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及加工机械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615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及加工机械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将与机床分离配置的分离式控制盘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予以搭载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尤其是涉及能够避免与接近配置在旁边的其他分离式控制盘侧的干涉地移动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及在该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上搭载有分离式控制盘的加工机械线。



背景技术:

在多个机床接近配置的加工机械线中,为了实现维护等的作业性提高,存在位于后方的控制盘与机床分离而以能够移动的状态设置的结构。在这样的加工机械线中,采用如下的结构:控制盘搭载于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能够在保持通过配线与机床侧连接的状态下自由地进行移动。并且,如果是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则在对机床在后部进行作业时,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使作为重量物的控制盘移动,能够确保作业空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138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多个机床沿宽度方向接近配置的加工机械线中,相邻的控制盘彼此也与机床相同地成为接近的配置。因此,在使控制盘移动的情况下,沿着机床的前后方向笔直地向后方移动。此时,若在加工机械线的后方存在充分的空间则可以,但是根据设置的场所不同而有时无法充分地确保后方侧空间。在这样的设置场所中,即便是能够弯折移动的控制盘,也仅能向机床的后方稍微移动,损害了以作业空间的确保为目的的分离式控制盘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在小空间内进行移动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及加工机械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对应于并列配置的多个机床而分别搭载与该机床分离配置的多个分离式控制盘,上述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具备:顶板部,搭载上述分离式控制盘;多个腿部,支撑上述顶板部;及水平部,为了将脚轮安装在上述腿部的下部而设置,且相对于地面为水平,上述水平部中的一个水平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同于其他水平部距地面的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加工机械线并列配置有由底座和加工模块构成的多个机床,上述加工模块以能够沿着在上述底座上沿宽度方向分隔设置的直线状的轨道而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搭载,搭载于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的多个可移动的分离式控制盘与上述机床分离而配置在后方,上述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具备:顶板部,搭载上述分离式控制盘;多个腿部,支撑上述顶板部;及水平部,为了将脚轮安装在上述腿部的下部而设置,且相对于地面为水平,上述水平部中的一个水平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同于其他水平部距地面的高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与构成加工机械线的机床分离的分离式控制盘移动,尤其是一个水平部距地面的高度与其他水平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因此移动侧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中的较高的位置的水平部能够避免与相邻设置的其他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中的较低的位置的水平部的干涉地进行小半径转弯移动。由此,在要使某个分离式控制盘移动的情况下,不用以远离其相邻设置的分离式控制盘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的方式进行大半径转弯移动,因此能够实现小空间内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加工机械线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使机床的各结构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加工机械线的后方排列的控制盘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搭载有控制盘的状态的移动式架台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搭载有控制盘的状态的移动式架台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搭载有控制盘的状态的移动式架台的俯视图。

图7是简化表示基于移动式架台的控制盘的移动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移动式架台彼此的关系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及加工机械线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机械线的立体图。该加工机械线10并列设置有六台搭载于底座2上的机床1。六台机床1都是相同型号的nc车床,内部构造及整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尤其是该机床1是宽度尺寸设计得较小的紧凑的机体,机床1彼此接近配置的加工机械线10也整体紧凑地集中。

机床1整体由外包装罩11覆盖,在其内部设有构成机床主体的加工模块。图2是表示使加工机械线10的各结构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示出了底座2、加工模块3及在图1中省略的控制盘5。加工模块3表示拆下了外包装罩11的状态,而且对于本来能够搭载两台加工模块3的底座2仅示出一台。一个底座2对应两台加工模块3,因此在图1所示的加工机械线10中,并列有三个底座2,在其上搭载有六台加工模块3。

加工模块3构成在具备车轮的可动床身16上,从而能够沿着在底座2上沿宽度方向分隔设置的直线状的轨道401而沿前后方向移动。在该可动床身16上设置有具备把持工件的主轴台或工具的转塔装置、使该转塔装置沿z轴及x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17等。由此,在机床1中,通过转塔装置的回旋分度来选择工具,通过x轴驱动装置和z轴驱动装置的驱动来进行工具的定位,对于通过主轴的驱动而旋转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等。

另外,在机床1中设置有工件输送装置。工件输送装置在各加工模块3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配置于在机床1的前方形成的前罩12中。多个前罩12构成沿宽度方向连通的一个空间,在其中以能够相对于底座2行进的方式安装有具备机械臂的工件输送装置。图1所示的加工机械线10在前部形成有输送空间,工件输送装置在其中移动,而在各机床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与机床1另行配置的控制盘5。尤其是该控制盘5搭载于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6,从而能够移动。并且,控制盘5配置在机床1的后方,通过配线15而与加工模块3侧连接。配线15是例如用于使主轴用伺服电动机或x轴及z轴驱动装置的伺服电动机驱动的电源线缆或交换用于进行其驱动控制的信号的通信线缆等。

加工机械线10中的控制盘5对应于各底座2即各两台机床1而设置。因此,在底座2为三台的加工机械线10中,如图3所示地设置有三台控制盘5。在此,图3是表示在加工机械线10的后方并列的控制盘5的立体图。为了理解与机床1的关系而示出各加工模块3的控制装置17。如图所示,加工模块3(控制装置17)接近配置,与其相同地三台控制盘5也相互接近配置。

因此,在维护等时,在要使控制盘5以远离机床1的方式移动的情况下,通常如箭头所示向后方侧移动。然而,如上述课题叙述那样在加工机械线10的后方需要充分的空间。然而,作为与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6相同的结构的情况,一直以来存在多个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带脚轮的折叠台等。具备脚轮的目的是为了向收纳场所移动,折叠的台紧凑地收纳于此处。即,具备脚轮的构造以往仅仅是为了移动。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目的是为了实现作业性的提高而使控制盘5移动。然而,在仅是移动的构造中,在移动范围受到限制的小空间内无法充分地发挥其效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避免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6彼此的相互干涉且能够进行有利于小半径转弯的移动的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6。另外,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6以下简称为移动式架台6来进行说明。

在此,图4至图6是表示搭载有控制盘5的状态的移动式架台6的图,图4是侧视图,图5是沿前后方向观察的主视图,图6是俯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机床1为基准,以图2及图3所示的z轴方向为前后方向,以y轴方向为宽度方向,并以x轴方向为高度方向进行说明。关于移动式架台6及传送用夹具8的说明所示的方向是指相对于机床1(加工机械线10)配置的图2及图3记载的状态下的方向。

移动式架台6是将由方形钢管构成的多个部件彼此接合而组装成规定形状的结构。因此,首先,移动式架台6将水平的水平部件21、22平行地配置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地面200。在水平部件21、22上,在前后两端部安装脚轮25,能够在通过共计四个脚轮25支撑控制盘5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水平部件21、22以与控制盘5的宽度尺寸一致的间隔沿宽度方向配置,前后方向的长度长于控制盘5的尺寸,在俯视观察时,脚轮25位于向前后突出的位置。由此,控制盘5配置在较高的位置,但是通过处于水平部件21、22的两端部的四个部位的脚轮25而能够进行稳定的移动。

并且,辅助部件26以相对于一方的水平部件21的两端部而向下方突出的方式与一方的水平部件21接合,并在此安装有脚轮25。因此,如图4所示,水平部件21配置在比另一方的水平部件22距地面200更高的位置,两者的上下方向的高低差设定为在从侧方观察时产生微小的间隙100。在加工机械线10中使用的移动式架台6全部相同,在如图3所示地配置的情况下,全部移动式架台6的水平部21、22的左右的位置对齐。

接下来,在水平部件21、22中,分别在前后的位置正交地接合有两个腿部件27。水平部件21、22的各两个腿部件27的前后方向间隔对应于控制盘5的尺寸。腿部件27的长度设定为搭载于移动式架台6的控制盘5的高度对于作业者而言成为容易处理的位置。并且,立起的四个腿部件27的上端部通过梁部件31、32而将四条边连结,在此构成有能够将控制盘5以固定的状态搭载的顶板部。

此外,移动式架台6在下方部分也是左右两侧由加强部件23连结。移动式架台6由于搭载的控制盘5而重心处于距脚轮25的位置即地面200较高的位置,因此通过加强部件23抑制了在移动时可能会产生的腿部件27的扭转。此时,加强部件23水平地接合。因此,相对于接合于水平部件22侧的两个腿部件27,在与水平部件21相同的高度处接合连结部件28。并且,加强部件23的一端与水平部件21接合,另一端与连结部件28接合。

接下来,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机械线10中,如图3所示,控制盘5搭载于移动式架台6,并配置在机床1(控制装置17)的后方。此时,三台控制盘5及移动式架台6配置在不仅相互接近,而且与机床1也接近的位置。因此,如前所述,在机床1的后方,作业者进行维护等作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作业空间,需要使该控制盘5移动。在此,图7是简化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由移动式架台6产生的控制盘5的移动的俯视图。尤其是与以往例进行比较地表示使位于被左右夹持的中央的控制盘5移动的情况。

在使控制盘5移动的情况下,如箭头所示笔直地向后方(图7中为上方)移动之后向左右中的任一方(在图7中为右侧)回旋。回旋是为了能够将成为对象的机床1的后方侧空间确保得更宽。而且,是为了缩短距加工模块3的直线距离而能够抑制配线15的长度。此外,是为了通过使配线15靠近回旋侧而避免对作业造成干扰。尤其是关于第三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盘5使配线15从右侧露出而向加工模块3延伸,因此将回旋方向决定为右侧。并且,移动式架台6对应于该回旋方向而设计水平部件21、22的配置。即,设计为使较高的位置的水平部件21在回旋时位于内侧。

因此,首先,单点划线所示的以往的移动式架台600必须如图示那样移动至较远的位置。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式架台6如实线所示那样能够移动到更近的位置。此时的移动是向后方笔直地移动至中央的控制盘5与相邻的静止的控制盘5沿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之后,接下来如箭头所示向左侧回旋。在该回旋阶段,沿宽度方向观察时,相邻的移动式架台6彼此的水平部件21、22还重叠。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回旋内侧的水平部件21处于比相邻地设置的移动式架台6的水平部件22高出间隙100的位置,因此如图8所示,在水平部件22的上方能够使水平部件22交叉。

关于这一点,以往的移动式架台600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通常的结构相同,具备脚轮的左右的水平部件彼此的高度相同。因此,移动式架台600如果不后退至与相邻的移动式架台600沿宽度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则无法回旋,因此从机床1远离至图7所示的位置。由此,相应地在加工机械线10的后方需要移动空间。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式架台6,只要如上所述后退到相邻的控制盘5彼此沿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错开的位置而回旋即可,因此可以减小加工机械线10后方的空间。并且,控制盘5回旋而移动,因此即使是机床1的附近,后方侧空间也被释放,能维持作业者的维护等的作业性提高。而且,由于控制盘5的移动位置距机床1较近,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缩短配线15的长度。此外,移动式架台6是将由方形钢管构成的部件接合的低成本的结构,而且可通过利用辅助部件26将水平部件21提高的简单的结构得到上述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构成移动式架台6的部件也可以不是方形钢管而是圆形钢管或其他部件。而且,腿部件等也可以不是钢管而是板材。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床2…底座3…加工模块5…控制盘6…带脚轮的移动式架台10…加工机械线15…配线17…控制装置21、22…水平部件23…加强部件25…脚轮26…辅助部件27…腿部件28…连结部件31、32…梁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