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26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钻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包括钻柄、钻颈以及钻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颈两端分别一体连接钻柄与钻尖,所述钻颈上设有螺旋状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为30°,所述钻尖设有两个切削刃,所述钻尖的夹角为135°。所述钻柄的端部设有45°的倒角。所述钻颈以及钻尖的表面均设置氮化铝钛镀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钻头只设置两条排屑槽,排屑槽宽度较宽且螺旋角角度适中,在保证钻头排屑顺畅的同时减小了钻头的磨损。
【专利说明】幸占【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钻头。
【背景技术】
[0002]钻头是钻孔常用的刀具,钻头在钻孔时,主要通过刀头顶端对工件进行切削,通过排屑槽将碎屑排出,如果碎屑不能很顺畅的排出,则会导致钻的孔内壁出现划痕,甚至导致工件成为废品,钻头设计时,排屑槽的螺旋角直接影响其排屑的速度,螺旋角越大排屑越顺畅,但是,碎屑对钻头的磨损也会比较大,螺旋角越小,排屑会比较慢,对钻头磨损相对比较小,现有的钻头通常是设置三条排屑槽,排屑槽比较窄,所以螺旋角通常比较小,排屑比较慢,容易导致孔内壁出现划痕。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屑顺畅且磨损较小的钻头。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钻头,包括钻柄、钻颈以及钻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颈两端分别一体连接钻柄与钻尖,所述钻颈上设有螺旋状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为30°,所述钻尖设有两个切削刃,所述钻尖的夹角为135°。
[0006]所述钻柄的端部设有45°的倒角。
[0007]所述钻颈以及钻尖的表面均设置氮化铝钛镀层。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钻头只设置两条排屑槽,排屑槽宽度较宽且螺旋角角度适中,在保证钻头排屑顺畅的同时减小了钻头的磨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削刃的示意图。
[0012]图中:I为钻柄,2为钻颈,3为钻尖,4为排屑槽,5为切削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钻头包括钻柄1、钻颈2以及钻尖3,所述钻颈2两端分别一体连接钻柄I与钻尖3,所述钻颈2上设有螺旋状排屑槽4,所述排屑槽4的螺旋角为30°,所述钻尖3设有两个切削刃5,所述钻尖3的夹角为135°。所述钻柄I的端部设有45°的倒角。所述钻颈2以及钻尖3的表面均设置氮化铝钛镀层。
【权利要求】
1.一种钻头,包括钻柄(I)、钻颈(2)以及钻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颈(2)两端分别一体连接钻柄(I)与钻尖(3),所述钻颈(2)上设有螺旋状排屑槽(4),所述排屑槽(4)的螺旋角为30°,所述钻尖(3)设有两个切削刃(5),所述钻尖(3)的夹角为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柄(I)的端部设有45°的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颈(2)以及钻尖(3)的表面均设置氮化铝钛镀层。
【文档编号】B23B51/02GK203470993SQ20132045949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李志芬 申请人:常州耐之力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