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206阅读:1314来源:国知局
线材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送线、定长裁切、线材弯折及线材定位的线材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线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线材的处理大多数厂商采用人工处理,这种生产方式的缺点在于人工劳动强度大,用人多,产量低,品质不稳定,也有少量厂商采用自动化机器生产,产能高,品质稳定,劳动强度小,适用大多数线缆生产,可满足大批量的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线材处理设备。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材处理设备,其包括一支架、设于支架上的一送线机构、一裁切机构、一弯折机构及一定位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左右间隔开的两个上传动轮、左右间隔开的两个下传动轮、用以驱动上传动轮与下传动轮同时旋转的一伺服电机、张紧在该两上传动轮的一上皮带、及张紧在该两下传动轮的一下皮带,所述上皮带与下皮带上下相对,用以夹持线材并利用摩擦力把线材传送至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裁切气缸及在裁切气缸驱动下能够上下合拢与张开的上刀具与下刀具,所述弯折机构包括一夹抓气缸、被夹持气缸驱动张开与合拢的夹抓臂、一旋转气缸及一定位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能够驱动夹抓臂以一预定半径旋转,直至把线材弯折成U形,所述定位气缸能够驱动夹抓臂带动裁切后的U形线材向下移动,把线材传送至定位机构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一主动轮、两个同步转向齿轮及一皮带,所述伺服电机能够直接驱动主动轮旋转,所述两个转向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皮带张紧在主动轮与其中一转向齿轮上,该其中一转向齿轮能够驱动该两个上传动轮与另一转向齿轮旋转,该另一转向齿轮能够驱动两个下传动轮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一连接块、一上活动块、一下活动块、一上固定块、一下固定块、一左驱动块、一右驱动块、固定于支架上的一齿轮,连接块连接在裁切气缸与上活动块之间,用以驱动上活动块上下移动,所述上固定块与左驱动块固定于上活动块上,所述上刀具固定于上固定块上,所述下固定块与右驱动块固定于下活动块上,所述下刀具固定于下固定块上,所述左驱动块与右驱动块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垂直排列的锯齿,与齿轮啮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马达、左右间隔开的两齿轮、张紧在该两齿轮上的链条、定位在链条上并且随链条平移的定位板、安装于定位板上用以定位线材的定位组件及作用于定位组件的顶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于定位板上的一基座、两夹持工件及弹簧,所述基座包括前端壁、后端壁、左侧壁、右侧壁及形成在前端壁、后端壁、左侧壁、右侧壁之间的收容空间,所述夹持工件与弹簧收容于收容空间,弹簧抵压在夹持工件与左端壁、左端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设有一中间壁,所述中间壁连接前端壁与后端壁,把收容空间分隔为两个收容空间,所述夹持工件与弹簧收容于对应收容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壁与后端壁的顶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向下延伸至中间壁,两夹持工件之间具有收容线材的收容槽,与凹口前后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壁与后端壁的底部设有供顶推组件进入收容空间的缺口,两夹持工件前端具有与缺口对齐的倾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推组件包括一顶推气缸、一杠杆、一固定于支架上的一定位杆、一支撑块及前后滑设于支撑块上的一滑块,所述杠杆包括位于上端的上枢接部、位于下端的下枢接部及介于上枢接部与下枢接部之间的一内枢接部,所述上枢接部与滑块枢接在一起,下枢接部与顶推气缸枢接在一起,内枢接部枢接在定位杆上,所述滑块具有穿过定位组件基座的缺口后顶推夹持工件倾斜面的顶推尖部,用以顶推两夹持工件张开。

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各机构配合紧凑,自动化运行,节省成本;适用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处理的线材一致性高,保证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送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裁切机构与弯折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定位机构的顶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定位机构的定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定位机构的定位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100包括一支架10、一送线机构20、一裁切机构30、一弯折机构40及一定位机构50。

送线机构20包括一伺服电机21、一个主动轮22、两个同步转向齿轮23、一皮带24、左右间隔开的两个上传动轮25、张紧在该两上传动轮25的一上皮带26、左右间隔开的两个下传动轮27及张紧在该两下传动轮27的一下皮带28。

皮带24张紧在主动轮22与其中一转向齿轮23上,工作时,伺服电机21驱动主动轮22旋转,接着,主动轮22通过皮带24驱动其中一转向齿轮23转动,该其中一转向齿轮23驱动两个上传动轮25与另一转向齿轮23旋转,该另一转向齿轮23驱动两个下传动轮27旋转,线材200夹持在上皮带26与下皮带28之间,利用摩擦力,朝同步方向移动,实现送线的目的。

裁切机构30包括一裁切气缸31、一连接块32、一上活动块331、一下活动块332、一上固定块341、一下固定块342、一上刀具351、一下刀具352、一左驱动块361、一右驱动块362、固定于支架10上的一齿轮37。

连接块32连接在裁切气缸31与上活动块331之间,用以驱动上活动块331上下移动,上固定块341与左驱动块361固定于上活动块331上,上刀具351固定于上固定块341上,四者可以同时上下移动。

下固定块342与右驱动块362固定于下活动块332上,下刀具352固定于下固定块342上,四者可以同时上下移动,下刀具352与上刀具351对齐,在合拢时可裁切线材200。

左驱动块361与右驱动块36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垂直排列的锯齿,与齿轮37啮合在一起,工作时,左驱动块361上下移动时,驱动齿轮37旋转,而齿轮37驱动右驱动块362,促使上刀具351与下刀具352合拢或张开。

弯折机构40包括夹抓气缸41、夹抓臂42、旋转气缸43及定位气缸44,夹抓气缸41用来驱动夹抓臂42张开后合拢,把线材200夹抓住,旋转气缸43驱动夹抓臂42以一预定半径旋转,直至把线材200弯折成U形。线材200被裁切后,定位气缸44驱动夹抓臂42带动向下移动,把裁切后的U形线材200送至定位机构50进行定位。

定位机构50包括一马达511、左右间隔开的两齿轮512、张紧在该两齿轮51上的链条52、定位在链条52上并且随链条52平移的定位板53、安装于定位板53上的定位组件54及作用于定位组件54的顶推组件55。

定位组件54包括一基座541、两夹持工件542及弹簧543,基座541包括前端壁5411、后端壁5412、左侧壁5413、右侧壁5414及形成在前端壁5411、后端壁5412、左侧壁5413、右侧壁5414之间的收容空间5415,一中间壁5416连接前端壁5411与后端壁5412,把收容空间5415分隔为两个收容空间,两夹持工件542与弹簧543收容于对应收容空间5415内,弹簧543抵压在夹持工件542与左侧壁5413、右侧壁5414之间。前端壁5411、后端壁5412的顶部设有凹口5417,底部设有缺口5418,凹口5417向下延伸至中间壁5416,线材200向下放置于凹口5417后,可以被中间壁5416支撑。两夹持工件542之间具有收容线材200的收容槽5421,与凹口5417前后对齐。两夹持工件542前端具有与缺口5418对齐的倾斜面5422。

顶推组件55包括一顶推气缸551、一杠杆552、一固定于支架10上的一定位杆553、一支撑块554及前后滑设于支撑块554上的一滑块555,杠杆552包括位于上端的上枢接部5521、位于下端的下枢接部5522及介于上枢接部5521与下枢接部5522之间的一内枢接部5523,上枢接部5521与滑块555枢接在一起,下枢接部5522与顶推气缸551枢接在一起,内枢接部5523枢接在定位杆553上。利用杠杆原理,顶推气缸551推动下枢接部5522前后移动时,促使滑块555也前后移动,滑块555具有顶推尖部5550,顶推尖部5550向前穿过定位组件54基座541的缺口5418后,顶推夹持工件542倾斜面5422,促使夹持工件542克服弹簧543弹力后张开,直至线材200放入后,滑块455返回,夹持工件542在弹簧543的弹力下合拢,实现了线材200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100工作时,首先,送线机构20把线材200输送至裁切机构30位置出,其次,弯折机构40夹持住线材200,向前拖动后,把线材200弯折为U形,接着,裁切机构30把线材200裁断,然后,把裁切后的线材200向下移动至定位机构50,最后,定位机构50把线材200传输至后续工站进行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线材处理设备100各机构配合紧凑,自动化运行,节省成本;适用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所处理的线材200一致性高,保证了产品品质。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