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153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现在已经成为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然而每辆汽车在装配过程中,程序都非常复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需要注意,针对每道不同工序,每个不同的部件,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工人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原理来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具有使用价值的各种装置。

目前,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处于正确的位置关系,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称为夹具。在现有技术,装配车前、后门框过程中,由于其他部件是后续工作,所以,当想达到控制车前、后门框固定,且稳定的安装时,因为车前、后门框可晃动、磕碰,造成车身不必要的损伤,不但增加成本,还在装配上浪费时间,且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在车门上的其他位置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车前、后门框夹紧后进行加工,但是由于车门锁属于后续步骤,无法实现在之前时间内将车前、后门框固定,影响焊装车间整个安装过程的进度,情况严重者,还会给操作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焊装车间在车前、后门框安装时容易出现磕碰的现象,给安装工人带来麻烦,增加人工成本与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内容包括:

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其包括夹板本体,所述夹板本体为U型结构,其中,所述夹板本体包括一个顶盖以及两个侧壁,所述侧壁的底端设置有侧壁底峰,所述侧壁底峰的上部设置有侧壁凹槽,所述侧壁凹槽为向内凹的半圆弧型结构,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壁将所述夹板本体内部围成一个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包括第一段槽体、第二段槽体以及内置卡槽,所述第一段槽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段槽体的侧壁为半圆弧型结构,所述内凹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凹槽隔断,所述夹板本体长度为45cm。

所述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其中,所述夹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夹板扶手,所述夹板扶手为直角梯形结构。

所述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其中,所述顶盖的宽度为3cm。

所述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其中,所述侧壁的宽度为4cm。

所述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其中,所述侧壁底峰的宽度为0.8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通过内凹槽结构的设计使车前、后门框固定,不会产生碰撞,通过夹板扶手的设计,使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中内凹槽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中内凹槽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中内凹槽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焊装车间的夹板装置中内凹槽的横向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与图3所示的,其包括夹板本体100,所述夹板本体100为U型结构,且所述夹板本体100为45cm,所述夹板本体100包括一个顶盖110以及两个侧壁120,所述顶盖110的宽度为3cm,所述侧壁120的宽度为4cm,所述侧壁120的底端设置有侧壁底峰122,所述侧壁底峰122的高度为0.8cm,所述侧壁底峰122的上部设置有侧壁凹槽121,所述侧壁凹槽121为向内凹的半圆弧型结构,所述夹板本体100的一端还设置有夹板扶手140,所述夹板扶手140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顶盖110与所述侧壁120将所述夹板本体100内部围成一个内凹槽130,所述内凹槽130包括第一段槽体133、第二段槽体132以及内置卡槽131,所述第一段槽体13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段槽体132的侧壁为半圆弧型结构,所述内置卡槽131的作用为更加稳固地固定车前、后门板,所述内凹槽13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凹槽隔断134,所述内凹槽隔断134将所述夹板本体100分为两侧,一侧用于固定车前门板,一侧用于固定车后门板。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