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109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蜗轮箱中的蜗轮、安装在蜗杆箱中的蜗杆及驱动机构,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蜗杆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箱与蜗轮箱侧面相邻并紧固连接;蜗轮箱为平面,蜗轮箱内部底面中心具有蜗轮座,蜗轮中心轴承套装在蜗轮座上,所述蜗轮同轴安装在蜗轮中心轴承上,蜗轮的上端面凸起形成2个反对称的螺旋面;蜗轮箱上端盖为置于蜗轮上方的环形盘体,蜗轮上端盖中心孔周围下凹形成球带面,在球带面上放置顶板;蜗轮箱上端盖侧面和蜗轮箱侧壁分别具有纵向滑槽及与滑槽匹配的滑块。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机的间隙调整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池极片生产方式为采用乳机乳制,随着电池行业的发展;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对电池极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高精度乳制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恒间隙乳机,是指极片原始厚度不同,但是乳后厚度相同,而且不同厚度的极片对应的乳制力大小不一样。为了保持乳机乳制过程中的恒间隙,一种如中国专利ZL200520122854.3中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乳机所用的间隙调整装置。此装置中主体部分为一丝杠,在丝杠上设置主楔体,与主楔体相适配设副楔体,主楔体与副楔体置于上、下轴承座之间,主楔体上端面与上轴承座接触,主楔体下端面与副楔体的适配楔面想接触,副楔体定位在下轴承座上,旋转丝杠使主楔体推进,主楔体下压副楔体,克服液压缸活塞杆向上的顶力,使下轴承座精微下移,使上、下乳辊之间的间隙精微加大。反之,采取相反的措施来减小上、下乳辊之间的间隙。但是我们发现,这种间隙调整装置只能对乳制精度要求不高的极片乳机进行调节,但是对电池极片乳制过程要求精度较高的乳制还不能满足。因此提供这一种结构简单,精度较高的,使用方便的电池极片乳机间隙调整装置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电池乳机间隙调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蜗轮箱中的蜗轮9.3、安装在蜗杆箱3中的蜗杆3.1及驱动机构,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蜗杆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8、减速器7和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箱与蜗轮箱侧面相邻并紧固连接;述蜗轮箱内部底面为平面,蜗轮箱底部中心具有蜗轮座,所述蜗轮座为底部具有轴肩的圆柱型凸台,所述蜗轮中心轴承套装在蜗轮座上,蜗轮座上端安装轴承挡圈9.4,轴承挡圈与轴肩共同对蜗轮中心轴承进行轴向定位;所述蜗轮同轴安装在蜗轮中心轴承上,蜗轮的底面为与蜗轮箱内部底面接触的平面,蜗轮的上端面凸起形成2个反对称的螺旋面,所述螺旋面的轴线与蜗轮同轴;所述蜗轮箱上端盖为置于蜗轮上方的环形盘体,蜗轮箱上端盖与蜗轮同轴,蜗轮箱上端盖的下端面具有与蜗轮上端面的螺旋面相配合的2个反对称螺旋面,蜗轮上端盖中心孔周围下凹形成球带面,在球带面上放置顶板,顶板的上表面为平面,顶板的下表面与球带面相配合;蜗轮箱上端盖侧面和蜗轮箱侧壁分别具有纵向滑槽及与滑槽匹配的滑块;当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时,蜗轮箱上端盖在螺旋面的作用下沿纵向滑槽运动。
[000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蜗杆箱两端分别安装前轴承与后轴承,蜗杆的前端分别安装在前轴承中,前轴承的端部由前轴承端盖I封闭,蜗杆的后端穿过后轴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后轴承外端部安装后轴承端盖4,后轴承端盖外端面与减速器支架接触,减速器安装在减速器支架5中,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
[000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蜗轮箱与蜗杆箱采用紧固螺栓进行相对固定连接。所述后轴承端盖与蜗杆箱和减速机支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减速机支架可通过螺栓与乳机牌坊紧固连接。
[000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蜗轮座底部的轴肩的锥度为111,1:5彡111彡1:1。
[000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蜗轮上端面的单个螺旋面相对于蜗轮端面最大高度为IudSh1SS,所述的单个螺旋面相对于蜗轮端面最小高度为h2,CXh2<5,蜗轮调节间隙的高度即hi_h2; lmmOi1-h2<5mm。
[0009]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带面所在球半径为r,300<r<500。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 ] I)蜗轮蜗杆传动比大,可以轻松地调节乳机的间隙;
[0012]2)蜗轮蜗杆传动比较平稳,当需要调节间隙时,可以使调节过程更加平稳,不易使乳机产生振动;
[0013]3)蜗轮蜗杆本身具有自锁性,将蜗杆的螺旋线升角设计为小于啮合面的当量摩擦角,便具有自锁性,从而可以使调节后的间隙保持一定,从而使乳机在恒间隙状态下工作时得到保障;
[0014]4)此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使调整精度大大提高。
[0015]5)采用顶板作为直接调整乳辊间隙的部件,并优选了蜗轮调节间隙的高度和球带面尺寸,优选的尺寸范围,可以改善整个装置的受力分布,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顶板与蜗轮箱上端板分离的设计方式便于作为易损件的顶板的更换,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蜗杆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蜗轮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不意图;
[0019]图中:1、前轴承端盖,3、蜗杆箱,3.1、蜗杆,4、后轴承端盖,5、减速器支架,6、联轴器,7、减速器,8、伺服电机,9.1、蜗轮座,9.2、轴承,9.3、蜗轮,9.4、轴承挡圈,9.5、蜗轮箱上端盖,9.6、顶板,9.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蜗轮箱中的蜗轮9.3、安装在蜗杆箱3中的蜗杆3.1及驱动机构,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蜗杆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8、减速器7和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箱与蜗轮箱侧面相邻并紧固连接;述蜗轮箱内部底面为平面,蜗轮箱底部中心具有蜗轮座,所述蜗轮座为底部具有轴肩的圆柱型凸台,所述蜗轮中心轴承套装在蜗轮座上,蜗轮座上端安装轴承挡圈9.4,轴承挡圈与轴肩共同对蜗轮中心轴承进行轴向定位;所述蜗轮同轴安装在蜗轮中心轴承上,蜗轮的底面为与蜗轮箱内部底面接触的平面,蜗轮的上端面凸起形成2个反对称的螺旋面,所述螺旋面的轴线与蜗轮同轴;所述蜗轮箱上端盖为置于蜗轮上方的环形盘体,蜗轮箱上端盖与蜗轮同轴,蜗轮箱上端盖的下端面具有与蜗轮上端面的螺旋面相配合的2个反对称螺旋面,蜗轮上端盖中心孔周围下凹形成球带面,在球带面上放置顶板,顶板的上表面为平面,顶板的下表面与球带面相配合;蜗轮箱上端盖侧面和蜗轮箱侧壁分别具有纵向滑槽9.7及与滑槽匹配的滑块;当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时,蜗轮箱上端盖在螺旋面的作用下沿纵向滑槽运动。
[0021 ]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中,蜗杆箱两端分别安装前轴承与后轴承,蜗杆的前端分别安装在前轴承中,前轴承的端部由前轴承端盖I封闭,蜗杆的后端穿过后轴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后轴承外端部安装后轴承端盖4,后轴承端盖外端面与减速器支架接触,减速器安装在减速器支架5中,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
[0023]蜗轮箱与蜗杆箱采用紧固螺栓进行相对固定连接。所述后轴承端盖与蜗杆箱和减速机支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减速机支架可通过螺栓与乳机牌坊紧固连接。
[0024]蜗轮座底部的轴肩的锥度为m,l:5彡πι<1:1
[0025]所述的蜗轮上端面的单个螺旋面相对于蜗轮端面最大高度为IudSh1SSt3
[0026]所述的单个螺旋面相对于蜗轮端面最小高度为h2,0<h2<5,蜗轮调节间隙的高度即 hi_h2 ; lmm^;h1-h2^i 5mm
[0027]所述的球带面所在球半径为r,300<r<500。
[0028]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的蜗杆箱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蜗轮箱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调隙操作方法为:
[0030]当乳机系统检测到需要调整乳机两辊之间的间隙时,通过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出需要调整的大小,通过计算得出蜗轮上端面所需要升高或下降的高度,通过蜗杆、减速器、伺服电机最后计算出调整乳机间隙所需要供给伺服电机的脉冲个数,从而通过给伺服电机脉冲,达到乳机间隙的调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蜗轮箱中的蜗轮、安装在蜗杆箱中的蜗杆及驱动机构,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蜗杆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箱与蜗轮箱侧面相邻并紧固连接;蜗轮箱为平面,蜗轮箱内部底面中心具有蜗轮座,所述蜗轮座为底部具有轴肩的圆柱型凸台,蜗轮中心轴承套装在蜗轮座上,蜗轮座上端安装轴承挡圈,轴承挡圈与轴肩共同对蜗轮中心轴承进行轴向定位;所述蜗轮同轴安装在蜗轮中心轴承上,蜗轮的底面为与蜗轮箱内部底面接触的平面,蜗轮的上端面凸起形成2个反对称的螺旋面,所述螺旋面的轴线与蜗轮同轴;蜗轮箱上端盖为置于蜗轮上方的环形盘体,蜗轮箱上端盖与蜗轮同轴,蜗轮箱上端盖的下端面具有与蜗轮上端面的螺旋面相配合的2个反对称螺旋面,蜗轮上端盖中心孔周围下凹形成球带面,在球带面上放置顶板,顶板的上表面为平面,顶板的下表面与球带面相配合;蜗轮箱上端盖侧面和蜗轮箱侧壁分别具有纵向滑槽及与滑槽匹配的滑块;当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时,蜗轮箱上端盖在螺旋面的作用下沿纵向滑槽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蜗杆箱两端分别安装前轴承与后轴承,蜗杆的前端分别安装在前轴承中,前轴承的端部由前轴承端盖封闭,蜗杆的后端穿过后轴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后轴承外端部安装后轴承端盖,后轴承端盖外端面与减速器支架接触,减速器安装在减速器支架中,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蜗轮座底部的轴肩的锥度为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蜗轮上端面的单个螺旋面相对于蜗轮端面最大高度为IudSh1SS,所述的单个螺旋面相对于蜗轮端面最小高度为h2,(Xh2<5,lmmOi1-h2<5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乳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带面所在球半径为r,300<r<500。
【文档编号】H01M4/04GK205701863SQ20162055512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7日
【发明人】肖艳军, 王昭, 张宗华, 祁长军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