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953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带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



背景技术:

在铝板带的压延和精整设备上要对铝卷进行开卷和卷取,较常用的开卷和卷取设备是胀缩卷筒式开卷(卷取)机;为满足工艺需要,铝板带通常卷在钢套筒上(称为铝卷),类似于家用厕所纸(厕纸卷在空心硬纸筒上),若要对铝板带加工则要将其从套筒上放开(放开的过程叫做开卷),加工完后还要将其重新卷起来(该过程叫做卷取)。胀缩卷筒式开卷和卷取设备是用外径可以改变的长圆柱形卷筒穿过铝卷的空心钢套筒并使卷筒外径胀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铝卷钢套筒紧箍在卷筒上,若要去掉铝卷只需将卷筒外径收缩即可使套筒拿下,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所述的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包括有设置在套筒左右两端的锥头;所述的锥头安装在所对应的锥头箱上,并在液压缸的作用下随所述的锥头箱相对所述的套筒移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的锥头箱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的锥头旋转的动力源,使与动力源连接的锥头箱、锥头构成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的主动机构;在另一个所述锥头箱的外侧设置有用以使锥头固定的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与刹车装置连接的锥头箱、锥头构成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的从动机构;所述的锥头为由远套筒端向近套筒端渐缩径的锥台体;所述锥头的外圆锥面上具有多个沿其外圆锥面均布的辊子,多个辊子所构成的锥面与套筒两侧的内锥面相吻配;所述锥头较大直径一端的外锥面上设置有舌头;所述的舌头为可沿外锥面轴向移动的结构;对应所述的舌头在套筒的两端壁面上具有能够与其配合的卡口。

所述的舌头通过弹簧机构安装在所述的锥头上;所述弹簧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的舌头接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锥头上。

所述的舌头通过铰接轴铰接在锥头较大直径一端的外锥面上,并在所述的锥头上设置有用以驱动舌头绕所述的铰接轴转动的弹簧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锥头与套筒之间采用凸凹扣合的卡扣自锁式结构,使锥头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左右移动、并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旋转,从而使锥头插入或拔出所述的套筒,并通过舌头与卡口的嵌合使锥头与套筒固联,具有机械结构简单、轻巧的特点,上卸铝卷可从机列线方向进行,节省机列操作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头与套筒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头与套筒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头与套筒为完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舌头的滑动式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舌头的铰接式结构。

图中:1、刹车装置,2、液压缸,3、锥头箱,4、锥头,5、套筒,6、动力源,7、辊子,8、舌头,9、卡口,10、弹簧机构,11、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所述的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包括有设置在套筒左右两端的锥头4;所述的锥头4安装在所对应的锥头箱3上,并在液压缸2的作用下随所述的锥头箱3相对所述的套筒5移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的锥头箱3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的锥头旋转的动力源6,使与动力源6连接的锥头箱3、锥头4构成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的主动机构;在另一个所述锥头箱的外侧设置有刹车装置1;所述的刹车装置、与刹车装置连接的锥头箱、锥头构成卡口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的从动机构;结合图2,所述的锥头4为由远套筒端向近套筒端渐缩径的锥台体;所述锥头4的外圆面上具有多个沿其外圆面均布的辊子7,所述锥头较大直径一端的外锥面上设置有舌头8;所述的舌头8为可沿外锥面轴向移动的结构;对应所述的舌头8在套筒的两端壁面上具有可与其配合的卡口9;在需要对套筒进行卡紧时,所述的套筒5安装到位,由刹车装置1将与刹车装置连接的锥头4固定;位于套筒两侧的液压缸2驱动所对应的锥头箱3、锥头4相向动作,使套筒5两侧的锥头插入套筒的两端;然后在动力源6的作用下,带动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旋转、并通过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将扭矩传递给所述的套筒,使所述的套筒相对两个所述的锥头旋转,从而使锥头上所述的舌头与套筒上所对应的卡口结合、使所述的套筒与锥头连接为一体,由动力源带动整个自锁式双锥头开卷机、卷取机动作完成卷取动作,或,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位于套筒两侧的锥头背向所述的套筒动作,使锥头上所述的舌头与套筒上所对应的卡口分离、使所述的套筒与锥头分离。

结合图6,所述的舌头6通过弹簧机构10安装在所述的锥头4上;所述弹簧机构6的一端与所述的舌头6接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锥头上,用以向舌头提供回弹力以使舌头在对准套筒卡口时迅速被弹入卡口;弹簧机构10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结合图7,所述的舌头6通过铰接轴11铰接在锥头较大直径一端的外锥面上,并在所述的锥头上设置有用以驱动舌头绕所述的铰接轴转动的弹簧机构10,用以向舌头提供回弹力以使舌头在对准套筒卡口时迅速被弹入卡口。弹簧机构10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如图3、图4、图5所示,使锥头上所述的舌头与套筒上所对应的卡口结合、使所述的套筒与锥头连接为一体的工作状态有三种;

一、在动力源6的作用下,带动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旋转、并通过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将扭矩传递给所述的套筒,使所述的套筒相对两个所述的锥头旋转,首先动力侧一端的锥头通过舌头与套筒上所对应的卡口结合,使动力侧的锥头与套筒扣合、卡紧;然后继续带动套筒旋转,套筒上的另一个卡扣与从动侧锥头上的舌头再结合;

二、 在动力源6的作用下,带动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旋转、并通过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将扭矩传递给所述的套筒,使所述的套筒相对两个所述的锥头旋转,首先从动侧一端的锥头通过舌头与套筒上所对应的卡口结合,使从动侧的锥头与套筒扣合、卡紧;然后套筒与从动侧锥头卡紧为一体在刹车装置的作用下使从动侧锥头和套筒静止不转,此时主动侧锥头在动力源的驱动下继续相对于套筒旋转直到该侧锥头上的舌头与套筒上的卡口扣合;

三、在动力源6的作用下,带动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旋转、并通过与动力源连接的所述锥头将扭矩传递给所述的套筒,主动侧、从动侧的锥头同时与套筒卡紧。

正常工作时,套筒5要和锥头4正确接触,如图3所示,为了满足正确接触,利用套筒5的内锥面与锥头4上呈圆锥状环形排列的辊子7来实现;通过套筒5左右两端的液压缸2的相向推动,使两端的锥头4顶进套筒5的内锥面内;在实际正常生产中是要通过动力源6驱动套筒5转动的,若只是单纯的使两侧的锥头4顶进套筒5是无法传递扭矩的,如图5所示,在错位图的状态下,动力源6只能驱动锥头4旋转,由于铝卷的质量很大且锥头4和套筒5之间是通过可自由旋转的辊子7接触,所以不易随同锥头4一起转动,因此需要舌头与卡口将锥头4和套筒5锁止为一体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在锥头4上的舌头6插入套筒5上自带的卡口8的方式实现锥头4与套筒5的锁止;在错位图所示状态下,舌头6被套筒5的边缘顶向一侧,在锥头4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舌头6必然会转到卡口8的位置,一旦到位,舌头6伸入卡口8内并实现锁止,扭矩就可由锥头4传递给套筒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