;所述的冲头5的上部垂直滑配穿置在上模板3内,冲头5的顶端呈斜面51 (如图2所示),在固定板4与冲头5之间设有防止冲头脱落的限位弹簧6。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调节杆7水平穿设在上模板3与上模垫板2之间,调节杆7的穿入端呈斜面71,该调节杆7斜面71与冲头5顶端的斜面51顶靠,调节杆7的外端72呈T型,在其T型面上开设一个螺孔和一个通孔,一个调节螺钉8中部螺接在T型面的螺孔内且其顶端顶靠在上模垫板2的侧壁上,另一个调节螺钉9穿过T型面的通孔螺接在上模板3侧壁上的螺孔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要较低冲头的冲压深度,向内旋转调节螺钉8,同时向外旋转调节螺钉9,使调节杆7外移,冲头5在限位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向内)收缩。当要增加冲头的冲压深度,向外旋转调节螺钉8,同时向内旋转调节螺钉9,使调节杆7内移,向下顶压冲头5,使冲头5向下(向外)伸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增加一调节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调节杆的水平调节方式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板、固定板、冲头、限位弹簧、调节杆、两个调节螺钉;所述的固定板、上模板、上模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的冲头的上部垂直滑配穿置在上模板内,冲头的顶端呈斜面,在固定板与冲头之间设有防止冲头脱落的限位弹簧;所述的调节杆水平穿设在上模板与上模垫板之间,调节杆的穿入端呈斜面,该调节杆斜面与冲头顶端的斜面顶靠,调节杆的外端呈T 型,在其T型面上开设一个螺孔和一个通孔,一个调节螺钉中部螺接在T型面的螺孔内且其顶端顶靠在上模垫板的侧壁上,另一个调节螺钉穿过T型面的通孔螺接在上模板侧壁上的螺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簧冲压模具调节结构,它包括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板、固定板、冲头、限位弹簧、调节杆、两个调节螺钉。所述的冲头的上部垂直滑配穿置在上模板内,冲头的顶端呈斜面,在固定板与冲头之间设有防止冲头脱落的限位弹簧;所述的调节杆水平穿设在上模板与上模垫板之间,调节杆的穿入端呈斜面,该调节杆斜面与冲头顶端的斜面顶靠。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杆,该调节杆通过斜面接触的方式与冲头顶部顶靠,主要通过旋转调节杆外端的两个螺钉,就可沿冲压方向调节冲头的冲压深度,调节起来十分方便简捷。
文档编号B21D37/04GK202824353SQ2012204465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张泽鹏, 宋文寿, 王清龙, 李振群, 杨奕士, 沈洪林, 王灿杰, 陈天丛, 孙建元 申请人: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