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冷深孔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40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冷深孔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冷深孔钻,包括刀柄和设于刀柄一端的空心螺旋状切削部,其特征是,切削部至少包括位于尖端的前段切削部,前段切削部包括两条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一切削刃,以及两条也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二切削刃;第一切削刃由第一前刀面和第一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一棱边;第二切削刃由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二棱边。本实用新型的内冷深孔钻,采用双棱边的设计,棱边在钻孔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内冷深孔钻的导向性,避免出现钻斜从而导致钻头断裂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内冷深孔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孔钻,属于切削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内冷深孔钻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及模具等行业的深孔加工,和枪钻相比它具有切削效率高的特点,但目前内冷深孔钻的设计、制造水平还比较低: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容易断刀以及加工钢件、铸铁的寿命较短的问题,其加工钢件、铸铁的寿命一般只有60m。


【发明内容】

[0003]一种内冷深孔钻,包括刀柄和设于刀柄一端的空心螺旋状切削部,其特征是,所述切削部至少包括位于尖端的前段切削部,所述前段切削部包括两条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一切削刃,以及两条也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由第一前刀面和第一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一棱边;所述第二切削刃由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二棱边。
[0004]优选的,所述第一棱边的宽度大于第二棱边0.05mm。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棱边的宽度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5-6%。
[0006]优选的,所述切削部还包括同轴设于前段切削部和所述刀柄之间的后段切削部,前段切削部直径大于后段切削部直径。
[0007]优选的,所述前段切削部直径比后段切削部直径大0.3mm。
[0008]优选的,所述前段切削部的芯厚要比后段切削部的芯厚大。
[0009]优选的,所述前段切削部的芯厚为所述前段切削部直径的32%,所述后段切削部的芯厚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30%。
[0010]优选的,所述前段切削部卷曲的空心部分形成前段螺旋槽,后段切削部卷曲的空心部分形成后段螺旋槽,前段螺旋槽和后段螺旋槽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
[0011]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的内冷深孔钻,采用双棱边的设计,棱边在钻孔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内冷深孔钻的导向性,避免出现钻斜从而导致钻头断裂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第一棱边的宽度大于第二棱边0.05mm,第一棱边的宽度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5-6%,可以依次进一步加强钻头导向性和延长寿命。
[0013]2.在前段切削部和刀柄之间设置后段切削部,且前段切削部直径大于后段切削部直径时,即使由于深孔钻比较长,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跳动会较大,也能一定程度避免后段切削部的螺旋槽在跳动大时接触到孔壁,尤其前段切削部直径比后段切削部直径大0.3mm时,可以更好的保证后段切削部的螺旋槽不会接触到孔壁。
[0014]3.前段切削部的芯厚比后段切削部的芯厚大,可以保证后段螺旋槽的排屑性能力要大于前段螺旋槽,又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屑主要是前段螺旋槽产生的,因此其能顺利由后段螺旋槽排出,不会产生堵屑的现象。特别是控制前段切削部的芯厚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32%,后段切削部的芯厚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30%,效果最佳。
[0015]4.前段螺旋槽和后段螺旋槽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时,可以保证光洁度,从而更利于排屑,不容易产生积屑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8]其中:2、刀柄,4、前段切削部,42、第一棱边,44、第二棱边,46、前段螺旋槽,6、后段切削部,62、后段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2所示,一种内冷深孔钻,包括刀柄2和设于刀柄2 —端的空心螺旋状切削部。切削部包括位于尖端的前段切削部4,以及同轴设于前段切削部4和刀柄2之间的后段切削部6。前段切削部4直径Dl大于后段切削部6直径D3。
[0021]前段切削部4包括两条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一切削刃,以及两条也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二切削刃;第一切削刃由第一前刀面和第一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一棱边42 ;第二切削刃由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二棱边44。第一棱边42的宽度a比第二棱边44宽度b大0.05mm。第一棱边42的宽度a又为前段切削部4直径Dl的5-6%。
[0022]由于采用双棱边设计,棱边在钻孔过程中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内冷深孔钻的导向性,避免出现钻斜从而导致钻头断裂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产品质量。
[0023]前段切削部4直径Dl比后段切削部6直径D3大0.3mm。前段切削部4卷曲的空心部分形成前段螺旋槽46,后段切削部6卷曲的空心部分形成后段螺旋槽62。前段切削部4的芯厚要比后段切削部6的芯厚大。具体前段切削部4的芯厚为前段切削部4直径Dl的32%,后段切削部6的芯厚为前段切削部4直径Dl的30%。另外前段螺旋槽46和后段螺旋槽62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能保证槽体的光洁度,从而更利于排屑,不容易产生积屑瘤。
[0024]本实施例的内冷深孔钻性能优异,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可实现加工铸铁、钢件寿命> 100m,加工招合金寿命> 150m。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冷深孔钻,包括刀柄和设于刀柄一端的空心螺旋状切削部,其特征是,所述切削部至少包括位于尖端的前段切削部,所述前段切削部包括两条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一切削刃,以及两条也关于钻头回转中心周向对称的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由第一前刀面和第一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一棱边;所述第二切削刃由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轴向上相交形成,第二前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在径向上相交形成第二棱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棱边的宽度大于第二棱边 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棱边的宽度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所述切削部还包括同轴设于前段切削部和所述刀柄之间的后段切削部,前段切削部直径大于后段切削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前段切削部直径比后段切削部直径大0.3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所述前段切削部的芯厚要比后段切削部的芯厚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所述前段切削部的芯厚为所述前段切削部直径的32%,所述后段切削部的芯厚为前段切削部直径的3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深孔钻,其特征是,所述前段切削部卷曲的空心部分形成前段螺旋槽,后段切削部卷曲的空心部分形成后段螺旋槽,前段螺旋槽和后段螺旋槽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
【文档编号】B23B51/00GK203992527SQ20142045241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祁长岭 申请人:苏州用朴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