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浮刀镗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262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双浮刀镗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浮刀镗头。



背景技术:

通常精镗深孔时,采用图3所示的普通镗头,镗头体前端有镗刀槽1、螺纹孔15,中部有浮刀槽一6、键槽11-1,后端有接头9。镗头内镗刀冷却斜油孔2与偏心油孔13相通,主油孔10接深孔钻镗床镗杆,将部分冷却液引至浮刀冷却斜油孔一8,浮刀冷却斜油孔一8对着浮刀槽一6、冷却浮刀刀体一7(图2)。接头9通过深孔钻镗床的镗杆与钻杆箱相连,将冷却液通过主油孔10输送到浮刀冷却斜油孔一8和偏心油孔13中。键槽11-1长200mm,宽24mm。用普通镗头镗孔时,因其只有一个浮刀槽,一浮刀冷却斜油孔,镗至4000mm左右时,浮刀切削刃就磨损了,需要退刀,修磨浮刀刃口,调整尺寸;从孔口部重新对刀,更换支撑木键,重新磨木键嵌入内孔,支撑镗杆。镗杆的轴向走刀量比较小,镗杆一退一进,重新对刀,磨木键,操作者还要重新修磨浮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强,能保证内孔精度,提高精镗孔加工效率的双浮刀镗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法为,双浮刀镗头,镗头体前端有镗刀槽、螺纹孔,中部有浮刀槽一、键槽,后端有接头;镗头内镗刀冷却斜油孔与偏心油孔相通,主油孔一端接深孔钻镗床镗杆,另一端接浮刀冷却斜油孔一,浮刀冷却斜油孔一对着浮刀槽一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在浮刀槽一前设有浮刀槽二,对着浮刀槽二的位置设有浮刀冷却斜油孔二,主油孔再连通偏心油孔、连接油孔和浮刀冷却斜油孔二,浮刀槽二的方向与浮刀槽一的方向一致;浮刀刀体一、浮刀刀体二分别嵌入浮刀槽一、浮刀槽二中,两把浮刀切削刃均与机床主轴中心高等高。

本实用新型比普通镗头增加一个浮刀槽、一斜油孔及一连接油孔,连接油孔将偏心油孔中的冷却液引至新增的浮刀斜油孔,冷却新增浮刀槽中的浮刀,加长加宽木键槽,嵌入更长、更宽的支撑木键。采用本实用新型镗孔,不改变内孔直线度,镗孔效率高,可保证内孔表面粗糙度和尺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灵活性强,能够有效地控制镗孔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浮刀镗头装夹浮刀示意图,

图3为普通镗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3,本实用新型的镗头体前端有镗刀槽1、螺纹孔15,中部有浮刀槽一6、键槽11-2,后端有接头9。镗头内镗刀冷却斜油孔2与偏心油孔13相通,主油孔一端10接深孔钻镗床镗杆,另一端接浮刀冷却斜油孔一,将部分冷却液引至浮刀冷却斜油孔一8,浮刀冷却斜油孔一8对着浮刀槽一6,冷却嵌入浮刀槽一中的浮刀刀体一7。在浮刀槽一6前设有浮刀槽二3、浮刀冷却斜油孔二5。主油孔10再连通偏心油孔13、连接油孔14、浮刀冷却斜油孔二5,冷却嵌入浮刀槽二中的浮刀刀体二4。为减少冷却液的流失和高压油的泄漏,连接油孔14通向镗头外部的一端用螺钉封堵。浮刀槽二3的方向与浮刀槽一6的方向一致,安在浮刀槽中的两把浮刀切削刃均与机床主轴中心高等高。

本实用新型的键槽11-2相对于普通镗头的键槽11-1,键槽长增加了100mm,宽增加了6mm,键槽11-2长300mm,宽30mm。键槽11-2内嵌入支撑木键12。加长加宽的键槽11-2可扩大支撑木键12的接触面,可有效地防止镗头悬伸,加强镗孔时的刚性,确保镗孔的质量。

浮刀刀体一7、浮刀刀体二4分别嵌入浮刀槽一6、浮刀槽二3中,浮刀刀体一、二组成双浮刀刀体。双浮刀刀体共计4个切削刃,如果刃口不在水平方向,整个刀体由于自重而沿着刀槽下滑偏离机床主轴中心高,工件旋转镗杆轴向走刀时,将会造成拉刀痕,镗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原始对刀尺寸。

采用本实用新型镗削深长孔时,两浮刀切削刃平面均在机床主轴中心高上面,机床钻杆箱通过镗杆、主油孔、偏心油孔、连接油孔和浮刀冷却斜油孔等将冷却液送至浮刀的切削刃,并使铁屑脱离切削刃从工件内孔排出。当内孔直径已经在尺寸公差范围内而表面粗糙度还未达到时,两把浮刀镗孔直径相同,第一把浮刀镗孔磨损后,第二把浮刀有效地补充继续镗孔,镗削深长孔可一次精镗到位,缩短精镗孔的时间,保证了内孔表面粗糙度。当内孔直径尺寸距工艺要求还差0.5mm左右时,第二把浮刀镗孔直径调整到比第一把浮刀大0.05mm,第一把浮刀去除余量,第二把浮刀提高表面粗糙度,提高镗孔效率,可有效控制内孔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