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杆及导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389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导引杆及导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引杆与导引装置,所述导引杆包括本体、导引头与弹性连接组件,导引头包括较大端与较小端,导引头关于其中心轴对称;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具有弹性,长度可伸缩;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本体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达到适应原材料误差,提高导引准确性的目的。
【专利说明】导引杆及导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穿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翅片穿管设备中的导引装置及其中使用的导引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自动穿管设备中会使用导引杆对铜管进行强制导引,导引杆一般采用刚性材料一体式成型。由于自动穿管设备使用的原材料一U形铜管的两端长度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而且多根铜管放置呈一排时,所有铜管管端的端部位置也可能存在距离差。
[0003]上述原因导致导引杆与所有U形铜管接触的一致性存在问题,对于同一个U形铜管,可能一端的端部到达导引杆的末端时,另一端可能还未到达。对于多个U形铜管,可能有些铜管已经接触,有些还没有接触。导引装置无法有效地对同一个铜管的两端或者多个铜管进行导引,使得设备在穿管过程中存在导引失效而损坏铜管和翅片的情况,同时导引准确性很差,穿管工艺不精确,存在质量隐患。
[0004]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适应原材料误差,提高导引准确性的导引杆及导引装置。
[0006]本发明的一种导引杆,包括本体与导引头,导引头包括较大端与较小端,导引头关于其中心轴对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连接组件;
[0007]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具有弹性,长度可伸缩;
[0008]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本体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
[0009]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与连接杆;
[0010]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杆;
[0011]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
[001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的导引杆还包括护套;
[0013]所述护套为管状,套装在所述弹性连接组件上。
[001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护套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本体上。
[001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6]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引头的较小端为锥形,所述锥形的尖端远离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
[0017]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小端的连接处使用球形弧面;
[0018]所述球形弧面的球心位于所述导引头的中心轴上。
[0019]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设置内螺纹,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外螺纹;[0020]所述导弓I头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
[002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引头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引头的较小端具有不同规格。
[002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设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在自由状态时,所述本体上安装所述护套的位置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之间的距离为LI,所述护套的长度为L2,所述L2 < LI。
[0023]本发明的一种导引装置,包括上述的导引杆与导引驱动件;
[0024]所述导引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引驱动件驱动所述导引杆穿过翅片孔,接触到铜管端部,所述导引驱动件继续驱动所述导引杆运动,直至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长度不再缩短。
[002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导引杆的导引头在受到外力时,弹性连接组件可以沿轴向移动,使导引头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浮移,避免与外界物体刚性接触,防止导引杆和外界物体受到损坏。导引装置的多个导引杆对多个位置存在差异或U形两端存在误差的铜管同时进行定位,弹性连接组件避免了导引杆与铜管之间刚性受力,继而避免了零部件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发明的导引杆的主视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发明的导引杆的导引头的主视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发明的导引装置在工作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解决导引准确性很差,穿管工艺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引杆及导引装置来提高导引的准确性和穿管工艺的精确性。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31]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导引杆的主视示意图,本发明的导引杆100包括本体110、导引头120与弹性连接组件130。本体110与导引头120均为杆状,可以在使用中方便地探入铜管对其进行轴向位置导引。
[0032]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导引杆的导引头的主视示意图,导引头120包括较大端124与较小端122,导引头120关于其中心轴对称。
[0033]弹性连接组件130具有弹性,长度可伸缩,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组件130可沿本体Iio的轴向伸长或压缩。
[0034]弹性连接组件130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本体110与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使导引头120在受到外力时,可以沿本体110的轴向移动,导引头120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浮移,避免与外界物体刚性接触,防止导引杆100和外界物体受到损坏。
[003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弹性连接组件130包括弹性件132与连接杆134。弹性件13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本体110与连接杆134 ;连接杆134的另一端连接到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
[0036]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弹性件132为弹簧。
[0037]本实施例中,在本体110的端部设置第一凹槽,将弹性件13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连接杆134的一端设置第二凹槽,将弹性件13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内。
[0038]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导引杆100还包括护套140。护套140为管状,套装在弹性连接组件130上。
[0039]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护套140的一端连接到本体110上。
[0040]本实施例中,护套140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直管,不仅可以保护弹性连接组件130,还可以限定弹性连接组件130的轴向位置。护套140还可以采用塑料的波纹管。
[004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导引头120的较小端122为锥形,锥形的尖端远离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工作时,导引头120的锥形的尖端处于运动的最前端,最先到达到铜管的端部,尖端的设计可以较好地探入铜管,在逐渐探入的过程中,锥形可以将铜管的轴向位置沿坡度缓慢调整,最终在铜管中将其位置调整到和导引头120的中心轴重合,到达导引的目的。
[004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与导引头120的较小端122的连接处使用球形弧面126。球形弧面126的球心位于导引头120的中心轴上,也就是说,球形弧面126朝向导引头120。在导引过程中,导引头120探入铜管,直至铜管的端部与球形弧面126接触。
[0043]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请再结合图1所示,在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设置内螺纹,在连接杆134远离弹性件132的一端设置外螺纹;导引头120与连接杆134通过螺纹连接。
[004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导引头12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导引头120的较小端122具有不同规格。
[0045]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方便且快速地拆卸或更换导引头120,将所有导引头120与连接杆134上的螺纹设计为统一规格,使导引杆100的适用范围很广。而且螺纹连接不需要其他的辅助连接件,使用便捷,可靠性高。
[0046]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设弹性连接组件130在自由状态时,本体110上安装护套140的位置与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之间的距离为LI,护套140的长度为L2,L2 < LI。导引头120的球形弧面126与铜管接触后,弹性连接组件130最多可往里缩短L1-L2。通过L1-L2数值大小的控制可以限定导引头120在轴向运动的行程。
[0047]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导引装置在工作状态的主视示意图,一种导引装置,包括上述的导引杆100与导引驱动件。
[0048]导引杆100的数量为多个,导引驱动件驱动导引杆100穿过翅片孔,导引头120的较小端122到达到铜管端部,导引驱动件继续驱动导引杆100运动,铜管与导引头120的球形弧面126接触,导引驱动件继续驱动导引杆100运动,弹性连接组件130开始压缩,直至导引头120的较大端124抵靠到护套140的端部,弹性连接组件130的长度不能再缩短。
[0049]当U形铜管的两端存在距离差L时,下方的导引杆100到达到位置相对应的铜管端部时,上方的导引杆100还未到达到位置相对应的铜管端部;导引驱动件驱动所有的导引杆100同步运动,下方的导引头120的球形弧面126与铜管接触,下方的导引杆100中的弹性连接组件130开始缩短;上方的导引杆100继续运动,到达到位置相对应的铜管端部;上方的导引杆100探入位置相对应的铜管,直至上方的导引头120的球形弧面126与铜管接触。[0050]到达最终状态,下方的导引杆100的弹性连接组件130压缩长度为L,上方的导引杆100的弹性连接组件130处于自由状态。通过导引头120的球形弧面126对铜管的端部进行有效定位,并在翅片穿管工艺过程中,使铜管持续保持轴向位置恒定。
[0051]同理,当多个铜管的位置存在差异时,导引装置的导引杆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最终将所有的铜管定位准确。调整LI与L2各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导引装置使用更灵活,范围更广泛。
[0052]在此过程中,由于弹性连接组件130的弹性压缩,使导引头120的位置可在一定范围内浮移,避免与铜管刚性接触,防止导引杆100和铜管受到损坏,导致翅片穿管工艺失败,杜绝了质量隐患。本发明的导引杆与导引装置在工艺过程中提高了导引的准确性,穿管工艺的精确性,
[005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引杆,包括本体与导引头,导引头包括较大端与较小端,导引头关于其中心轴对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连接组件; 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具有弹性,长度可伸缩; 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本体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与连接杆;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 所述护套为管状,套装在所述弹性连接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头的较小端为锥形,所述锥形的尖端远离所述导弓I头的较大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小端的连接处使用球形弧面; 所述球形弧面的球心位于所述导引头的中心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设置内螺纹,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外螺纹; 所述导弓I头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头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引头的较小端具有不同规格。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引杆,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在自由状态时,所述本体上安装所述护套的位置与所述导引头的较大端之间的距离为LI,所述护套的长度为L2,所述L2 < LI。
11.一种导引装置,包括导引杆与导引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杆为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导引杆; 所述导引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引驱动件驱动所述导引杆穿过翅片孔,接触到铜管端部,所述导引驱动件继续驱动所述导引杆运动,直至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长度不再缩短。
【文档编号】B23P19/00GK103909397SQ20141010863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朱岳刚, 张保全, 邱雄胜, 尹显椿, 彭丹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