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过程中焊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合资还是国内的主机厂都在不断上新车型,已满足国内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主机厂上新车型时就已经着手考虑新车的产能问题,产能能否及时响应市场,对主机厂来说至关重要。而分拼线(即总拼前的各个小总拼)的生产节拍(产能换算而来)对汽车的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首款刚刚国产的奔驰GLK的主线的生产节拍是360s,但在实际生产中,分拼的产能跟不上主线的产能,主机厂的解决办法是在主线上增加部分手动工位,及优化现有的分拼线,以适应相应的产能。目前国内包括国外的汽车分拼线采用的原理基本一致,即假设某车型的侧围外板分拼有6个工位,那么就得有6套相应的夹具,各个工位里的焊接机器人,及工位之间的搬运机器人等等。在生产时,有搬运机器人将上一工位的焊完打开后的工作搬到下一个工位,下一个工位的工装再进行夹紧焊接,焊接完由另一个搬运机器人搬到再下个工位,如此循环,而机器人搬运车身钣金件时,耗时,不稳定,容易伤人,相应的辅助设备多,占用空间,工位里的夹具每焊接一辆车就得打开夹具,不仅耗时,还要定时维修夹具,而且容易造成车身的焊接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从分拼线的开始到结束只用到一套工装,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焊接精度,降低成本,提升产能的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在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传输台车的主导轨,在所述主导轨之间设有传输台车,在所述主导轨下方设有内空操作工位,在所述内空操作工位内部设有副导轨,在所述副导轨与内空操作工位之间形成返回通道。所述输入端为升降机输入端。所述输出端为升降机输出端。所述内空操作工位为钢结构主体。所述内空操作工位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升降机工作通过马达将台车(包括安装在上面的夹具)升到分拼钢结构主体的上表面,由马达带动台车在精密的导轨上输送到第一个工位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再由马达带动台车在精密的导轨上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焊接,如此循环,直到焊接结束,由马达输送到输出端的升降机上,升降机工作通过马达将台车(包括安装在上面的夹具)下降到分拼钢结构主体的下表面,再由马达工作,经由返回通道,将台车(包括安装在上面的夹具)输送到输入端的升降机上面,如此循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各工位集中在一条主导轨上,利用台车将加工件输送至各工位上,避免了以前的拆装,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用到一套工装,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循环,焊接精度较高,极大的提升了产能,整体运行平稳可靠,符合目前生产的趋势和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输入端;2、输出端;3、主导轨;4、传输台车;5、内空操作工位;6、副导轨;7、返回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它包括输入端I和输出端2,在所述输入端I和输出端2之间设有传输台车的主导轨3,在所述主导轨3之间设有传输台车4,在所述主导轨3下方设有内空操作工位5,在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内部设有副导轨6,在所述副导轨6与内空操作工位5之间形成返回通道7 ;所述输入端I为升降机输入端;所述输出端2为升降机输出端;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为钢结构主体;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将各工位集中在一条主导轨上,利用台车将加工件输送至各工位上,避免了以前的拆装,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用到一套工装,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循环,焊接精度较高,极大的提升了产能,整体运行平稳可靠,符合目前生产的趋势和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端(I)和输出端(2),在所述输入端(I)和输出端(2)之间设有传输台车的主导轨(3),在所述主导轨(3)之间设有传输台车(4),在所述主导轨(3 )下方设有内空操作工位(5 ),在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 )内部设有副导轨(6),在所述副导轨(6)与内空操作工位(5)之间形成返回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I)为升降机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2)为升降机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为钢结构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至少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在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传输台车的主导轨,在所述主导轨之间设有传输台车,在所述主导轨下方设有内空操作工位,在所述内空操作工位内部设有副导轨,在所述副导轨与内空操作工位之间形成返回通道。本实用新型从分拼线的开始到结束只用到一套工装,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焊接精度,降低成本,提升产能。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3031153SQ2012206564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晓 申请人: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