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线轴承割内槽外槽机。
背景技术:
当前,在对直线轴承外圈的开槽加工过程中,由于外圆表面已经加工成型,夹持时既光滑又不能有压痕,难以实现可靠的夹持,没有专门的设备对内槽外槽进行有效的打磨,使得直线轴承外圈内槽及外槽的光洁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直线轴承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轴承割内槽外槽机,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有效实现直线轴承外圈内槽外槽的切割打磨,影响轴承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轴承割内槽外槽机,包括顶铁安装座,顶铁安装座中的转轴前端安装有顶铁头,顶铁头的轴肩外端直筒段套装有待加工的直线轴承外圈;顶铁安装座中的转轴后端安装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连接;
平行顶铁安装座的转轴设置有离合液缸,离合液缸的活塞杆与离合杆一端铰接,离合杆中部卡圈与顶铁安装座的转轴卡接,离合杆另一端与离合杆转轴铰接;
顶铁头的纵向外端设置有纵向刀座,纵向刀座前端安装有内槽刮刀,纵向刀座后端与纵向液缸的活塞杆铰接,纵向刀座后端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光杆,两个光杆平行设置在纵向液缸的活塞杆两边,两个光杆滑动套装在纵向固定座中,纵向液缸的缸体固定在纵向固定座上;
垂直顶铁头轴线的横向设置有横向液缸,横向液缸的活塞杆前端安装有外槽刮刀;
纵向液缸、离合液缸、横向液缸均通过各自的电磁阀与液压机构连接,所有的电磁阀及电动机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轴承割内槽外槽机,其特征还包括:
所述的顶铁头的轴肩外径大于直线轴承外圈的内径且小于直线轴承外圈的外径,顶铁头的轴肩外端直筒段外径小于直线轴承外圈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夹持可靠,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槽刮刀,2、纵向刀座,3、光杆,4、纵向液缸,5、顶铁安装座,6、顶铁头,7、直线轴承外圈,8、离合液缸,9、横向液缸,10、外槽刮刀,11、电动机,12、主动轮,13、传动带,14、离合杆转轴,15、从动轮,16、离合杆,17、纵向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包括顶铁安装座5,顶铁安装座5中的转轴前端安装有顶铁头6,实际加工过程中,顶铁头6的轴肩外端直筒段套装有待加工的直线轴承外圈7,顶铁头6的轴肩外径大于直线轴承外圈7的内径且小于直线轴承外圈7的外径,顶铁头6的轴肩外端直筒段外径小于直线轴承外圈7的内径;顶铁安装座5中的转轴后端安装有从动轮15,从动轮15通过传动带13与电动机11输出轴上的主动轮12连接;平行顶铁安装座5的转轴设置有离合液缸8,离合液缸8的活塞杆与离合杆16一端铰接,离合杆16中部卡圈与顶铁安装座5的转轴卡接,离合杆16另一端与离合杆转轴14铰接;离合杆16的摆动实现顶铁安装座5中转轴的前后移动,即实现直线轴承外圈7的进给深度;
顶铁头6的纵向外端设置有纵向刀座2,纵向刀座2前端安装有内槽刮刀1,纵向刀座2后端与纵向液缸4的活塞杆铰接,纵向刀座2后端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光杆3,两个光杆3平行设置在纵向液缸4的活塞杆两边,两个光杆3滑动套装在纵向固定座17(滑孔)中,纵向液缸4的缸体固定在纵向固定座17上;两个光杆3保证了纵向刀座2的平稳移动,纵向液缸4的活塞杆伸缩带动顶铁头6前后移动,实现内槽刮刀1的进给;
垂直顶铁头6轴线的横向设置有横向液缸9,横向液缸9的活塞杆前端安装有外槽刮刀10,用于磨削直线轴承外圈7的外槽;
纵向液缸4、离合液缸8、横向液缸9均通过各自的电磁阀与液压机构连接,所有的电磁阀及电动机11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图1中没有显示所有的电磁阀、液压机构和中央控制器)。
中央控制器按照预定的程序控制各个电磁阀动作,控制纵向液缸4、离合液缸8、横向液缸9相应伸缩,实现内槽刮刀1、顶铁头6、外槽刮刀10的进给,共同配合实现直线轴承外圈7内槽外槽的磨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纵向液缸4、离合液缸8、横向液缸9均处于收缩状态,顶铁头6与内槽刮刀1间隔最大,在顶铁头6上套装待加工的直线轴承外圈7,外槽刮刀10与直线轴承外圈7具有预定的间隔;
启动总开关,电动机11通过各个传动部件带动直线轴承外圈7转动,横向液缸9活塞杆伸张使得外槽刮刀10与直线轴承外圈7外圆接触,切割外槽;纵向液缸4活塞杆伸张使得内槽刮刀1伸进直线轴承外圈7内圆切割内槽,与此同时,离合液缸8活塞杆伸张使得直线轴承外圈7向右进给;
当横向液缸9、纵向液缸4、离合液缸8的伸张长度达到预定位置后,各自转为活塞杆收缩,外槽刮刀10与直线轴承外圈7外圆脱离、内槽刮刀1与直线轴承外圈7内圆脱离,直线轴承外圈7与内槽刮刀1间隔达到最大,完成直线轴承外圈7一端内槽和外槽的同时加工;
将一端加工好的直线轴承外圈7在顶铁头6上换边,将没有加工的一端朝向内槽刮刀1,重新在顶铁头6上套装好直线轴承外圈7,按照上述的步骤重新循环,完成另一端内槽和外槽的同时加工,即完成一个产品两端内槽和外槽的完整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