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内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60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控内涨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内涨夹具。
背景技术
轴承是汽车中常用的机械零部件,轴承在车床上加工时,需要通过夹具将轴承固定住。现有技术夹具结构简单,对轴承的夹紧度不可调,无法满足车床加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内涨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夹具对轴承夹紧度不可调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控内涨夹具,包括有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中心连接有竖向的柱状连接座,连接座中心开有贯穿连接座及底盘的通孔,所述通孔由位于上部的锥形孔和连接在锥形孔底部的直孔构成,且锥形孔直径较大的孔面开在连接座顶部,还包括有拉杆芯,所述拉杆芯包括形状与通孔的直孔段匹配的拉杆座,拉杆座底端连接有拉杆,拉杆座顶端连接有与通孔的锥形孔段锥度匹配的锥形芯座,芯座的中间开有将芯座分成两半的夹口,所述拉杆芯从连接座顶部安装在连接座的通孔中,且拉杆芯的拉杆从底盘底部伸出。所述的一种数控内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多个均匀环绕连接座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底盘的通孔固定在车床上,然后将拉杆芯装入连接座通孔中,使拉杆芯的芯座装配在连接座通孔的锥形孔段,然后将轴承夹在拉杆芯的夹口中,通过拉动拉杆,使通孔锥形孔段抵顶拉杆芯芯座外壁,进而可调整芯座中夹口对轴承的夹紧度。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调整对轴承的夹紧度,大大方便了车床对轴承的加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内涨夹具,包括有底盘1,底盘I中心连接有竖向的柱状连接座2,连接座2中心开有贯穿连接座2及底盘I的通孔,通孔由位于顶部的锥形孔3和连接在锥形孔3底部的直孔构成,且锥形孔3直径较大的孔面开在连接座2顶部,还包括有拉杆芯4,拉杆芯4包括形状与通孔的直孔段匹配的拉杆座5,拉杆座5底端连接有拉杆6,拉杆座5顶端连接有与通孔的锥形孔3段锥度匹配的锥形芯座7,芯座7的中间开有将芯座7分成两半的夹口 8,拉杆芯4从连接座2顶部安装在连接座2的通孔中,且拉杆芯4的拉杆6从底盘I底部伸出。底盘I上还设置有多个均匀环绕连接座2的通孔9。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内涨夹具,包括有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中心连接有竖向的柱状连接座,连接座中心开有贯穿连接座及底盘的通孔,所述通孔由位于上部的锥形孔和连接在锥形孔底部的直孔构成,且锥形孔直径较大的孔面开在连接座顶部,还包括有拉杆芯,所述拉杆芯包括形状与通孔的直孔段匹配的拉杆座,拉杆座底端连接有拉杆,拉杆座顶端连接有与通孔的锥形孔段锥度匹配的锥形芯座,芯座的中间开有将芯座分成两半的夹口,所述拉杆芯从连接座顶部安装在连接座的通孔中,且拉杆芯的拉杆从底盘底部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 控内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多个均匀环绕连接座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内涨夹具,包括有底盘,底盘中心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中心开有通孔,通孔由位于上部的锥位形孔和位于下部的直孔构成,还包括有拉杆芯,拉杆芯包括拉杆座,拉杆座底端连接有拉杆,顶端连接有芯座,芯座的中间开有夹口,拉杆芯从连接座顶部安装在连接座的通孔中。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调整对轴承的夹紧度,大大方便了车床对轴承的加工。
文档编号B23Q3/00GK203076932SQ20122065067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天亮, 刘国华 申请人:芜湖市滚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