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气体至激光切割装置的激光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材切割采用机械方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制造业对产能、成品率和玻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目前的工艺要求。激光切割钢板不会产生毛刺,大大提高了良率,且省去了后续的打磨工艺,激光切割不但提高产能,而且不会增加出产效率,因此,激光切割技术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不久的未来将全面取代现有的机械切割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接收激光光束和气体的激光切割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包括:储气的气瓶、与该气瓶连接的输气管、以及与该输气管连接的激光切割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切割装置包括激光器、反光板、以及激光切割头,该激光切割头与所述输气管连接。其中,所述输气管与激光切割头之间设有保护管套。其中,所述气瓶内存储的是氮气。其中,所述气瓶为钢气瓶。其中,所述气瓶上设有阀门,所述输气管与该阀门连接。其中,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内部的一软管以及包覆该软管的组合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气瓶的阀门连接,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管套连接。其中,所述组合管位于所述软管的外部,该组合管包括由多个部分相互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组合管包括:位于与阀门连接的软管外的第一端、与该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端连接的第三端、与该第三端连接的第四端、以及与该第四端连接的第五端,所述第五端位于与所述保护管套连接的软管外。其中,所述第二端和第四端呈弧型,所述第一端、第三端和第五端呈直线型。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切割头一方面与输送保护气体的输气管连接,激光切割头另一方面接收激光切割气体,通过激光切割时局部吹保护气体,以完成整个激光切割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切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如图1所示,本激光切割系统包括:储气的气瓶10、与该气瓶10连接的输气管20、以及与该输气管20连接的激光切割装置30。其中,所述气瓶10内存储的氮气,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所述激光切割装置30包括激光器31、反光板32、以及与所述输气管20连接的激光切割头33,激光器31发生激光切割气体,该切割气体经所述反光板32反射进入所述激光切割头33,同时进入所述激光切割头33内的切割气体和保护气体,通过激光切割时,局部吹保护气体,同时进行激光切割切割。其中,所述气瓶10设有阀门11,所述输气管20的一端与气瓶10的阀门11连接;所述输气管20的另一端设有保护管套40,该保护管套40连接输气管20与激光切割头33,以防止气瓶10内的气体泄漏。本实施例中,气瓶10内储存的为氮气,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氮气从所述气瓶10内,通过输气管20输入至激光切割头33。所述气瓶10为钢气瓶。所述输气管20包括位于内部的一软管(图未示)、以及包覆该软管的组合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气瓶10的阀门40连接,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管套40连接。所述组合管位于所述软管的外部,以保护软管,该组合管包括由多个部分相互连接而成,该组合管包括:位于与阀门40连接的软管外的第一端21、与该第一端21连接的第二端22、与该第二端22连接的第三端23、与该第三端23连接的第四端24、以及与该第四端24连接的第五端25,所述第五端25位于与所述保护管套50连接的软管外。其中,所述第二端22和第四端25为呈弧型,所述第一端21、第三端23和第五端25呈直线型。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端21、第三端23和第五端25将所述软管拉直,所述第二端22和第四端25为相邻两个直线端的连接部分。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切割头33一方面与输送保护气体的输气管20连接,激光切割头另一方面接收切割气体,以完成整个激光切割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