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车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45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车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车加工设备,特别指一种安装于四爪卡盘上夹持加工工件的精车夹具。



背景技术: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加工,尤其是在精加工过程中对夹具要求更高。现有的夹具种类繁多,结构也各有不同。一般都是将工件孔直接套在夹具定位心轴上,再用普通平垫圈或开口垫圈、螺母压紧。而夹具定位心轴为了保证零件安装,其尺寸总是做到比孔最小尺寸还要小,这样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就有间隙而产生定位误差,影响加工精度。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了会发生工件变形或位移的情况,使得夹具的夹持控制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精车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固定在四爪卡盘上的精车夹具,包括环形结构的夹具体,和装配在夹具体上固定工件的压紧组件,所述的压紧组件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三对,且每对压紧组件均对应设置在工件的外侧和内侧;

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板、支撑垫和压紧螺钉,所述的夹具体上开有对应装配支撑垫的安装孔和对应装配压紧螺钉的螺纹安装孔;

所述支撑垫装配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垫上方,所述压紧螺钉穿过所述压板装配于所述螺纹安装孔内,通过紧固所述压紧螺钉使压板在支撑垫支持下压紧并夹住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板为条状板,压板的中部开有条形通孔,所述压紧螺钉穿过条形通孔装配于螺纹安装孔内,且通过调整压紧螺钉在条形通孔内的装配固定位置来调整压板夹住工件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板的条形通孔底部位置向上缩进,形成定位止口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夹具体下端设置有直径小于夹具体上端的定位台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垫包括大端和小端,其中所述小端装配于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夹具使用轴向夹紧力即压板压紧,通过对应设置的压紧组件从工件内、外侧进行多点位夹紧,解决了工件的变形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尺寸、圆度等关键控制项点,从而保证了加工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具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板俯视图。

图5是图4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6所示,该夹具包括夹具体1、外侧支撑垫5、外侧压板6、外侧压紧螺钉7、内侧支撑垫5’、内侧压板6’和内侧压紧螺钉7’。其中外侧支撑垫5、外侧压板6与外侧压紧螺钉7组成外侧压紧组件。内侧支撑垫5’、内侧压板6’与内侧压紧螺钉7’组成内侧压紧组件。内、外侧压紧组件两两对应装配在工件8内、外侧,共设置有六组,如图1所示。夹具体1下端设置有直径小于夹具体上端的定位台阶4,用于安装整个夹具,详见图2。

如图1至3所示,夹具体1为环形结构,夹具体1上开有对应各外侧支撑垫5的外侧安装孔2,对应外侧压紧螺钉7的外侧螺纹安装孔3,对应内侧支撑垫5’的内侧安装孔2’,对应内侧压紧螺钉7’的内侧螺纹安装孔3’。工件8通过两两对应的六组内、外压紧组件固件夹紧。

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侧支撑垫5、内侧支撑垫5’分别装配在外侧安装孔2、内侧安装孔2’内;外侧压板6、内侧压板6’分别设置在外侧支撑垫5、内侧支撑垫5’上方;外侧压紧螺钉7、内侧压紧螺钉7’分别穿过外侧压板6、内侧压板6’装配于对应的外侧螺纹安装孔7、内侧螺纹安装孔7’内。通过紧固各压紧螺钉使对应的各压板在对应的各支撑垫支持下压紧并夹住工件8。

具体的,各压板均为条状板,且压板的中部开有条形通孔9,如图4所示的外侧压板6。各压紧螺钉穿过对应的条形通孔装配于对应螺纹安装孔内,且通过调整各压紧螺钉在条形通孔9内的装配固定位置来调整各压板夹住工件的位置。如图5所示,压板的条形通孔底部位置向上缩进,形成定位止口位10。

上述各支撑垫均包括大端和小端,如图6所示外侧支撑垫5,其中小端装配于对应的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