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8461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焊接定位工具,具体涉及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隧洞施工中钢拱架的加工,其中拱架连接钢板焊接数量大,且连接钢板焊接位置要求精确,否则在拱架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连接钢板螺栓孔错位的现象,从而对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目前没有用来对连接钢板焊接进行定位的专用工具。

比如我国境内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其总干渠输水隧洞总长度为90580m,平均拱架间距为60cm-80cm,共计加工拱架约150966榀。所需要连接钢板加工数量巨大,按照直接对连接钢板进行焊接,效率低且焊接质量差,工程进度及质量将直接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施工工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定位工具,其作为一种简易辅助工具,能够提高钢拱架连接钢板的焊接质量及焊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定位工具,包括卡接在隧洞钢拱架上的型钢定位件,型钢定位件包含一沿隧洞钢拱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持部,由卡持部上表面向外倾斜延伸的至少一横梁部,每一横梁部的端部设有一竖向设置的套筒,套筒内设有一连接钢板定位件,所述套筒外壁设有定位锁,所述定位锁由所述套筒外壁穿入所述套筒内并抵接所述连接钢板定位件,所述连接钢板定位件的下端为一横向设置的插锁,连接钢板上设有多个高度不同的定位孔,插锁配合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部包含一平面板以及由平面板的两侧向下竖向延伸的壁板,平面板和两壁板围城一定位卡槽,隧洞钢拱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部采用5mm厚的钢板焊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板的上表面设有一手柄,方便施工过程中移动定位工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钢板定位件采用直径为16mm的圆钢焊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可满足连接钢板快速定位功能,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及工作效率,减少了连接钢板的损耗,为配合工程进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本实用工具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定位工具与隧洞钢拱架、及连接钢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其中:1-型钢定位件;2-连接钢板定位件;3-定位锁;4-手柄;5-插锁;6-工字钢;7-连接钢板;8-定位孔;11-卡持部;12-横梁部;13-套筒;111-平面板;112-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定位工具,用以将隧洞钢拱架和连接钢板焊接在一起。隧洞钢拱架可以是工字钢6或者T型钢等。本实施例以工字钢6为例进行介绍。

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卡接在工字钢6上的型钢定位件1,型钢定位件1包含一沿工字钢6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持部11,由卡持部11上表面向外倾斜延伸的至少一横梁部12,每一横梁部12的端部设有一竖向设置的套筒13,套筒13内设有一由直径16mm的圆钢焊制而成的连接钢板定位件2。所述套筒13外壁设有定位锁3,用以定位连接钢板定位件2,防止连接钢板定位件2从套筒13内滑出。所述定位锁3由所述套筒13外壁穿入所述套筒13内并抵接所述连接钢板定位件2,拧动所述定位锁3可以上下调节连接钢板定位件2。

所述卡持部11采用5mm厚的钢板焊制而成,槽口宽度根据不同型号工字钢6的腿宽设置。它包含一平面板111以及由平面板111的两侧向下竖向延伸的壁板112,平面板111和两壁板112围城一定位卡槽,工字钢6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内。所述平面板111的上表面设有一手柄4,方便施工使用。

所述连接钢板定位件2的下端为一横向设置的插锁5,连接钢板7上设有多个高度不同的定位孔8,插锁5配合定位孔8。根据需要,连接钢板定位件2的插锁5可配合于不同高度的定位孔8,对连接钢板7位置进行上下调节,调节好之后通过定位锁3对连接钢板定位件2的插锁5进行锁死,防止插锁5位置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型钢定位件1沿隧洞钢拱架纵向方向卡位,并将连接钢板7安装在连接钢板定位件2上,通过插锁5对连接钢板定位件2位置进行上下调节,调节好之后通过定位锁3对连接钢板定位件2的插锁5进行锁死,防止插锁5的位置滑动。调节好的连接钢板7焊接定位工具,只需安装连接钢板7后,利用型钢定位件1沿隧洞钢拱架纵向进行定位,便可直接对连接钢板7进行焊接且保证每次焊接位置相同,有效保证了连接钢板7焊接位置的准确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