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38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车身部件安装系统沿着车身(12)的搬运路(85)依次具备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通过高架输送设备(93)来搬运车身(12)的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主要部件以外的部件以单体生产方式向车身(12)安装。若为单体生产方式,则能够通过增加部件箱的个数来应对,可抑制生产线的长大化。以生产线生产方式为基础,并在其一部分上并用单体生产方式,从而抑制生产线的长大化。
【专利说明】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向作为工件的车身安装部件的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向车身安装部件的作业中,生产线生产方式为主流,但是近年来也采用了单体生产方式。生产线生产方式是通过在生产线的侧方待机的作业者的手向以低速连续移动的车身安装部件的方式。单体生产方式是在车身的周围配置部件箱并将从部件箱取出的部件安装于车身的方式。到目前为止,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各种单体生产方式。
[0003]专利文献I公开的单体生产方式所使用的作业台车在支柱的下部具备固定轮及自由轮,且在支柱的上端具备作业台。由于具备固定轮及自由轮,因此能够手动地推动。
[0004]因此,通过作业者的推动操作,作业台车在从“ START ”到“END ”的生产线上移动。在此期间,通过作业者的手将从部件架取出的部件向车身等安装对象物安装。
[0005]作业者使作业台车停止在所希望的部件架的一侧来安装部件,然后使作业台车向下一部件架移动。作业台车反复进行移动和停止,因此根据作业者的熟练度的不同而停止时间出现不均。其结果是,难以进行生产时间的管理。
[0006]而且,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假定为手推台车那样的作业台车,因此载放于作业台车上的安装对象物被限定为小型物品。另一方面,也希望生产出长度为5m左右的车身。然而,在将这样的大型物品作为安装对象时,部件个数极多,因此,生产线变得长大化,作业者的步行距离大幅增长。即,专利文献I的单体生产方式难以说适合于车身等大型的安装对象物。
[0007]因此,要求一种适合于车身等大型的安装对象物且能够容易使生产时间固定的部件安装系统及搬运技术。
[0008]而且,车身等工件或部件的搬运有时会利用台车或输送设备等,通过利用输送设备能够连续地搬运工件或部件。作为这样的搬运工件或部件的输送设备,已知有对车身等工件进行搬运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图33示出专利文献2公开的输送设备。
[0009]如图33所示,输送设备200用于车身的组装、搬运。输送设备200中,将两端为凸圆弧形状的支承底板201和两端为凹圆弧形状的中间底板202以凸圆弧形状部与凹圆弧形状部嵌合的方式配置。
[0010]中间底板202被连结成以支承底板201的凸圆弧形状部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在车身的搬运路203的弯路处,凹圆弧形状部沿着凸圆弧形状部移动,在支承底板201与中间底板202之间未产生间隙。
[0011]在工件为车身的情况下,产生向车身安装部件的作业。为了向载放于输送设备200的车身安装部件,需要相对于移动的车身安装部件,因此当将部件与车身一起载放于输送设备200时,部件的安装变得容易。车身借助起重机等而载放于输送设备200。
[0012]然而,由于车身的搬运路203为闭合的状态,因此将多个部件从其他的场所载放于输送设备200比较麻烦,难以进行向搬运路203的高效率的部件供给。
[0013]因此,要求一种能够向连续搬运工件的搬运路高效率地搬运并供给部件的部件搬运系统。
[0014]在先技术文献
[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1575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7-526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9]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车身等大型的安装对象物且能够容易使生产时间固定的部件安装系统及搬运技术。
[0020]而且,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连续搬运车身等工件的搬运路高效率地搬运并供给部件的部件搬运系统。
[002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22]根据第一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其向机动车的车身安装部件,其具备:将所述车身以上升的状态搬运,且在此期间至少将发动机向所述车身安装的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将需要在安装所述发动机之前进行安装的部件类通过单体生产方式向所述车身安装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以及将需要在安装所述发动机之后进行安装的部件类通过单体生产方式向所述车身安装的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其中,沿着所述车身的搬运路,依次配置所述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所述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所述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
[0023]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进行单体生产方式的所述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具备相对于所述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所述搬运路而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
[0024]在第三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进行单体生产方式的所述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具备相对于所述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而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
[0025]根据第四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搬运台车单元,其对部件及作为安装该部件的安装对象物的工件进行搬运,其具备:对所述部件进行搬运的部件用台车;以及在所述部件用台车的前方或后方配置,并且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所述部件用台车连结来搬运所述工件的工件用台车,其中,所述部件用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安装于所述台车主体且能够供作业者搭乘的台上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上地板且收纳所述部件的部件收纳部,所述工件用台车具备供所述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地板,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0026]在第五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部件收纳部包括:收纳向所述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一部件收纳部;以及收纳向配置在所述工件的前方或后方的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二部件收纳部,其中,所述台上地板是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台车主体上的回转台,通过旋转角控制部,以使从所述第一部件收纳部到所述工件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部件收纳部到配置在前方或后方的所述工件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对所述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
[0027]在第六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工件用台车配置在所述部件用台车的后方,在所述部件用台车上还连结有左右的副部件台车,左侧的所述副部件台车配置在所述工件用台车的左侧方,右侧的所述副部件台车配置在所述工件用台车的右侧方。
[0028]根据第七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部件搬运系统,其将两端呈凹圆弧形状且载放工件的底板和两端呈凸圆弧形状且载放向所述工件安装的部件的台上地板以所述凸圆弧形状部与所述凹圆弧形状部嵌合的方式配置,所述底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台上地板的凸圆弧形状部的中心轴连结且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台上地板连结,并且所述底板和所述台上地板被连续地搬运,所述部件搬运系统具备:设置于所述工件的搬运路,并将相互连结的所述底板及所述台上地板经由至少一个部位的弯曲部进行引导的U字状搬运路;设置在所述U字状搬运路的上游侧端部,并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台上地板连结的连结站;设置在所述U字状搬运路的下游侧端部,并从所述台上地板将所述底板的连结解除的解除站;以及将在所述解除站被解除后的所述台上地板搬入,向所述台上地板装入所述部件,并向所述连结站搬出的部件站。
[0029]在第八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部件搬运系统还具备:在所述底板到达所述连结站之前,将所述工件向所述底板搭载的搭载站;以及在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解除站之后,将所述工件从所述底板交付出的交付站,其中,所述底板从所述交付站向所述搭载站被循环搬运。
[0030]在第九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部件站包括:在所述台上地板通过所述解除站之后,从所述台上地板回收变空的部件收纳部的回收站;以及在所述台上地板到达所述连结站之前,将装入有所述部件的所述部件收纳部向所述台上地板供给的供给站,其中,所述台上地板从所述回收站向所述供给站被循环搬运。
[0031]根据第十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搬运台车单元,其对部件及作为安装该部件的安装对象物的工件进行搬运,其具备:对所述工件进行搬运的工件用台车;以及与所述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且搬运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用台车,其中,所述工件用台车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地板,所述部件用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安装于所述台车主体的台上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上地板且收纳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收纳部,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0032]根据第十一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搬运台车单元,其对部件及作为安装该部件的安装对象物的工件进行搬运,其具备:对所述工件进行搬运的工件用台车;与所述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且搬运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用台车;以及由所述部件用台车或所述工件用台车牵引且搬运所述部件的其余部分的左右的副部件台车,其中,所述工件用台车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地板,所述部件用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安装于所述台车主体的台上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上地板且收纳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收纳部,左右的所述副部件台车配置在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0033]在第十二方案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部件收纳部包括:收纳向所述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一部件收纳部;以及收纳向配置在所述工件的后方的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二部件收纳部,其中,所述台上地板是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台车主体上的回转台,通过旋转角控制部,以使从所述第一部件收纳部到所述工件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部件收纳部到配置在所述后方的工件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对所述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
[0034]根据第十三方案的发明,提供一种部件搬运系统,其具备:设置于工件的搬运路,并将前后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的连结解除的连结解除站;以及当前方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前进且后方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敞开时,从侧方向后方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上的所述工件安装备品的备品安装站。
[0035]发明效果
[0036]在第一方案的发明中,沿着车身的搬运路,依次配置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利用高架输送设备来搬运车身的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
[0037]向从涂装工序搬运来的车身安装的部件多种多样。然而,关于发动机而言,虽然根据排气量等而大小、形状发生变化,但是每一车身安装一个发动机。关于悬架而言,虽然大小、形状发生变化,但是每一车身安装前后左右总计4个悬架。这样,个数不变的部件(发动机等)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被安装。而且,也安装其他的向车身地板底面安装的部件。由于利用高架输送设备在低速移动中进行安装作业,因此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中以生产线生产方式实施作业。
[0038]在所谓高级车中,与普通车相比,内饰等部件增多。即,主要的部件(发动机等)以外的部件因车种而个数不同。若主要部件以外的部件也以生产线生产方式安装,则需要考虑最大的部件数来决定生产线长度,因此生产线必然发生长大化。
[0039]在本发明中,将主要部件以外的部件以单体生产方式进行安装。若为单体生产方式,则能够通过增加部件箱的个数来应对,因此能够抑制生产线的长大化。即,本发明以生产线生产方式为基础,在其一部分上并用单体生产方式,因此能够抑制生产线的长大化。
[0040]另外,本发明由于以生产线生产方式为基础,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时间的不均,生产时间变得固定。由此,根据第一方案,适合于车身等大型的安装对象物,能够容易使生产时间固定,并能够缩短生产线长度。
[0041]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进行单体生产方式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具备相对于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而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通过调整U字状搬运路的伸出长度,能够使需要在发动机安装前进行安装的部件的个数增减。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的方向决定,因此即使增加U字状搬运路的伸出长度,也不会影响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此,通过采用U字状搬运路,能够实现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的缩短化。
[0042]在第三方案的发明中,进行单体生产方式的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具备相对于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而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通过调整U字状搬运路的伸出长度,能够使需要在发动机安装后进行安装的部件的个数增减。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的方向决定,因此即使增加U字状搬运路的伸出长度,也不会影响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此,通过采用U字状搬运路,能够实现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的缩短化。
[0043]在第四方案的发明中,由于工件用台车与部件用台车能够连结,因此能够连续地搬运工件用台车和部件用台车。作业者能够以搭乘于部件用台车或工件用台车的方式进行作业。由于不需要使工件台车长时间停止,因此生产时间变得固定。
[0044]另外,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因此在搬运移动路线上能够蜿蜒前进。通过蜿蜒前进能够获得搬运移动路线的长度,能够防止组装作业区域的长大化。
[0045]而且,通过使工件用台车和部件用台车中的一方自行移动而能够牵引另一方,不需要利用作业者的手来推动台车,即便是车身那样的重量物也能够搬运。由此,根据第四方案,适合于车身等大型的安装对象物,且能够容易使生产时间固定。
[0046]在第五方案的发明中,通过旋转角控制部,以从第一部件收纳部到工件的距离与从第二部件收纳部到配置在前方或后方的工件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对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通过对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从而使第一部件收纳部的作业性与第二部件收纳部的作业性同等。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部件安装作业的均衡化。
[0047]在第六方案的发明中,在部件用台车上还连结有左右的副部件台车,左侧的副部件台车配置在工件用台车的左侧方,右侧的副部件台车配置在工件用台车的右侧方。能够缩短部件的移动距离,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0048]在第七方案的发明中,所述部件搬运系统具备:设置在U字状搬运路的上游侧端部,并将底板与台上地板连结的连结站;以及设置在U字状搬运路的下游侧端部,并从台上地板将底板的连结解除的解除站。
[0049]由于从底板能够将台上地板分离,因此能够将在解除站被解除后的台上地板向部件站搬入,向该台上地板装入部件,并向连结站搬出。其结果是,部件供给的作业性提高,能够向连续搬运工件的搬运路高效率地搬运并供给部件。
[0050]在第八方案的发明中,所述部件搬运系统具备:在底板到达连结站之前,将工件向底板搭载的搭载站;以及在底板通过了解除站之后,将工件从底板交付出的交付站。
[0051]将安装有部件的工件从底板交付出,变空的底板从交付站向搭载站被迅速地循环搬运,因此能够提闻生广率。
[0052]在第九方案的发明中,部件站包括:从台上地板回收变空的部件收纳部的回收站;以及将装入有部件的部件收纳部向台上地板供给的供给站。
[0053]由于仅将变空的部件收纳部替换为已经收纳有多个部件的部件收纳部,因此能够实现向台上地板供给部件的工时的缩短。而且,由于台上地板从回收站向供给站被迅速地循环搬运,因此在部件供给中也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这样,在本发明中,在工件的搬运路中,能够将工件的供给和部件的供给分别且同时进行,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生产率的提闻。
[0054]在第十方案的发明中,由于搬运台车单元中部件用台车与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因此能够连续地搬运工件用台车和部件用台车。作业者能够以搭乘于搬运台车单元上的方式进行作业。在作业者的部件组装作业中,不需要使搬运台车单元长时间停止,因此生产时间变得固定。
[0055]另外,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敞开。在工件用台车的侧方能够配置升降机,因此能够利用升降机使车身那样的重量物从工件用台车移动。其结果是,不用从工件用台车将部件用台车切离,能够在部件用台车与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的状态下使用升降机,能够提高生产率。
[0056]在第^^一方案的发明中,由于搬运台车单元中部件用台车与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因此能够连续地搬运工件用台车和部件用台车。作业者能够以搭乘于搬运台车单元上的方式进行作业。在作业者的部件组装作业中,不需要使搬运台车单元长时间停止,因此生产时间变得固定。
[0057]另外,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因此在搬运移动路线上能够蜿蜒前进。通过蜿蜒前进能够获得搬运移动路线的长度,能够防止组装作业区域的长大化。
[0058]而且,通过使搬运台车单元自行移动或卡挂于循环移动的链条的钩上来进行移动,由此不需要作业者用手来推动台车,因此能够搬运较多的部件,并且即便是车身那样的重量物也能够搬运。由此,根据第十一方案,适合于车身等大型的安装对象物,且能够容易使生产时间固定。
[0059]此外,在搬运台车单元上载放部件且也供作业者搭乘,由此在作业者的附近配置部件,因此能够缩短作业者的移动距离,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0060]而且,当将前方的搬运台车单元的连结解除而使其前进时,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敞开。在工件用台车的侧方能够配置升降机,因此利用升降机能够使车身那样的重量物从工件用台车移动。其结果是,不用从工件用台车将部件用台车切离,能够在部件用台车与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的状态下使用升降机,能够提高生产率。
[0061]在第十二方案的发明中,通过旋转角控制部,以从第一部件收纳部到工件的距离与从第二部件收纳部到配置在前方或后方的工件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对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通过对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从而使第一部件收纳部的作业性与第二部件收纳部的作业性同等。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部件安装作业的均衡化。
[0062]在第十三方案的发明中,具备连结解除站和备品安装站。当将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的连结解除而使前方的搬运台车单元前进时,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敞开。在工件用台车的侧方能够配置对备品的抬起进行辅助的辅助装置。结果是,能够从侧方向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上的车身那样的工件安装座椅那样的大的备品,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搬运台车单元的俯视图。
[0064]图2是图1所示的工件用台车的立体图。
[0065]图3是图2所示的工件用台车的从底面观察到的立体图。
[0066]图4是图1所示的部件用台车的分解立体图。
[0067]图5是图4的沿着5-5线的剖视图。
[0068]图6是图5的从箭头6方向观察到的图。
[0069]图7是图6所示的回转传感器的作用图。
[0070]图8是搬运台车单元的作用图。
[0071]图9是图1所示的搬运台车单元的立体图。
[0072]图10是从部件安装设备选取出的升降机的配置图。
[0073]图11是从部件安装设备选取出的高架输送设备的配置图。
[0074]图12是从部件安装设备选取出的工件的搬运路的配置图。
[0075]图13是部件安装设备的详图。
[0076]图14是图13所示的部件搬运系统的说明图。
[0077]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变更例的图。
[0078]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搬运台车单元的俯视图。
[0079]图17是图16所示的工件用台车的立体图。
[0080]图18是图16所示的工件用台车的从底面观察到的立体图。
[0081]图19是图16所示的部件用台车的分解立体图。
[0082]图20是图19的沿着20-20线的剖视图。
[0083]图21是图20的沿箭头21方向观察到的图。
[0084]图22是图21所示的回转传感器的作用图。
[0085]图23是搬运台车单元的作用图。
[0086]图24是图16所示的搬运台车单元的立体图。
[0087]图25是从部件安装设备选取出的高架输送设备的配置图。
[0088]图26是从部件安装设备选取出的工件的搬运路的配置图。
[0089]图27是部件安装设备的详图。
[0090]图28是图27所示的部件搬运系统的说明图。
[0091]图29是辅助装置的作用图。
[0092]图30是升降机的作用图。
[0093]图31是吊架的作用图。
[0094]图32是表示图28所示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变更例的图。
[0095]图33是表示以往的车身等的搬运技术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6]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97]实施例1
[0098]本发明的车身用部件安装及部件搬运系统由“部件安装设备”实施。在构成该部件安装设备的要素之中,“搬运台车单元”是重要要素。因此,先说明“搬运台车单元”,然后说明“部件安装设备”。
[0099]如图1所示,搬运台车单元10包括:对作为工件(安装对象物)的车身12进行搬运的工件用台车20 ;配置在该工件用台车20的前方且搬运部件13的部件用台车40 ;由该部件用台车40牵引且在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配置的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双点划线所示的40r是后方的部件用台车。
[0100]对台车20、40、70L、70R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101]如图2所示,工件用台车20的主要素包括:将钢材组装成格子状而成的框体21 ;粘贴在该框体21上的底板22 ;载放于该底板22的4个工件承受台23。底板22在前后设有被切口成凹圆弧形状的凹圆弧形状部22a、22a。而且,底板22的左右侧部为被实施了防滑的作业地板24L、24R。在一方的作业地板24R的后部设有第一操作柱25。
[0102]在工件承受台23、23上分别竖立有定位销26、26。通过这些定位销26、26,进行车身12(图1)的水平方向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4个工件承受台23来支承车身。
[0103]在框体21的前部设有左右2个眼板27L、27R。眼板27L、27R是分别开设有孔28的板。而且,长臂29从框体21的后部向后方延伸,在该长臂29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止机构31。该第一卡止机构31优选为销32朝向上方突出的工作缸单元。工作缸单元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第一操作柱25的操作件25a进行操作,能够使销32上下。操作件25a可以是按钮、操作杆、触摸传感器中的任一个,种类任意。
[0104]如图3所示,在框体2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自由车轮33。自由车轮33也被称为脚轮,自身进行回旋,从而不会妨碍台车的转弯。而且,在框体21的下表面中央设有驱动箱34。在驱动箱34中内置有电动机等驱动源,通过该驱动源来驱动左右的驱动轮35L、35R。驱动轮35L、35R与轨道(或路面)进行接触,从而使工件用台车20自行移动。而且,引导轮36从驱动箱34突出。引导轮36与后述的U字状搬运路嵌合,由此起到确定工件用台车20的移动路线的作用。引导轮36可以是非旋转的引导滑履。
[0105]如图4所示,部件用台车40的主要素包括:将钢材组装成格子状而成的台车主体41 ;在该台车主体41的下表面安装的多个自由车轮42 ;在台车主体41的上表面安装的多个滚子43 ;以载放于这些滚子43上的方式安装在台车主体41上的圆形的台上地板44 ;设置于该台上地板44的屋顶型框架45 ;设置于该屋顶型框架45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在台上地板44上设有具备2个操作件48a、48b的第二操作柱48。
[0106]圆形的台上地板44中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周围为作业地板44a,作业员在该作业地板44a上进行作业。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台上地板44为圆形,但没有限定于此,只要在台上地板44的前后设有呈凸圆弧形状的凸圆弧形状部44b、44b即可,也可以是长圆等其他的形状。
[0107]此外,左右的板51L、51R从台车主体41的后部向后方延伸,在这些板51L、51R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止机构52L、52R。第二卡止机构52L、52R也与第一^^止机构31 (图2)同样,优选为销53朝向上方突出的工作缸单兀。工作缸单兀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第二操作柱48的操作件48a进行操作,能够使销53、53上下。
[0108]销53、53从下方与工件用台车20侧的眼板27L、27R嵌合,因此部件用台车40不会横摆且不会回旋地与工件用台车20 —起移动。
[0109]另外,侧臂54L、54R从台车主体41的左右边延伸,在这些侧臂54L、54R上分别设有第三卡止机构55L、55R。第三卡止机构55L、55R也与第二卡止机构52L、52R同样,优选为销56、56朝向上方突出的工作缸单兀。工作缸单兀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第二操作柱48的操作件48b进行操作,能够使销56、56上下。
[0110]如图5所示,在台车主体41的中央下部设有开孔板57,在中央上部设有轴承座58。中心轴59从台上地板44的中央向下延伸,该中心轴59的前端与轴承座58嵌合。台上地板44由多个滚子43支承,因此在轴承座58上未作用有向下载荷。轴承座58发挥将中心轴59引导成旋转自如的作用。
[0111]在中心轴59的中途设有从动齿轮61。在从动齿轮61的附近配置有伺服电动机62,通过由该伺服电动机62驱动的驱动齿轮63来使从动齿轮61旋转。其结果是,台上地板44以中心轴59为中心进行水平回旋。即,台上地板44是回转台。
[0112]在伺服电动机62中具备对电动机中心轴59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进行检测的编码器64。而且,在台车主体41上,除了伺服电动机62之外,还设有回转传感器65及旋转角控制部66。回转传感器65的作用在后文叙述,但是来自该回转传感器65的角度信息和来自编码器64的角度信息向旋转角控制部66输入。旋转角控制部66基于角度信息来控制伺服电动机62。
[0113]销32位于凸圆弧形状部44b (台上地板44)的中心轴49。对图2所示的操作件25a进行操作而使销32上下,由此工件用台车20与部件用台车40连结。S卩,底板22经由销32以可分离的方式与台上地板44连结。
[0114]工件用台车20通过销32转动自如地连结于凸圆弧形状部44b的中心轴49的位置。S卩,底板22在中心轴49的位置处转动自如地连结于台上地板44。
[0115]部件用台车40的前部经由销53而与前侧的工件用台车20连结,部件用台车40的后部经由销32而与后侧的工件用台车20连结。S卩,底板22和台上地板44被交替地连续搬运。
[0116]如图6所示,长臂29的前端与从回转传感器65延伸的叉状臂67嵌合。在图6中,长臂29未倾斜动动,因此叉状臂67也未倾斜动动。
[0117]如图5所示,长臂29以第一卡止机构31的销32为中心能够水平地旋转。其结果是,如图7所示,长臂29有时以销32为中心而旋转2 Θ。该旋转角度2 Θ由回转传感器65检测。
[0118]如图8(a)所示,在部件用台车40的后方放置车身12,且在部件用台车40的前方放置前方的车身12f。如箭头(I)那样从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取出部件并向车身12安装。而且,如箭头(2)那样从第二部件收纳部47取出部件并向前方的车身12f安装。
[0119]在前方的工件用台车20f相对于工件用台车20旋转了 2 Θ时,如图8(b)所示,台上地板44旋转Θ。该操作由旋转角控制部66 (图5)实施。
[0120]结果是,通过旋转角控制部66,以使从第一部件收纳部46到车身12的距离L与从第二部件收纳部47到前方的车身12f的距离Lf大致相等(若以角度表现,则以使部件收纳部的与前后车身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方式对回转台(台上地板44)进行旋转控制。通过对回转台(台上地板44)进行旋转控制,从而使第一部件收纳部46的作业性与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作业性同等。结果是,能够实现部件安装作业的均衡化。
[0121]S卩,如图8(a)所示,在正常工作时,搬运不停止而以一定速度连续搬运。如图8(b)所示,在到达拐角时,部件台车上的回转台旋转,通过以使部件收纳部的与前后车身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极力减小搭乘于前后的台车的作业者移动至部件的距离。
[0122]图5所示的销32成为回转台44的回旋中心。该回旋中心与回转台(台上地板44)的旋转中心(中心轴59)同轴。即,搬运台车单元的回旋中心与回转台的旋转中心同轴,因此部件收纳部46、47相对于车身12的相对位置变得容易控制。
[0123]如图9所示,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由部件用台车40牵引。通过对设置于第二操作柱48上的操作件48b进行操作,能够使第三卡止机构55L的销56下降。其结果是,副部件台车70L从部件用台车40分离。副部件台车70R也同样。通过对操作件48b进行操作,能够任意地进行向部件用台车40连结副部件台车70L、70R及使副部件台车70L、70R从部件用台车40分尚。
[0124]在图1中,在部件用台车40上还连结有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左侧的副部件台车70L配置在工件用台车20的左侧方,右侧的副部件台车70R配置在工件用台车20的右侧方。能够缩短部件的移动距离,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0125]但是,副部件台车70L、70R可以省略,因此搬运台车单元10将工件用台车20和在该工件用台车20的前方配置的部件用台车40作为必须的构成要素。部件用台车40也可以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配置在工件用台车20的后方。因此,部件用台车40在工件用台车20的前方或后方配置。
[0126]S卩,在图1中,搬运台车单元10包括:搬运部件的部件用台车40 ;在该部件用台车40的前方或后方配置且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部件用台车40连结来搬运工件(车身12)的工件用台车20。如图8所示,部件用台车40以能够回旋的方式连结在工件用台车20的前后。
[0127]由于工件用台车20与部件用台车40能够连结,因此能够连续地搬运工件用台车20和部件用台车40。作业者能够以搭乘于部件用台车40或工件用台车20的方式进行作业。由于无需使工件用台车20长时间停止,因此生产时间固定。
[0128]另外,由于搬运台车单元10能够回旋地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10连结,因此能够在搬运移动路线上蜿蜒前进。通过蜿蜒前进而能够获得搬运移动路线的长度,能够防止组装作业区域的长大化。
[0129]而且,通过使工件用台车20和部件用台车40中的一方自行移动而能够牵弓I另一方,无需通过作业者的手来推动台车,即便是车身那样的重量物也能够搬运。
[0130]以下,对采用了以上说明的搬运台车单元10而成的部件搬运系统进行说明。用于运用部件搬运系统的部件安装设备80如图13所示,但是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因此先说明按照各类型而选取的图10?图12。
[0131]图10示出升降机的配置,排出生产线83从涂装工序81延伸至第一升降机82。排出生产线83为了改变方向而呈大致L形。组装生产线85从第一升降机82延伸至检查工序84,在该组装生产线85上配置有第一升降机82、第二升降机86、第三升降机87、第四升降机88、第五升降机89。组装生产线8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搬运路”。
[0132]图11是高架输送设备的配置图,沿着排出生产线83配置有第一高架输送设备91。利用该第一高架输送设备91的吊架92将涂装完的车身12吊起,搬运至第一升降机82上。
[0133]另外,沿着组装生产线85配置有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该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利用吊架94将车身12以吊起的状态搬运,在该车身12的搬运中,将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向车身12安装。
[0134]另外,在第一高架输送设备91与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之间接受车门95,向该车门95装入玻璃升降器等,并设有将该车门95向检查工序84的进入侧搬运的第三高架输送设备96。
[0135]图12示出工件的搬运路的配置,第一升降机82与第二升降机86之间是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在该第一升降机82与第二升降机86之间铺设有从组装生产线85向侧方呈直角或倾斜地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98。载有车身12的搬运台车单元10沿着具有弯曲部99的U字状搬运路98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U字状搬运路98的腿部连接有虚线所示的部件专用搬运路101、102,在部件站110,将满载有部件的部件用台车40从部件专用搬运路101向U字状搬运路98投入,而且,使变空的部件用台车40从U字状搬运路98向部件专用搬运路102返回。在部件用台车40上牵引有副部件台车70L、70R。
[0136]第三升降机87与第四升降机88之间是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在该第三升降机87与第四升降机88之间铺设有从组装生产线85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98。其他与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0137]第二升降机86与第三升降机87之间成为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在该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对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进行安装。
[0138]通过将以上组合而得到图13所示的部件安装设备80。部件安装设备80包括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
[0139]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将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向由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吊起并搬运的车身12C安装。具体而言,在该作业区域进行安装的部件是发动机?前悬架组件(将发动机与前悬架的构成部件先行组装而得到的组件)、后悬架组件(将后悬架的构成部件先行组装而得到的组件)、其他的向车身地板底面安装的部件(仅能以上升状态向车身安装的部件)。并且,发动机?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分别以组件的状态向安装站搬运,借助自动搭载机而从车身的下方上升,以预装的状态通过螺栓紧固于车身。在该作业区域中,至少在该站进行走走停停(Stop and go)的搬运。
[0140]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需要在安装发动机之前向车身安装的部件、即在安装了发动机等之后无法安装的部件通过单体生产方式来安装。部件是发动机室壁面安装构件(例如散热器、踏板组件、转向柱、制动软管等)。而且,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也适当安装其他的部件。
[0141]详细而言,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在一台的台车上搭乘多个作业员,从该作业区域的开始点到结束点而在该搬运时间中进行部件的安装作业。该作业相当于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作业。在正常工作时,搬运不停止而以一定速度连续搬运。在到达拐角时,部件台车上的回转台旋转,通过以使部件收纳部的与前后车身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极力减小搭乘于前后的台车上的作业者移动至部件的距离。
[0142]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也同样进行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作业。在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中,需要在安装了发动机之后向车身安装的部件、即若不是安装了发动机等之后则无法安装的部件通过单体生产方式来安装。部件例如是蓄电池、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安装侧托架、发动机紧固螺栓等。而且,燃料注入作业或油注入作业在该区域103实施。此外,在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也适当地安装其他的部件。
[0143]接着,对整体的作用进行说明。涂装完的车身12A(为了便于识别而添加英文字母。以下相同。)从吊架92移向第一升降机82。向车身12安装附属线束(日语原文:下回>9 一彳、7 )。在第一升降机82的下方,仅使与部件用台车40分离的工件用台车20进行待机。通过使第一升降机82下降而使车身12A移向工件用台车20。在第一升降机82的下方具备将作为工件的车身12A向工件用台车20的底板22搭载的搭载站111。
[0144]载有车身12A的工件用台车20前进。在车门拆卸台105处将车门拆卸。无车门的车身的参照符号为10B。而且,被取下后的车门由第三高架输送设备96搬运。工件用台车20前进,向U字状搬运路98的入口进入,并在该入口处待机。另一方面,满载有部件的部件用台车(参照图12)在工件专用搬运路101上等待。
[0145]因此,按照部件用台车40、工件用台车20的顺序交替地向U字状搬运路98前进,并以在前方的工件用台车20f上连结部件用台车40且在该部件用台车40上连结工件用台车20的要领,连结成一串的状态。在U字状搬运路98的上游侧端部具备将工件用台车20的底板22向部件用台车40的台上地板44连结的连结站112。
[0146]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U字状搬运路98的入口,预先向工件用台车20连结部件用台车40,在安设的状态下向前方的部件用台车40连结工件用台车20。
[0147]通过以上,使相互连结的多个搬运台车单元10串联排列。在U字状搬运路98上,搬运台车单元10以一定速度连续前进。由于从U字状搬运路98的入口到出口的距离比较充分,因此在此期间向车身12B安装部件。部件的安装完成的车身的符号为12C。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部件收纳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未改变,因此实施单体生产方式。
[0148]在U字状搬运路98的出口处,将前头的部件用台车40从载有车身12C的工件用台车20切离。然后,使部件用台车40返回部件专用搬运路102。工件用台车20与后方的部件用台车40也切离。在U字状搬运路98的下游端部具备将部件用台车40的台上地板44(图4)与工件用台车20的底板22的连结解除的解除站113。
[0149]使变得自由的工件用台车20前进至第二升降机86的下方。利用第二升降机86将车身12C掬起并悬吊于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的吊架94。在第二升降机86的下方具备将作为工件的车身12C从工件用台车20的底板22掬起而交付出的交付站114。
[0150]变空的工件用台车20通过工件用台车循环路115而返回至第一升降机82下方的搭载站111。这样,工件用台车20的底板22在U字状搬运路98及工件用台车循环路115上被循环搬运。在交付站114变空的工件用台车20迅速返回搭载站111,因此生产率提高。
[0151]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中,向由吊架94吊起的车身12C安装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虽然反复进行前进和停止,但是由于部件箱固定在地面上,因此实施生产线生产方式。
[0152]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的作用与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相同。S卩,通过第三升降机87使车身12D向工件用台车20转移,在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对部件进行安装,由此得到符号12E的车身。
[0153]通过第四升降机88,向处于上升状态的车身12E安装轮胎。通过第五升降机89,向处于上升状态的车身12F安装保险杠。接着,在车门安装站106,向车身12G安装车门,并向检查工序84前进。
[0154]通过调整U字状搬运路98、98的伸出长度,能够使需要在发动机安装前(或后)进行安装的部件的个数增减。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的方向决定,因此即使增加U字状搬运路98的伸出长度,也不会影响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此,通过采用U字状搬运路98,能实现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的缩短化。
[0155]接着,对部件站进行说明。
[0156]如图14所示,部件站110包括:从部件用台车40回收变空的副部件台车70L、70R、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回收站116、116 ;供给满载有部件13的副部件台车70L、70R、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供给站117、117。
[0157]在解除站113解除了连结的部件用台车40在部件专用搬运路102上前进。在回收副部件台车70L、70R的回收站116,从部件用台车40将变空的副部件台车70L、70R取下。并且,在供给副部件台车70L、70R的供给站117,向部件用台车40安装满载有部件13的副部件台车70L、70R。
[0158]由于预先在部件放置场向副部件台车70L、70R装入部件13,因此能够缩短相对于部件用台车40的、空的副部件台车70L、70R与满载有部件13的副部件台车70L、70R的更换工时。
[0159]部件用台车40进一步前进,在回收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回收站116,从部件用台车40的台上地板44将变空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取下。并且,在供给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供给站117,向台上地板44载放满载有部件13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
[0160]由于预先在部件放置场向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装入部件13,因此能够缩短相对于部件用台车40的台上地板44的、空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与满载有部件13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更换工时。
[0161]从部件站110出来的部件用台车40在部件专用搬运路101上前进,在连结站112处与工件用台车20连结。这样,使部件用台车40与工件用台车20能够分离,从而部件用台车40的台上地板44在U字状搬运路98及部件用搬运路101、102上被循环搬运。由于满载有部件13的部件用台车40经由与工件的搬运路85不同的场所的部件站110而返回连结站112,因此部件13的供给及交付的作业性提高。
[0162]图13中示出的部件安装设备80的变更例如下所示。
[0163]如图15所示,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也可以将搬运路形成为W字状。通过形成为W字状搬运路107,能够安装更多的部件。而且,虽然第一升降机82与第二升降机86的距离X增加,但是从组装生产线85伸出的伸出距离y减小。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图13)也同样。
[0164]工件用台车20是具有驱动源的自行驶台车,但也可以卡挂于循环移动的链条的钩上进行移动,或者由作业者推动而移动。
[0165]工件用台车20与部件用台车40的连结、分离、或者部件用台车40与副部件台车70L、70R的连结、分离可以由人手插拔销来进行。即,虽然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必须使用高架输送设备93,但是上游?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103中的台车20、40的移动可以是自行移动、基于外力的行驶、基于手推的行驶中的任一个。
[0166]本发明的搬运台车单元除了搬运车身之外,还可以将车身以外的物品作为搬运对象。台上地板也可以是粘贴在台车主体上的非旋转地板,部件收纳部可以是没有第一.第二的区别的I个收纳部。
[0167]实施例2
[0168]接着,对实施例2的搬运技术进行说明,但是对于与实施例1的搬运技术同样的要素,标注同一参照符号而进行说明。
[0169]如图16所示,实施例2的搬运台车单元10包括:对作为工件(安装对象物)的车身12进行搬运的工件用台车20 ;与该工件用台车20相邻配置的部件用台车40 ;由该部件用台车40牵引且在后方的工件用台车20r的侧方配置的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双点划线所示的20r是后方的工件用台车,双点划线所示的40r是后方的部件用台车。对台车20、40、70L、70R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170]如图17所示,工件用台车20的主要素包括:将钢材组装成格子状而成的框体21 ;粘贴在该框体21上的底板22 ;载放于该底板22的4个工件承受台23。底板22的前后被切口成圆弧状。而且,底板22的左右侧部作为实施了防滑的作业地板24L、24R。在一方的作业地板24L的前部设有第一操作柱25。
[0171]在工件承受台23、23上分别竖立有定位销26、26。通过这些定位销26、26,进行车身12(图1)的水平方向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4个工件承受台23来支承车身12。
[0172]在框体21的后部设有左右2个眼板27L、27R。眼板27L、27R分别是开设有孔28的板。而且,长臂29从框体21的前部向前方延伸,在该长臂29的前端设有第一^^止机构31。该第一卡止机构31优选为销32向上突出的工作缸单元。工作缸单元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第一操作柱25的操作件25a进行操作,能够使销32上下。操作件25a可以是按钮、操作杆、触摸传感器中的任一个,种类任意。
[0173]如图18所示,在框体2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自由车轮33。自由车轮33也被称为脚轮,自身进行回旋,从而不会妨碍台车的转弯。而且,在框体21的下表面中央设有驱动箱34。在驱动箱34中内置有电动机等驱动源,通过该驱动源对驱动轮35L、35R进行驱动。驱动轮35L、35R与轨道(或路面)进行接触,从而使工件用台车20自行移动。而且,引导轮36从驱动箱34突出。引导轮36与后述的U字状搬运路嵌合,由此起到确定工件用台车20的移动路线的作用。引导轮36可以是非旋转的弓I导滑履。
[0174]如图19所示,部件用台车40的主要素包括:将钢材组装成格子状而成的台车主体41 ;在该台车主体41的下表面安装的多个自由车轮42 ;在台车主体41的上表面安装的多个滚子43 ;以载放于这些滚子43上的方式安装在台车主体41上的圆形的台上地板44 ;设置于该台上地板44的屋顶型框架45 ;设置于该屋顶型框架45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在台上地板44上设有具备2个操作件48a、48b的第二操作柱48。
[0175]圆形的台上地板44中的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周围为作业地板44a,作业员在该作业地板44a上进行作业。通过屋顶型框架45、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及第二部件收纳部47构成部件收纳部50。部件收纳部50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于台上地板44。
[0176]此外,板51L、51R从台车主体41的后部向前方延伸,在这些板51L、51R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止机构52L、52R。第二卡止机构52L、52R也优选为销53向上突出的工作缸单元。工作缸单元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第二操作柱48的操作件48a进行操作,能够使销53、53上下。
[0177]销53、53从下方与工件用台车20侧的眼板27L、27R嵌合,因此部件用台车40不会横摆且不会回旋地与工件用台车20 —起移动。
[0178]另外,侧臂54L、54R从台车主体41的左右边延伸,在这些侧臂54L、54R上分别设有第三卡止机构55L、55R。第三卡止机构55L、55R也优选为销56、56向上突出的工作缸单元。工作缸单元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缸中的任一个。通过对第二操作柱48的操作件48b进行操作,能够使销56、56上下。
[0179]如图20所示,在台车主体41的中央下部设有开孔板57,在中央上部设有轴承座58。中心轴59从台上地板44的中央向下延伸,该中心轴59的前端与轴承座58嵌合。台上地板44由多个滚子43支承,因此在轴承座58上未作用有向下载荷。轴承座58发挥将中心轴59引导成旋转自如的作用。
[0180]在中心轴59的中途设有从动齿轮61。在从动齿轮61的附近配置有伺服电动机62,通过由该伺服电动机62驱动的驱动齿轮63来使从动齿轮61旋转。结果是,台上地板44以中心轴59为中心进行水平回旋。即,台上地板44是回转台。
[0181]在伺服电动机62中具备对电动机中心轴59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进行检测的编码器64。而且,在台车主体41上,除了伺服电动机62之外,还设有回转传感器65及旋转角控制部66。回转传感器65的作用在后文叙述,但是来自该回转传感器65的角度信息和来自编码器64的角度信息向旋转角控制部66输入。旋转角控制部66基于角度信息来控制伺服电动机62。
[0182]如图21所示,长臂29的前端与从回转传感器65延伸的叉状臂67嵌合。在图中,长臂29未倾斜动作,因此叉状臂67也未倾斜动作。
[0183]如图20所示,长臂29以第一^^止机构31的销32为中心能够水平地旋转。其结果是,如图22所示,长臂29有时以销32为中心而旋转2 Θ。该旋转角度2 Θ由回转传感器65检测。
[0184]如图23 (a)所示,在部件用台车40的前方配置有车身12,且在部件用台车40的后方配置有后方的车身12r。如箭头(I)那样从第一部件收纳部46取出部件并向车身12安装。而且,如箭头(2)那样从第二部件收纳部47取出部件并向后方的车身12r安装。
[0185]在后方的工件用台车20r相对于工件用台车20旋转了 2 Θ时,如图23(b)所示,台上地板44旋转Θ。该操作由旋转角控制部66 (图20)实施。
[0186]结果是,通过旋转角控制部66,以使从第一部件收纳部46到车身12的距离L与从第二部件收纳部47到后方的车身12r的距离Lr大致相等(若以角度表现,则以使部件收纳部的与前后车身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方式对回转台(台上地板44)进行旋转控制。通过对回转台(台上地板44)进行旋转控制,从而使第一部件收纳部46的作业性与第二部件收纳部47的作业性同等。结果是,能够实现部件安装作业的均衡化。
[0187]S卩,如图23(a)所示,在正常工作时,搬运不停止而以一定速度连续搬运。如图23(b)所示,在到达拐角时,部件台车上的回转台旋转,通过以使部件收纳部的与前后车身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极力减小搭乘于前后的台车上的作业者移动至部件的距离。
[0188]图20所示的销32成为搬运台车单元10的回旋中心。该回旋中心与回转台(台上地板44)的旋转中心(中心轴59)同轴。即,搬运台车单元的回旋中心与回转台的旋转中心同轴,因此部件收纳部46、47相对于车身12的相对位置变得容易控制。
[0189]如图24所示,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由部件用台车40牵弓丨。通过对设置于第二操作柱48的操作件48b进行操作,能够使第三卡止机构55R的销56下降。结果是,右侧的副部件台车70R从部件用台车40分离。左侧的副部件台车70L也同样。通过对操作件48b进行操作,能够任意地进行向部件用台车40连结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及使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从部件用台车40分离。
[0190]在图16中,在部件用台车40上还连结有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左侧的副部件台车70L配置在后方的工件用台车20r的左侧方,右侧的副部件台车70R配置在后方的工件用台车20r的右侧方。能够缩短部件的移动距离,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0191]但是,副部件台车70L、70R也可以省略,因此搬运台车单元10将工件用台车20和在该工件用台车20的后方配置的部件用台车40作为必须的构成要素。部件用台车40也可以如图16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配置在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1r的工件用台车20r的前方。因此,部件用台车40可以配置在工件用台车20的前后。
[0192]S卩,在图16中,搬运台车单元10包括:搬运工件(车身12)的工件用台车20 ;在该工件用台车20的后方配置且以可分离的方式与工件用台车20连结来搬运部件的部件用台车40。如图23所示,搬运台车单元10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0193]由于工件用台车20与部件用台车40能够连结,因此能够连续地搬运工件用台车20和部件用台车40。作业者能够以搭乘于部件用台车40或工件用台车20上的方式进行作业。由于无需使工件用台车20长时间停止,因此生产时间固定。
[0194]另外,搬运台车单元10由于能够回旋地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10连结,因此在搬运移动路线上能够蜿蜒前进。通过蜿蜒前进而能够获得搬运移动路线的长度,能够防止组装作业区域的长大化。
[0195]而且,通过使工件用台车20和部件用台车40中的一方自行移动而另一方也一体地移动,无需通过作业者的手来推动台车,即便是车身那样的重量物也能够搬运。
[0196]以下,对采用以上说明的搬运台车单元10而成的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进行说明。用于运用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设备80如图27所示,但是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因此先说明按照各类型而选取的图25、图26。
[0197]涂装工序、升降机、排出生产线、组装生产线的配置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同样。
[0198]图25是高架输送设备的配置图,沿着排出生产线83配置有第一高架输送设备91。利用该第一高架输送设备91的吊架92将涂装完的车身12吊起,搬运至第一升降机82 (图10)上。
[0199]另外,沿着组装生产线85配置有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该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利用吊架94以吊起的状态进行搬运,在该搬运中,将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向车身12安装。
[0200]另外,在第一高架输送设备91与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之间接受车门95,向该车门95装入玻璃升降器等,且设有将该车门95向检查工序84的进入侧搬运的第三高架输送设备96。
[0201]图26是上游.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配置图,第一升降机82与第二升降机86之间是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在该第一升降机82与第二升降机86之间铺设有从组装生产线85向侧方呈直角或倾斜地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98。载有车身12的搬运台车单元10沿着U字状搬运路98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U字状搬运路98的腿部连接有虚线所示的部件专用搬运路101、102,将满载有部件的搬运台车单元10从部件专用搬运路101向U字状搬运路98投入,而且,使变空的搬运台车单元10从U字状搬运路98向部件专用搬运路102返回。需要说明的是,在搬运台车单元10的部件用台车40上牵引有副部件台车70L、70R。
[0202]另外,第三升降机87与第四升降机88之间是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在该第三升降机87与第四升降机88之间铺设有从组装生产线85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98。其他与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0203]第二升降机86与第三升降机87之间成为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在该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对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进行安装。
[0204]通过将以上组合而得到图27所示的部件安装设备80。部件安装设备80包括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
[0205]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将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向由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吊起并搬运的车身12C安装。具体而言,在该作业区域进行安装的部件是发动机?前悬架组件(将发动机与前悬架的构成部件先行组装而得到的组件)、后悬架组件(将后悬架的构成部件先行组装而得到的组件)、其他的向车身地板底面安装的部件(仅能以上升状态向车身安装的部件)。并且,发动机?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分别以组件的状态向安装站搬运,借助自动搭载机而从车身的下方上升,以预装的状态通过螺栓紧固于车身。在该作业区域中,至少在该站进行走走停停(Stop and go)的搬运。
[0206]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需要在安装发动机之前向车身安装的部件、即在安装了发动机等之后无法安装的部件通过单体生产方式来安装。部件是发动机室壁面安装构件(例如散热器、踏板组件、转向柱、制动软管等)。而且,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也适当安装其他的部件。
[0207]详细而言,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在一台的台车上搭乘多个作业员,从该作业区域的开始点到结束点而在该搬运时间中进行部件的安装作业。该作业相当于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作业。在正常工作时,搬运不停止而以一定速度连续搬运。在到达拐角时,部件台车上的回转台旋转,通过以使部件收纳部的与前后车身所成的角度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极力减小搭乘于前后的台车上的作业者移动至部件的距离。
[0208]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也同样进行基于单体生产方式的作业。在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中,需要在安装了发动机之后向车身安装的部件、即若不是安装了发动机等之后则无法安装的部件通过单体生产方式来安装。部件例如是蓄电池、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安装侧托架、发动机紧固螺栓等。而且,燃料注入作业或油注入作业在该区域103实施。此外,在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也适当地安装其他的部件。
[0209]接着,对整体的作用进行说明。
[0210]涂装完的车身12A从吊架92移向第一升降机82。向车身12安装附属线束。在第一升降机82的下方,满载有部件的搬运台车单元10的工件用台车20进行待机。
[0211]通过使第一升降机82下降而使车身12A移向工件用台车20。而且,配置有第一升降机82的场所是将车身12A向搬运台车单元10搭载的车身搭载站111。
[0212]在车门拆卸台105处将车门拆卸。无车门的车身的符号为12B。将车身12B载放于工件用台车20,搬运台车单元10进行前进。而且,被取下后的车门由第三高架输送设备96搬运。搬运台车单元10向将搬运台车单元10彼此连结的连结站112前进。前进的搬运台车单元10与先在连结站112处待机的搬运台车单元10的后部连结。
[0213]具体而言,前进的搬运台车单元10的工件用台车20与先待机的搬运台车单元10的部件用台车40连结。以在该部件用台车40上连结工件用台车20的要领,将多个搬运台车单元10连结成一串的状态。
[0214]通过以上,使相互连结的多个搬运台车单元10串联排列。在U字状搬运路98上,搬运台车单元10以一定速度连续前进。由于从U字状搬运路98的入口到出口的距离比较充分,因此在此期间向车身12B安装部件。
[0215]搬运台车单元10前进至U字状搬运路98的出口的跟前的连结解除站113。在连结解除站113,将前方的搬运台车单元10切离。将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10的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敞开。该侧方敞开后的搬运台车单元10也依次被切离。
[0216]在连结解除站113与第二升降机86之间设有向车身12B安装备品的备品安装站114。在备品安装站114配置有例如将座椅等比较重的备品抬起的辅助装置121。
[0217]在连结解除站113被切离后的搬运台车单元10向备品安装站114前进。通过辅助装置121将座椅等备品抬起,从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向车身12B安装备品。部件及备品的安装完成后的车身的符号为12C。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由于部件收纳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未改变,因此实施单体生产方式。
[0218]使载有车身12C的搬运台车单元10前进至第二升降机86的下方。利用第二升降机86将车身12C掬起并悬吊于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的吊架94。而且,配置有第二升降机86的场所是将车身12C从搬运台车单元10搬出的车身搬出站115。
[0219]使变空的搬运台车单元10向部件专用搬运路102前进。部件专用搬运路102与向变空的搬运台车单元10搭载部件的部件站相连。
[0220]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向由吊架94吊起的车身12C安装发动机等安装于车身地板底面的部件。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3虽然反复进行前进和停止,但是由于部件箱固定在地面上,因此实施生产线生产方式。
[0221]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中的作用与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相同。S卩,通过第三升降机87使车身12D向工件用台车20转移,在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对部件进行安装,由此得到符号12E的车身。
[0222]通过第四升降机88,向处于上升状态的车身12E安装轮胎。通过第五升降机89,向处于上升状态的车身12F安装保险杠。接着,在车门安装站106向车身12G安装车门,并向检查工序84前进。
[0223]通过调整U字状搬运路98、98的伸出长度,能够使需要在发动机安装前(或后)进行安装的部件的个数增减。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的方向决定,因此即使增加U字状搬运路98的伸出长度,也不会影响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由此,通过采用U字状搬运路98,能够实现外观上的生产线长度的缩短化。
[0224]接着,对部件站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部件站110包括:从搬运台车单元10回收变空的部件收纳部50及左右的副部件台车70L、70R的回收站116 ;将满载有部件的部件收纳部50及副部件台车70L、70R向搬运台车单元10供给的供给站117、117。
[0225]在车身搬出站115搬出了车身12的搬运台车单元10在部件专用搬运路102上前进。在回收站116,从部件用台车40将变空的部件收纳部50及副部件台车70L、70R取下。搬运台车单元10在部件专用搬运路102上前进,在供给站117,将满载有部件的部件收纳部50向部件用台车40载放,将满载有部件的副部件台车70L、70R与部件用台车40连结。
[0226]由于预先在部件放置场向部件收纳部50及副部件台车70L、70R装入部件,因此能够缩短相对于部件用台车40的、空的部件收纳部50及副部件台车70L、70R与满载有部件13的部件收纳部50及副部件台车70L、70R的更换工时。
[0227]从部件站117出来的搬运台车单元10在部件专用搬运路101上前进,并在车身搭载站111处搭载车身12。这样,在工件用台车20与部件用台车40成为一体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车身12的搭载及搬出,并且能够进行部件收纳部50及副部件台车70L、70R的回收及连结,因此能够实现生广率的提闻。
[0228]而且,上游部件安装区域中的搬运台车单元10的路径可以为I个,因此也能够实现设备的成本降低。
[0229]接着,对辅助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29所示,辅助装置121配置于备品安装站114。辅助装置121包括:支柱122 ;在该支柱122的上部设置的梁部123 ;移动自如地设置于该梁部123的备品支承部124。
[0230]在备品安装站114中,将搬运台车单元10的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敞开。因此,可以将辅助装置121配置在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并且,辅助装置121利用备品支承部124对作为备品的座椅125进行支承,因此作业员126能够容易地将座椅125那样的重量物向车身12组装。
[0231]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车身搬出站115(图28)中,将搬运台车单元10的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敞开。因此,能够使吊架94的臂部94a从车身12侧方接近车身12,来对车身12进行支承。能够在未将工件用台车20从部件用台车40 (图28)切离的状态下使用吊架94,能够减少工时,因此能够提高作为组装生产线整体的生产能力。
[0232]而且,将搬运台车单元10的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敞开。因此,能够将第二升降机86配置在工件用台车20的侧方,能够将车身12抬起。能够在未将工件用台车20从部件用台车40 (图28)切离的状态下使用第二升降机86,从而能够减少工时,因此能够提高作为组装生产线整体的生产能力。
[0233]接着,在图32中示出图27所示的实施例2的部件安装设备80的变更例。如图32所示,在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中,也可以将搬运路形成为W字状。通过形成为W字状搬运路107,能够安装更多的部件。而且,虽然第一升降机82与第二升降机86的距离X增力口,但是从组装生产线85伸出的伸出距离y减小。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3也同样。
[0234]需要说明的是,工件用台车20是具有驱动源的自行驶台车,但也可以卡挂于循环移动的链条的钩上来进行移动,或者由作业者推动而移动。
[0235]工件用台车20与部件用台车40的连结、分离、或者部件用台车40与副部件台车70L、70R的连结、分离可以由人手插拔销来进行。即,虽然在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必须使用高架输送设备93,但是上游?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7、103中的台车20、40的移动可以是自行移动、基于外力的行驶、基于手推的行驶中的任一个。
[023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搬运台车单元除了搬运车身之外,还可以将车身以外的物品作为搬运对象。另外,台上地板也可以是粘贴在台车主体上的非旋转地板,部件收纳部可以是没有第一 ?第二的区别的I个收纳部。而且,在实施例中,将搬运台车单元适用于单体生产方式,但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搬运台车单元在通常的生产线中使用。
[0237]另外,在实施例中,将副部件台车70L、70R卡挂于侧臂54L、54R的销56而进行牵弓I,但是没有限定于此,只要将副部件台车70L、70R与工件用台车20或部件用台车40连结即可,也可以与设置在搬运单元的其他的部分上的销等连结。
[0238]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239]本发明适合于向车身安装部件的部件安装生产线。
[0240]符号说明:
[0241]10…搬运台车单元,12...安装对象物(工件、车身),13…部件,20...工件用台车,22...底板,22a...凹圆弧形状部,24L、24R...作业地板,40部件用台车,41…台车主体,44…台上地板(回转台),44a…作业地板,44b…凸圆弧形状部,46...部件收纳部(第一部件收纳部),47…部件收纳部(第二部件收纳部),49…凸圆弧形状部的中心轴,50...部件收纳部,66…旋转角控制部,70L、70R...副部件台车,85…工件的搬运路(组装生产线),93…高架输送设备(第二高架输送设备),97…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98…U字状搬运路,99…弯曲部,101、102…部件专用搬运路,103…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04...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110...部件站,111...搭载站,112...连结站,113...连结解除站,114...备品安装站,116...回收站,117…供给站。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其向机动车的车身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所述车身以上升的状态搬运,且在此期间至少将发动机向所述车身安装的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 将需要在安装所述发动机之前进行安装的部件类通过单体生产方式向所述车身安装的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以及 将需要在安装所述发动机之后进行安装的部件类通过单体生产方式向所述车身安装的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 沿着所述车身的搬运路,依次配置所述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所述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所述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其中, 进行单体生产方式的所述上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具备相对于所述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所述搬运路而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其中, 进行单体生产方式的所述下游部件安装作业区域具备相对于所述中央部件安装作业区域的搬运路而向侧方伸出的U字状搬运路。
4.一种搬运台车单元,其对部件及作为安装该部件的安装对象物的工件进行搬运,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所述部件进行搬运的部件用台车;以及 在所述部件用台车的前方或后方配置,并且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所述部件用台车连结来搬运所述工件的工件用台车, 所述部件用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安装于所述台车主体且能够供作业者搭乘的台上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上地板且收纳所述部件的部件收纳部, 所述工件用台车具备供所述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地板, 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台车单元,其中, 所述部件收纳部包括:收纳向所述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一部件收纳部;以及收纳向配置在所述工件的前方或后方的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二部件收纳部, 所述台上地板是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台车主体上的回转台,通过旋转角控制部,以使从所述第一部件收纳部到所述工件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部件收纳部到配置在前方或后方的所述工件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对所述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搬运台车单元,其中, 所述工件用台车配置在所述部件用台车的后方,在所述部件用台车上还连结有左右的副部件台车,左侧的所述副部件台车配置在所述工件用台车的左侧方,右侧的所述副部件台车配置在所述工件用台车的右侧方。
7.一种部件搬运系统,其将两端呈凹圆弧形状且载放工件的底板和两端呈凸圆弧形状且载放向所述工件安装的部件的台上地板以所述凸圆弧形状部与所述凹圆弧形状部嵌合的方式配置,所述底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台上地板的凸圆弧形状部的中心轴连结且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台上地板连结,并且所述底板和所述台上地板被连续地搬运,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搬运系统具备: 设置于所述工件的搬运路,并将相互连结的所述底板及所述台上地板经由至少一个部位的弯曲部进行引导的U字状搬运路; 设置在所述U字状搬运路的上游侧端部,并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台上地板连结的连结站; 设置在所述U字状搬运路的下游侧端部,并从所述台上地板将所述底板的连结解除的解除站;以及 将在所述解除站被解除后的所述台上地板搬入,向所述台上地板装入所述部件,并向所述连结站搬出的部件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搬运系统,其中, 所述部件搬运系统还具备: 在所述底板到达所述连结站之前,将所述工件向所述底板搭载的搭载站;以及 在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解除站之后,将所述工件从所述底板交付出的交付站, 所述底板从所述交付站向所述搭载站被循环搬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部件搬运系统,其中, 所述部件站包括:在所述台上地板通过所述解除站之后,从所述台上地板回收变空的部件收纳部的回收站;以及在所述台上地板到达所述连结站之前,将装入有所述部件的所述部件收纳部向所述台上地板供给的供给站, 所述台上地板从所述回收站向所述供给站被循环搬运。
10.一种搬运台车单元,其对部件及作为安装该部件的安装对象物的工件进行搬运,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所述工件进行搬运的工件用台车;以及 与所述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且搬运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用台车, 所述工件用台车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地板, 所述部件用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安装于所述台车主体的台上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上地板且收纳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收纳部, 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11.一种搬运台车单元,其对部件及作为安装该部件的安装对象物的工件进行搬运,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所述工件进行搬运的工件用台车; 与所述工件用台车相邻配置且搬运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用台车;以及由所述部件用台车或所述工件用台车牵引且搬运所述部件的其余部分的左右的副部件台车, 所述工件用台车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地板, 所述部件用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安装于所述台车主体的台上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上地板且收纳所述部件的一部分的部件收纳部, 左右的所述副部件台车配置在后方的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 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以能够回旋的方式与前后的搬运台车单元连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搬运台车单元,其中, 所述部件收纳部包括:收纳向所述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一部件收纳部;以及收纳向配置在所述工件的后方的工件安装的部件的第二部件收纳部, 所述台上地板是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台车主体上的回转台, 通过旋转角控制部,以使从所述第一部件收纳部到所述工件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部件收纳部到配置在所述后方的工件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对所述回转台进行旋转控制。
13.—种部件搬运系统,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台车单元,其具备: 设置于工件的搬运路,并将前后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的连结解除的连结解除站;以及当前方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前进且后方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的工件用台车的侧方敞开时,从侧方向后方的所述搬运台车单元上的所述工件安装备品的备品安装站。
【文档编号】B23P19/00GK104321161SQ20138002452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小佐佐伸大, 堤田胜由, 高桥秀俊, 岩崎智德, 江花克俊, 藤井玄德, 浅野芳树, 长泽佳男, 龙田健次, 铃川仁志, 佐野浩一, 宫村守, 男庭邦彦, 川村祐二, 黑泽忠生, 山田洋平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