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29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成形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座,下模板和上模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相连接;所述上模座通过紧固件依次与上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凸模固定板内嵌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具有下端盖;所述下模板通过紧固件与气压顶出气道板和具有型腔的挤压凹模连接,气压顶出气道板内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型腔连通。本装置能够实现精密的加工轴类零件,被加工出的轴类零件表面光滑,零件粗糙度完全符合精密机械领域的工艺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微成形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挤压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微成形是指以塑性加工的方式生产至少在二维方向上尺寸处于亚毫米量级的零件或结构的工艺技术。它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源于电子工业的兴起,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电器组件及计算机配件等相关零件开始采用这一工艺方法进行生产。随着制造领域中微型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微型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微型机械和微型机电系统中。
[0003]由于微挤压成形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最小或零材料损失、最终产品优秀的力学性能和紧公差等特点,所以适合于近净成形或净成形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0004]现有技术中,微成形模具(技术)的缺陷是挤压成形后取件困难,由于微成形挤压零件直径可小于0.5_,壁厚可小于0.2_,如采用机械顶出等方法,零件可能因局部受力较大产生变形,并且施力机构的对中误差也会影响成形精度,这些积累误差往往会超过微型零件误差容许的数量级。这就需要发展一种低成本、高精度、高质量的微成形工艺方法和微成形装置。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微成形模具,来解决挤压成形零件的取出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函需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成形模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成形模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种微成形模具,包括:
[0009]下模板和上模座,下模板和上模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相连接;
[0010]所述上模座通过紧固件依次与上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凸模固定板内嵌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具有下端盖;
[0011]所述下模板通过紧固件与气压顶出气道板和具有型腔的挤压凹模连接,气压顶出气道板内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型腔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的导套和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导柱、导柱与导套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与销钉。
[0014]优选的,所述气压顶出气道板的上端面设有密封圈。
[0015]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O型。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直径小于0.5mm的精密轴类零件加工,脱模时采用气动顶出挤压件,快捷、简单、方便,被加工出的轴类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滑,零件粗糙度完全符合精密机械领域的工艺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挤压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其中:1、下模板,2、下模销钉A,3、下模螺栓B,4、导柱,5、导套,6、上模座,7、上模螺栓A,8、上模螺栓B,9、挤压凸模,10、凸模垫板,11、凸模固定板,12、挤压凹模,13、坯料,14、密封圈,15、气压顶出气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一种微成形模具,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
[0024]下模板I和上模座6,下模板I和上模座6通过滑动导向机构相连接;
[0025]所述上模座6通过上模螺栓A7和上模销钉B8将上模垫板10和凸模固定板11相连接,凸模固定板11内嵌有挤压凸模9,挤压凸模9具有下端盖;
[0026]所述下模板I通过下模销钉A2和下模螺栓B3与气压顶出气道板15和具有型腔的挤压凹模12可拆卸连接,气压顶出气道板15内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型腔连通。
[0027]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与上模座6固定连接的导套5和与下模板I固定连接的导柱4,导柱4与导套5滑动连接。
[0028]气压顶出气道板15的上端面设有密封圈14。
[0029]较佳的选择为,密封圈14为O型。
[0030]使用时,将坯料13放入挤压凹模12的型腔中,然后将本装置放置于施力机构上。施力机构通过对上模座6施加压力,使得上模座6向下移时带动上模垫板10和挤压凸模9同步移动,形成对坯料13的挤压。坯料13成形后,移去施力机构,然后用外置软管将外置气泵与气压顶出气道板15的气流通道相连通,则压缩空气就将成形后的零件顶出。再移去上模座6、上模垫板10和挤压凸模9后可将零件取出。
[0031]同时,挤压凸模9内设有倒角结构,便于零件最终成型使用。
[0032]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装置能够实现精密的加工轴类零件,被加工出的轴类零件表面光滑,零件粗糙度完全符合精密机械领域的工艺要求。
[0033]本方案中,挤压凹模12的规格可根据实际工艺要求进行更换,来适宜不同结构的零件加工。
[00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板和上模座,下模板和上模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相连接; 所述上模座通过紧固件依次与上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连接,凸模固定板内嵌有挤压凸模,挤压凸模具有下端盖; 所述下模板通过紧固件与气压顶出气道板和具有型腔的挤压凹模连接,气压顶出气道板内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的导套和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导柱、导柱与导套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销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顶出气道板的上端面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型。
【文档编号】B21C25/02GK204262084SQ20142067091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1日
【发明者】王卫东, 程钢, 原政军, 程强, 褚厚峰, 唐炳涛, 王芳, 李锦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