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7297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工具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使用操纵机钳口夹持大型圆盘类锻件时所采用的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自由锻操纵机所普遍配置的钳口垫是一种夹持面中间部分为V型角斜面的钳口垫。由于自由锻产品规格、形状等差异较大,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1、有效夹持范围较小,在锻造一端为超大圆盘结构锻件(如大型风机主轴锻件,法兰直径大于Φ1800mm,厚度小于300mm)时,钳口无法有效夹持,锻造过程中常出现滑动、摆动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锻件根本无法加持;

2、为了保证操纵机能够稳定可靠的夹持工件,目前常用办法是根据产品规格、形状不同而更换不同的钳口垫,甚至更换不同规格的钳臂。为此需要制备更多的辅助工具,而且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辅助工具,造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周期延长、燃动消耗增大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有效夹持范围较小、生产效率降低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夹持矩形类锻件、小圆截面(Ø350mm~Ø1600mm)棒类锻件和一端为超大圆盘类(直径>Ø1800mm,厚度<300mm)锻件且保证锻造过程安全可靠性好、效率高的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自由锻操纵及夹持钳口垫装置,包括法兰槽、V型槽及U型面,该装置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组V型槽,所述法兰槽设置在U型面和两组V型槽中间,所述法兰槽分别与U型面和V型槽台阶过渡;所述U型面有两个U型平面,两个U型平面分别与法兰槽、V型槽圆弧过渡连接。

两组所述V型槽有四个斜面,其中两个斜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另外两个斜面在同一平面上,钳口垫前端分布两个斜面,钳口垫后端分布两个斜面。

2个所述U型平面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对称分布在两侧。

所述法兰槽、V型槽分别与U型面之间圆弧过渡,过渡圆角半径分别为R50、R100。

所述法兰槽分布在所述装置中央,法兰槽圆弧面半径R900~R950,长度280~320mm,法兰槽与V型槽、U型面的过渡区采用台阶设计,台阶之间高度差值在0~4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同一种自由锻操纵机加持钳口垫装置实现了矩形类锻件、较小圆截面类锻件、一端为超大圆盘类锻件三种不同类型锻件的稳定夹持锻造,同时减少工具工装的制备,减少工装的更换次数,能保证锻造高效安全的进行,节约生产成本。

利用法兰槽、V型槽、U型面三种不同用途夹持面的特殊结构组合,操纵机在锻造生产过程中既能够加持矩形类锻件,又能够加持较小圆截面(350mm<直径<1600mm)棒类锻件,同时还可以加持一端面为超大圆盘类(如2MW风机轴一端的大法兰,直径大于1800mm,厚度小于300mm)的锻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夹持矩形类锻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夹持较小圆截面棒类锻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夹持一端为超大圆盘类锻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自由锻操纵机夹持钳口垫装置夹持一端为超大圆盘类锻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注为:1、第一U型平面;2、第一V型槽面;3、第二V型槽面;4、第二U型平面;5、第三V型槽面;6、第四V型槽面;7、第一法兰槽面;8、第二法兰槽面;9、定位销孔;10、支撑面;11、矩形类锻件;12、较小圆截面(350mm<直径<1600mm)棒类锻件;13、法兰盘(超大圆盘类,直径大于1800mm,厚度小于300mm)。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用途自由锻操纵及夹持钳口垫装置,如图1、2、3、4所示,包括法兰槽、V型槽及U型面,该装置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组V型槽,所述法兰槽设置在U型面和两组V型槽中间,所述法兰槽分别与U型面和V型槽台阶过渡;所述U型面有两个U型平面,两个U型平面分别与法兰槽、V型槽圆弧过渡连接。

其中一组V型槽包括第一V型槽面2和第二V型槽面3,另一组V型槽包括第三V型槽面5和第四V型槽面6;所述法兰槽包括第一法兰槽面7和第二法兰槽面8。其中第一V型槽面2和第三V型槽面5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宽度之和260~290mm,第二V型槽面3和第四V型槽面6在同一平面上且宽度之和260~290mm;钳口垫前端分布第三V型槽面5和第四V型槽面6,钳口垫后端分布第一V型槽面2和第二V型槽面3;第三V型槽面5和第四V型槽面6之间夹角140~160度第一V型槽面2和第二V型槽面3之间夹角140~160度。

第一U型平面1与第二U型平面4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对称分布在两侧。

所述法兰槽、V型槽分别与U型面之间圆弧过渡,过渡圆角半径分别为R50、R100。

所述法兰槽分布在所述装置中央,法兰槽圆弧面半径R900~R950,宽度280~320mm,法兰槽与V型槽、U型面的过渡区采用台阶设计,台阶之间高度差值在0~40mm之间。

在锻造生产进行时,将该装置通过在定位销孔9安装连接销与操纵机钳臂装配,操纵机通过液压缸往复运动调整钳臂开合,钳臂通过支撑面10将压力传递至钳口垫,钳口垫利用法兰槽、V型槽、U型面三种不同用途夹持面的特殊结构组合,将夹持力传递到锻件上,保证操纵机在锻造生产过程中既能够如图5所示利用U型面夹持矩形类锻件11,又能够如图6所示利用V型槽夹持较小圆截面(350mm<直径<1600mm)棒类锻件12,同时还可以如图8所示利用法兰槽夹持一端面为法兰盘(超大圆盘类,直径大于1800mm,厚度小于300mm)13的锻件。法兰槽分别与两组V型槽和U型面台阶过渡,在锻造夹持一端面为超大圆盘类的锻件时台阶起到夹持固定锻件的作用,使锻件稳定夹持锻造。

图5显示了在锻造过程中采用U型面加持模块两平行面进行锻造的夹持原理。

图6显示了在锻造过程中采用V型槽加持圆钢等棒材的圆弧表面进行锻造的夹持原理。

图7和图8显示了在锻造过程中采用法兰槽加持风机主轴的大法兰进行锻造的夹持原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