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煤机是一种重要的开采设备,其中,齿座固定在采煤机的滚筒上,冷装齿套固定在齿座上,冷装齿套上开设有中心孔,截齿穿设进中心孔中固定在冷装齿套上,冷装齿套因其具有加工和安装工艺简单,使用过程中耐磨性较好,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甩丢截齿的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采煤机中。
现有技术中,齿座焊接在滚筒上,齿座上开设有安装冷装齿套的安装孔,冷装齿套的外径呈阶梯状的增大,冷装齿套穿设进安装孔的一端的端部的外径较小,可直接穿设进安装孔内。随着冷装齿套的外径逐渐增大至与安装孔的内径一致时,冷装齿套无法进一步深入齿座上,此时需要借助手锤等工具将冷装齿套继续砸进安装孔内,冷装齿套的部分外表面与安装孔的内表面为过盈配合。因此,从滚筒齿座上拆卸磨损或变形的冷装齿套,只能采用气割的方式,将齿座一并割掉更换新的冷装齿套和齿座,更换一个冷装齿套平均需要3小时左右,上述实施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消耗大量的生产材料(冷装齿套磨损后,必须将齿座一起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井下动用电气切割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缩短更换冷装齿套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安全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包括驱动件;锁具,所述锁具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具的外径大于设置在冷装齿套上的中心孔的内径;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驱动地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孔后锁定在所述锁孔中。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锁孔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冷装齿套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的外轴面与所述锁孔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锁片,每个所述锁片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冷装齿套的方向逐渐变小。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锁片上贴紧所述拉杆第二端的表面为内表面,所述锁片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锁片的数量是三个,三个所述锁片在所述拉杆的轴面上均分排布。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件是张拉泵,所述张拉泵包括张拉油缸和接头,所述接头的第一端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张拉油缸内,所述接头的第二端设置有夹持孔,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夹持孔内。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头抵紧设置,所述垫块的第二端与齿座抵紧设置,所述垫块开设有滑移通孔,所述拉杆穿设在所述滑移通孔内。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滑移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冷装齿套的外径。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拉杆是锚杆。
如上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锁具是钢锁具。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可产生以下有 益效果:缩短更换冷装齿套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开始拆卸冷装齿套时的结构优选实施例。
图2为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把冷装齿套拆卸后的结构优选实施例。
图3为锁具的正视图的优选实施例。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锁片的正视图的优选实施例。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开始拆卸冷装齿套时的结构优选实施例,图2为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把冷装齿套拆卸后的结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包括拉杆(未示出)、锁具2、以及驱动件3。
请参照图1至图2,所述锁具2沿轴向开设有贯通的锁孔,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冷装齿套5的中心孔(未示出)后锁死在所述锁孔内,所述锁具2的外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径;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个把冷装齿套5从齿座4上拆卸下来的优选实施过程:首先将 拉杆的第二端穿过冷装齿套5的中心孔后,穿设进锁具2的锁孔内,将拉杆的第二端与锁孔固定,在拉杆的第一端连接驱动件3,驱动件3对拉杆产生拉力,促使拉杆朝远离冷装齿套5的方向运动,设置与拉杆第一端固定连接的锁具2紧贴在冷装齿套5的外表面,拉杆对锁具2施加的作用力,被锁具2转移至冷装齿套5上。在拉力足够大时,冷装齿套5可以从固定设置在滚筒上的齿座4上拔下。在齿座4上拔下冷装齿套5的过程中,齿座4保持较好的完整度,有利于齿座4的长久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了动用气焊切割冷装齿套5造成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在井下更换冷装齿套5的安全度。实践表明,当驱动件3对拉杆施加的拉力是600Bar时,冷装齿套5可以从齿座4上脱离,更换一个冷装齿套5仅需5-10分钟,大大节省了更换冷装齿套5的时间。
图3为锁具的正视图的优选实施例,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锁片的正视图的优选实施例,图6为图5的俯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6,优选地,所述锁孔22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冷装齿套5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的外轴面与所述锁孔22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锁片21,每个所述锁片21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冷装齿套5的方向逐渐变小。在拉杆穿设进锁孔22内时,在锁孔22的内壁上设至少两个锁片21,设置在锁孔22内的锁片21随着拉杆的第二端共同朝锁孔22中内径逐渐变小的一端延伸,锁片21中厚度较大的一端也逐渐进入锁孔22内。拉杆和锁孔22对锁片21的压紧力也越来越大,进而导致锁片21与拉杆和锁孔22的摩擦力也越来愈大,从而实现反向锁死的作用,使锁杆无法从锁孔22内拔出,从而可使拉杆带动锁具2共同驱动冷装齿套5从齿座4中分离出。拉杆的第二端还可以与锁孔22螺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锁片21上贴紧所述拉杆第二端的表面为内表面,所述锁片21上贴紧所述锁孔22的表面为外表面,所述锁片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防滑螺纹23。设置的防滑螺纹23可进一步地增加锁片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提高锁片21与拉杆和锁片21与锁孔22之间的摩擦力,维护拉杆与锁孔22之间的稳定 性。
更优选地,所述锁片21的数量是三个,三个所述锁片21在所述拉杆的轴面上均分排布。更为优选地,三个所述锁片21可以设置成圆心角均为120°,三个所述锁片21在锁孔22内环形排列。三个锁片21依次排列,增加了相邻锁片21之间的密实度,有利于提高拉杆、锁片21和锁孔22组成的锁止空间的紧密度。
较佳地,所述驱动件3是张拉泵,所述张拉泵包括张拉油缸和接头,所述接头的第一端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张拉油缸内,所述接头的第二端设置有夹持孔,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夹持孔内。张拉泵为液压机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施加给拉杆的拉力充足,且在使用过程安全可靠,有利于拆卸过程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头抵紧设置,所述垫块的第二端与齿座4抵紧设置,所述垫块开设有滑移通孔,所述拉杆穿设在所述滑移通孔内。垫片配合张拉泵共同使用,冷装齿套使张拉泵的拉力可以作用至冷装齿套5上,使张拉泵中的张拉油缸可以把垫块作为基点拉伸拉杆远离齿座4。
更为优选地,所述滑移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冷装齿套5的外径。冷装齿套5在从齿座4上拔出时,冷装齿套在拉杆上需要给冷装齿套5留出一定的移动空间,把滑移通孔设置成内径大于冷装齿套5的外径,有利于冷装齿套5在滑移通孔内进行滑移时畅行无阻。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拉杆可以是锚杆。把旧锚杆直接加工成拉杆可以有效利用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锚杆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加工成的拉杆同样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在拉杆的拉伸冷装齿套5从齿座4上脱离的过程中,有利于维持拉杆不受损伤。
较佳地,所述锁具2可以是钢锁具。钢锁具的强度和刚度均较好,可满足冷装齿套5在拆卸过程中的拉力要求,同时在较高的拉力下发生的形变较小,有利于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煤机滚筒冷装齿套拆卸装置,可缩短更换冷装齿套5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安全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