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39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机治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焊接机以高效稳定灵活的操控性,广泛的适用于汽车、医疗等行业。该治具就是针对机器人焊接机而设计的,能有效的克服原点偏移造成的产品不良,甚至报废的局面。焊接机器人一般没有外设的原点检测机构,都是利用系统本身携带的编码器通过运算来判断原点是否正确,一般场合能满足生产需要,但在有些场合就容易造成误动作,(如多夹具的工作台面,异型产品等,焊枪机构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位移),使得机械原点与系统原点不一致,因而造成焊接尺寸不良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针对机器人焊机的最后执行环节焊枪作为检测基准,利用一个基准平台的校验孔与焊枪枪头进行插入配合,观察其配合程度就能对原点进行基本精度校验,在平台校验孔X,Y方向各装有一个基准板,借此可以利用卡尺等量具对枪头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判断原点误差是否在工作许可范围以内,确保焊接精度和焊接品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它包括基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平台相邻的两条边缘处分别设有一条校验板,两条校验板之间的基准平台的顶角处形成定位倒角,基准平台处开设有校验孔。本案公开了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设计构思巧妙,整体结构合理,能对焊枪位置进行精确校验,判断原点误差是否在工作许可范围以内,有效避免焊接尺寸不良,可应用于多夹具的工作台面,异性产品的焊接工艺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如图1中所示,它包括基准平台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基准平台I相邻的两条边缘(X,Y方向)处分别设有一条校验板2 (基准板),两条校验板2之间的基准平台I的顶角处形成定位倒角3,基准平台I处开设有校验孔4,借此可以利用卡尺等量具对焊接枪头8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判断原点误差是否在工作许可范围以内。[001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基准平台I下部设有垂直支架5,垂直支架5的上端与基准平台I下部边缘固定连接,垂直支架5的下端与水平支架6 —端固定连接,该水平支架6与基准平台I相互平行,且水平支架6与基准平台I之间形成间距7。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定位倒角3为弧面倒角或平面倒角,用于实现基准平台I的精确定位。在具体实施时,在制作基准平台校验孔时,要考虑校验孔的直径略大于枪头的直径,且对校验孔进行倒角,校验孔4边缘形成倒角面,这样能有效保护因基准误差而导致枪头机械受损,一般原点校验采用间歇式工作法,如每一千个产品校验一次,或着每天开机时校验一次,这样能合理的节约工时,减少人机成本流失。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它包括基准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平台(I)相邻的两条边缘处分别设有一条校验板(2),两条校验板(2)之间的基准平台(I)的顶角处形成定位倒角(3 ),基准平台(I)处开设有校验孔(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平台(I)下部设有垂直支架(5),垂直支架(5)的上端与基准平台(I)下部边缘固定连接,垂直支架(5)的下端与水平支架(6)—端固定连接,该水平支架(6)与基准平台(I)相互平行,且水平支架(6)与基准平台(I)之间形成间距(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倒角(3)为弧面倒角或平面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孔(4)边缘形成倒角面。
专利摘要本案公开了一种检测机器人焊接机工作原点的治具,它包括基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平台相邻的两条边缘处分别设有一条校验板,两条校验板之间的基准平台的顶角处形成定位倒角,基准平台处开设有校验孔。治具设计构思巧妙,整体结构合理,能对焊枪位置进行精确校验,判断原点误差是否在工作许可范围以内,有效避免焊接尺寸不良,可应用于多夹具的工作台面,异性产品的焊接工艺中。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2963801SQ2012204679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铃木隆之, 徐友宏 申请人:上海日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