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6504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钢种信息采集器、控制器、变频器、压下电机和压下丝杆,压下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与压下丝杆连接,其特征是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的磁环固定在压下丝杆内,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钢种信息采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变频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压下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调整快捷、控制灵活并且精度高。
【专利说明】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调整装置,具体而言是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轧机往往用来轧制包括硅钢和普钢在内的不同钢种,而在交叉轧制硅钢和普钢时经常出现不同的板型问题,比如在轧制普钢时板型较好,但在轧硅钢时出现镰刀弯或者S型弯;如果此时调整好硅钢的板型,则乳制普钢时板型又会出现问题。于是,在交叉轧制普钢和硅钢时就靠人工操作反复调整,这样不仅影响轧制节奏,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调整效果,经过进一步粗轧也无法完全实现纠偏,使板坯长期碰撞在精轧机侧导板并使其结瘤,影响卷曲的卷形,严重时甚至导致废钢。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调整快捷、控制灵活并且精度高的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调整快捷、控制灵活并且精度高的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乳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钢种信息采集器、控制器、变频器、压下电机和压下丝杆,压下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与压下丝杆连接,其特征是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的磁环固定在压下丝杆内,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钢种信息采集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变频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压下电机的控制端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根据从上位机实时获取的钢种信息和在线检测的压下丝杆位移,对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因此,控制灵活、精度高,尤其是几乎在轧制间隙就可以完成倾斜值调整,有效提高了热轧轧线的作业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轧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_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1.1-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的磁环;2_钢种信息采集器;3_控制器;4_变频器;5_压下电机;6_压下丝杆;7_蜗轮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0]图中所示的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1、钢种信息采集器2、控制器3、变频器4、压下电机5和压下丝杆6,压下电机5通过蜗轮蜗杆7与压下丝杆6连接,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I的磁环1.1固定在压下丝杆6内,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I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钢种信息采集器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和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变频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频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压下电机5的控制端连接。
[001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轧机辊缝倾斜值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I)、钢种信息采集器(2 )、控制器(3 )、变频器(4 )、压下电机(5 )和压下丝杆(6 ),压下电机(5 )通过蜗轮蜗杆(7 )与压下丝杆(6)连接,其特征在于: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I)的磁环(1.0固定在压下丝杆(6)内,压下丝杆位移传感器(I)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钢种信息采集器(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和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变频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频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压下电机(5)的控制端连接。
【文档编号】B21B37/60GK203599213SQ20132078742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闫鹏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