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88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一、外圈的加工

外圈(1)的加工工序流程为:粗加工—半精车—热处理—精车—滚齿—划线—钻孔—车磨;

步骤二、中圈的加工

中圈(5)的加工工序流程为:粗加工—镗、钻—半精车—热处理—精车—划线—钻孔—车磨;

步骤三、内圈的加工

内圈(8)的加工工序流程为:粗加工—半精车—精车I—插齿—热处理—精车II—划线—钻孔—车磨;

步骤四、回转支承的装配

将加工好的外圈(1)、中圈(5)及内圈(8)进行装配,即完成回转支承的整体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上加工有外圈轮齿(101),内圈(8)上加工有内圈轮齿(801),且外圈轮齿(101)采用蜗轮式轮齿,内圈轮齿(801)采用双径节式轮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轮齿(101)的模数m为2.5~10,齿数Z取90~280,齿形压力角α=20°,变位系数x取-0.5~+0.5,导程角β为3°~10°,所述内圈轮齿(801)用双径节模数表示为DP2/DP1,其结构尺寸参数计算如下:分度圆直径D0=25.4×Z/DP2,齿顶高齿根高齿顶圆直径Da=D0-2ha、齿根圆直径Df=D0-2hf;其中,齿轮齿顶高系数齿轮顶隙系数C*=0.25,轮齿齿数Z的取值范围为50~300,x为变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具体加工步骤为:

(1)粗加工:以环状毛坯为加工原料,对外圈(1)上、下平面及其外圆、内孔进行粗车加工;

(2)半精车:以外圈(1)安装面作为平面基准,校圆外圈(1)内孔,校圆允差不大于0.1mm,校圆完成后装夹外圈(1)外圆,采用机床对外圈(1)圆弧内滚道进行加工;

(3)热处理:使用滚道表面淬火感应器对外圈(1)圆弧内滚道进行表面连续性淬火,淬火加热过程中控制外圈(1)进行旋转,且淬火后进行回火处理,为下道工序做准备;

(4)精车:对外圈(1)的安装面与非安装面进行精车加工,平面加工完成后对其外圆及内孔进行精加工,然后对外圈(1)内侧密封槽的结构进行加工;

(5)滚齿:选择外圈(1)安装面作为平面基准,校圆外圈(1)外圆,校圆后在滚齿机上装夹外圈(1)内孔;外圈(1)装夹完后,采用蜗轮滚刀来加工外圈轮齿(101),得到蜗轮式外圈轮齿;

(6)划线、钻孔:在外圈(1)上进行外圈安装孔(102)及注油孔(3)的划线、钻孔加工;

(7)车磨:通过车磨将圆弧内滚道中心直径D0、钢球中心高H0、圆弧内滚道半径R加工至设计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圈(5)的具体加工步骤为:

(1)粗加工:以环状毛坯为加工原料,对中圈(5)上、下平面及其外圆、内孔进行粗车加工;

(2)镗、钻:利用镗床在中圈(5)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加工堵塞孔T1、堵塞孔T2,其中,堵塞孔T1用于外圈(1)与中圈(5)间钢球、隔离块的装配;堵塞孔T2用于中圈(5)与内圈(8)间钢球、隔离块的装配;堵塞孔加工完后,装配对应的堵塞(6),并加工圆锥销孔,通过圆锥销(7)对堵塞(6)与堵塞孔进行紧固连接;

(3)半精车:采用机床对中圈(5)圆弧内滚道及其圆弧外滚道进行加工;

(4)热处理:使用滚道表面淬火感应器先对中圈(5)圆弧外滚道进行表面连续性淬火,淬火加热过程中控制中圈(5)进行旋转,中圈(5)圆弧外滚道表面淬火完后,空冷3~5小时,然后对中圈(5)圆弧内滚道表面进行连续性淬火,中圈(5)圆弧内滚道表面淬火结束后进行回火处理,为下道工序做准备;

(5)精车:对中圈(5)的安装面与非安装面进行精车加工,然后对中圈(5)上密封槽的结构进行加工;

(6)划线、钻孔:在中圈(5)上进行中圈安装孔(501)的划线、钻孔加工;

(7)车磨:通过车磨将圆弧外滚道中心直径D02、外滚道钢球中心高H02、圆弧外滚道半径R2及圆弧内滚道中心直径D03、内滚道钢球中心高H03、圆弧内滚道半径R3加工至设计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8)的具体加工步骤为:

(1)粗加工:以环状毛坯为加工原料,对内圈(8)上、下平面及其外圆、内孔进行粗车加工;

(2)半精车:以内圈(8)安装面为平面基准对内圈(8)外圆进行校圆,校圆完成后装夹内圈(8)内孔,采用机床对内圈(8)圆弧外滚道进行加工;

(3)精车I:对内圈(8)安装面及非安装面进行精车加工,平面加工完后,以非安装面作为平面基准,进行内孔校圆,校圆后装夹外圆,加工内圈(8)内孔直径;

(4)插齿:采用齿轮盘插刀具进行内圈轮齿(801)的插齿加工,所述内圈轮齿(801)采用双径节式轮齿;

(5)热处理:首先对内圈(8)圆弧外滚道进行表面连续性淬火,淬火加热过程中控制内圈(8)进行旋转,内圈(8)圆弧外滚道表面淬火完后,空冷4~6小时,采用中频感应对内圈(8)齿轮轮齿表面进行淬火处理;

(6)精车II:对内圈(8)的安装面与非安装面进行精车加工,然后对内圈(8)上密封槽的结构进行加工;

(7)划线、钻孔:在内圈(8)上进行内圈安装孔(802)的划线、钻孔加工;

(8)车磨:通过车磨将圆弧外滚道中心直径、钢球中心高、圆弧外滚道半径加工至设计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半精车对外圈(1)、中圈(5)及内圈(8)圆弧滚道进行加工时,控制机床主轴转速V=16~60r/min,走刀量F=16~36mm/min,圆弧滚道中心直径留磨余量a=0.6~1.2mm;所述外圈(1)、中圈(5)及内圈(8)车磨加工过程中每刀进刀量不大于1mm,且控制机床主轴的转速V=20~100r/min,走刀量F=12~36mm/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滚道表面淬火感应器对各圈滚道进行淬火处理时,淬火感应器的功率为47~55KW,淬火中频频率为2500~8000Hz,淬火加热过程中控制各圈旋转线速度为140~210mm/min,感应器与各圈滚道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5mm;外圈(1)及中圈(5)滚道淬火结束后先空冷4~6小时,然后置于180℃~200℃进行低温回火,回火时间为3~4小时,回火完后出炉并空冷6~8小时;采用中频感应对内圈(8)齿轮轮齿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时,感应器功率为15~55KW,淬火中频频率为2500~8000Hz,且淬火加热过程中内圈(8)固定不动,淬火感应器进行移动,控制感应器移动的线速度为290~400mm/min,感应器与齿轮轮齿表面之间的距离1.5~3.5mm,且采用单齿相隔淬火的工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中圈(5)及内圈(8)上的密封槽均加工为双曲线密封槽,该双曲线密封槽的曲线方程x2/a2-y2/b2=1中,实轴a的取值范围为5~15mm,虚轴b的取值范围为3~15mm,密封槽的宽度为2.5~5mm,密封槽的深度为4~6mm,且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4),该密封圈(4)为双唇式密封圈且与密封槽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蜗轮式回转支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圈滚道及内圈轮齿(801)淬火用淬火介质选用南京科润工业介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R6480的水溶性淬火介质,该淬火介质经溶剂水稀释后质量浓度为4~5%;所述外圈(1)、中圈(5)及内圈(8)滚道均加工为双圆弧滚道,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角为45°,且外圈(1)与中圈(5)、中圈(5)与内圈(8)之间装配后,相互间的滚道和钢球之间均存在配合间隙,该配合间隙大小范围为0.10~0.30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