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钻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孔组一、定位孔、孔组二、孔组三、凸轮组成。装置本体成圆盘形状,上部成凸起状,底部成凹槽状,中间为通孔结构;所述的孔组一均布设置在装置本体边缘部分,定位孔、孔组三数量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孔组一的相应位置;孔组三均布设置在凸轮边缘。凸轮设置在钻孔装置的最上部,与装置本体连成一体;孔组一、孔组二、孔组三均为通孔结构。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加工精度高,对于一些需要大批量生产的钻孔零件,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加工精度得到很大的保证,非常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
【专利说明】 一种多孔钻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组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制造领域,钻孔是最常见的工序之一,因此各种钻孔装置也非常多。大多数钻孔装置只针对某项产品来设计,加工速度缓慢,不适宜批量生产,增加成本,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每次装夹过程很难保证其加工精度,浪费时间,产品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进行多孔加工的钻孔装置,该装置改变了传统的加工缓慢,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一种多孔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孔组一、定位孔、孔组二、孔组三、凸轮组成。装置本体成圆盘形状,上部成凸起状,底部成凹槽状,中间为通孔结构;所述的孔组均布设置在装置本体边缘部分,定位孔、孔组三数量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孔组一的相应位置;孔组三均布设置在凸轮边缘。凸轮设置在钻孔装置的最上部,与装置本体连成一体;孔组一、孔组二、孔组三均为通孔结构;所述孔组一数量为10个,所述孔组三数量为13个;
[0005]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加工精度高,对于一些需要大批量生产的钻孔零件,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加工精度得到很大的保证,非常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钻孔装置的主视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钻孔装置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钻孔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0]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多孔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1、孔组一 2、定位孔3、孔组二 4、孔组三5、凸轮6组成。装置本体I成圆盘形状,上部成凸起状,底部成凹槽状,中间为通孔结构;所述的孔组一 2均布设置在装置本体I边缘部分,定位孔3、孔组二 5的数量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孔组一 2的相应位置;孔组三5均布设置在凸轮6边缘。凸轮6设置在钻孔装置的最上部,与装置本体I连成一体;孔组一 2、孔组二 4、孔组三5均为通孔结构;所述孔组一 2数量为10个,所述孔组三5数量为13个;
[0011]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加工精度高,而且可以一次性加工多数量的孔组,可根据加工孔的大小来确定使用孔的位置,对于一些需要大批量生产的钻孔零件,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加工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非常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孔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钻孔装置主要由装置本体(I)、孔组一(2)、定位孔(3)、孔组二(4)、孔组三(5)、凸轮(6)组成;装置本体(I)成圆盘形状,上部成凸起状,底部成凹槽状,中间为通孔结构;所述的孔组一(2)均布设置在装置本体(I)边缘部分,定位孔(3)、孔组二(5)的数量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孔组一(2)的相应位置;孔组三(5)均布设置在凸轮(6)边缘;所述凸轮(6)设置在钻孔装置的最上部,与装置本体(I)连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组一(2)、孔组二(4)、孔组三(5)均为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组一(2)数量为10个,所述孔组三(5)数量为13个。
【文档编号】B23B47/28GK203804279SQ20142023174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吴承海, 田应旭 申请人:遵义市凯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