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涨套的滚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581阅读:1150来源:国知局
带涨套的滚齿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包括芯轴,芯轴为阶梯轴,所述芯轴包括定位凸台部和设在定位凸台部右侧的定位导向部,所述定位导向部外侧套设有弹性涨套,所述弹性涨套向右依次同轴设置有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所述端面螺帽与芯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弹性涨套、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的直径大小相等,定位凸台部与定位导向部之间设有止挡片,所述止挡片呈凸轮状,所述止挡片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于定位导向部的上方,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倾斜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颜料。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滚齿工装中,压板给齿轮端面带来压伤,且芯轴与齿轮内孔间因磨损产生间隙的问题。
【专利说明】带涨套的滚齿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齿工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涨套的滚齿工装。

【背景技术】
[0002]滚齿工装是齿轮加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工装夹具,目前,齿轮加工使用的滚齿工装(如图5所示)仍然是采用芯轴定位、端面夹紧的方式,为了提高齿轮加工制造的精度,往往会先对芯轴进行精加工,保证其精度,然后再将齿轮直接套设在工装芯轴上,端面采用压板进行压紧定位,但长时间使用,齿轮会因压板给工件端面带来压伤,造成损失,此夕卜,芯轴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从而导致芯轴与齿轮内孔间产生间隙,随着磨损量的增加,间隙逐渐增大,在滚齿过程中,导致加工齿轮的中心线相对芯轴的中心线发生了偏移,造成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影响加工齿轮定位的精确度,导致加工齿轮滚齿后误差增大,满足不了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涨套的滚齿工装,以解决现有滚齿工装中,压板给齿轮端面带来压伤,且芯轴与齿轮内孔间因磨损产生间隙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包括芯轴,芯轴为阶梯轴,所述芯轴包括定位凸台部和设在定位凸台部右侧的定位导向部,所述定位凸台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导向部的直径,齿轮套设在定位导向部上,且齿轮的一侧端面靠设在定位凸台部的端面上,所述定位导向部外侧套设有弹性涨套,所述弹性涨套向右依次同轴设置有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所述端面螺帽与芯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弹性涨套、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定位凸台部与定位导向部之间设有止挡片,所述止挡片呈凸轮状,所述止挡片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于定位导向部的上方,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倾斜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颜料。
[0005]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待加工齿轮套设在芯轴的定位导向部,由于定位导向部外侧套设有弹性涨套,固待加工齿轮的内孔会与弹性涨套接触,在齿轮滚齿加工前,由于端面螺帽与芯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端面螺帽压紧定位挡圈,弹性涨套便会膨胀,直到涨套的外圆与齿轮的内孔接触为止,从而消除待加工齿轮的内孔与工装上芯轴之间的间隙,使得加工齿轮的中心线与芯轴的中心线重合,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能够保持一致,保证了待加工齿轮的定位精度;同时,由于弹性涨套、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的直径大小相等,避免定位挡圈与齿轮端面接触,在旋转端面螺帽时,定位挡圈只会挤压弹性涨套,而不会挤压齿轮端面,从而避免了传统工装因压板给工件端面带来压伤,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节约了成本。此外,在定位凸台部与定位导向部之间设置止挡片,止挡片的凸起部设于定位导向部的上方,在装夹时,待加工齿轮固定在芯轴上,先用刀具对工件进行试刀,以检测工件是否装夹牢固,在凸起部上设置倾斜的凹槽,凹槽内放置有颜料,若工件在刀具试刀时发生移位,操作员可以通过止挡片上是否有颜料滑动的痕迹,从而判断工件在夹具上装夹是否牢固,若观测出有相应的有色划痕,可以重新装夹,避免因装夹不牢而导致产品加工不合格或产生报废等损失。
[0006]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台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导向部的直径15?20mm,满足在芯轴装配待加工齿轮前,齿轮的内孔与弹性涨套之间仍留有I?2_的间隙,便于待加工齿轮的装配。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涨套与芯轴之间采用紧固销连接,连接方便、简单,使得弹性涨套与待加工齿轮的内孔接触,在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只需更换弹性涨套而不用更换芯轴,降低了齿轮精坯的制造成本。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进后的滚齿工装采用直径相等的弹性涨套、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来进行配合定位,而不采用压板直接对齿轮端面进行压紧定位,消除了传统工装因工件内孔误差和工装磨损带来的安装间隙,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避免了传统工装因压板给工件端面带来的压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实施例中弹性涨套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主视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实施例中止挡片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涨套的滚齿工装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图3所示,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包括芯轴1,芯轴I为阶梯轴,芯轴I包括定位凸台部2和设在定位凸台部2右侧的定位导向部3,定位凸台部2的直径大于定位导向部3的直径15mm,齿轮套设在定位导向部3上,且齿轮的一侧端面靠设在定位凸台部2的端面上,定位导向部3外侧套设有弹性涨套4,弹性涨套4向右依次同轴设置有定位挡圈5和端面螺帽6,端面螺帽6与芯轴I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弹性涨套4、定位挡圈5和端面螺帽6的直径大小相等,弹性涨套4与芯轴I之间采用紧固销连接。
[0016]如图2所示,弹性涨套4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0017]如图4所示,定位凸台部2与定位导向部3之间设有止挡片4,止挡片4呈凸轮状,止挡片4包括凸起部5,凸起部5设于定位导向部3的上方,凸起部5上设有倾斜的凹槽6,凹槽6内放置有颜料7。
[0018]本实施例中,将待加工齿轮套设在芯轴I的定位导向部3,由于定位导向部3外侧套设有弹性涨套4,固待加工齿轮的内孔会与弹性涨套4接触,在齿轮滚齿加工前,由于端面螺帽6与芯轴I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端面螺帽6压紧定位挡圈5,弹性涨套4便会膨胀,直到涨套的外圆与齿轮的内孔接触为止,从而消除待加工齿轮的内孔与工装上芯轴I之间的间隙,使得加工齿轮的中心线与芯轴I的中心线重合,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能够保持一致,保证了待加工齿轮的定位精度;同时,由于弹性涨套4、定位挡圈5和端面螺帽6的直径大小相等,避免定位挡圈5与齿轮端面接触,在旋转端面螺帽6时,定位挡圈5只会挤压弹性涨套4,而不会挤压齿轮端面,从而避免了传统工装因定位挡圈5给工件端面带来压伤,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节约了成本。
[0019]此外,定位凸台部2的直径大于定位导向部3的直径15mm,满足在芯轴I装配待加工齿轮前,齿轮的内孔与弹性涨套4之间仍留有I?2_的间隙,便于待加工齿轮的装配;弹性涨套4与芯轴I之间采用紧固销连接,连接方便、简单,使得弹性涨套4与待加工齿轮的内孔接触,在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只需更换弹性涨套4而不用更换芯轴1,降低了齿轮精坯的制造成本,在定位凸台部2与定位导向部3之间设置止挡片4,止挡片4的凸起部5设于定位导向部3的上方,在装夹时,待加工齿轮固定在芯轴I上,先用刀具对工件进行试刀,以检测工件是否装夹牢固,在凸起部5上设置倾斜的凹槽6,凹槽6内放置有颜料7,若工件在刀具试刀时发生移位,操作员可以通过止挡片4上是否有颜料7滑动的痕迹,从而判断工件在夹具上装夹是否牢固,若观测出有相应的有色划痕,可以重新装夹,避免因装夹不牢而导致产品加工不合格或产生报废等损失。
[0020]通过对传统的滚齿工装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滚齿工装采用直径相等的弹性涨套4、定位挡圈5和端面螺帽6来进行配合定位,而不采用压板直接对齿轮端面进行压紧定位,消除了传统工装因工件内孔误差和工装磨损带来的安装间隙,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避免了传统工装因压板给工件端面带来的压伤。
[00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包括芯轴,芯轴为阶梯轴,所述芯轴包括定位凸台部和设在定位凸台部右侧的定位导向部,所述定位凸台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导向部的直径,齿轮套设在定位导向部上,且齿轮的一侧端面靠设在定位凸台部的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部外侧套设有弹性涨套,所述弹性涨套向右依次同轴设置有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所述端面螺帽与芯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弹性涨套、定位挡圈和端面螺帽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定位凸台部与定位导向部之间设有止挡片,所述止挡片呈凸轮状,所述止挡片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于定位导向部的上方,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倾斜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颜料。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导向部的直径15?20mm。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涨套的滚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涨套与芯轴之间采用紧固销连接。
【文档编号】B23F23/06GK204248131SQ201420682561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6日
【发明者】傅国伟 申请人:重庆市星极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