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0849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刀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刀仪。



背景技术:

在机加过程中,用于工件装卸、刀具调整等工序的时间占据了加工周期中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对于刀具调整,既费时费力,精确度也不高,因此人们实用新型了对刀仪来辅助调整,然而现有对刀仪在与刀具的接触过程中会因为相互碰撞而发生磨损,导致对刀仪与刀具的接触面出现若干凹坑,这样刀具在对刀时运动的实际距离将大于设计距离,从而极大的影响对刀仪的使用,为了保证精度,人们不得不频繁的更换对刀仪,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申请号为201520997468.2,名称为“一种对刀仪”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包括外壳、底座、机芯、钨钢片、主轴、动触点、静触点、滑块以及弹簧,底座包括一腔体,机芯固接在腔体的上方,其上设有一竖直的通孔,主轴穿设在该通孔内,钨钢片固接在外壳的顶部,外壳套接在底座上,以将机芯与主轴包覆在内;主轴的两端均从通孔中伸出,且其首端与钨钢片连接,尾端与滑块连接,弹簧套设在主轴上,以使钨钢片、外壳、主轴与滑块能够一体的相对机芯发生竖直方向的弹性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钨钢片作为对刀仪与刀具直接接触的元件,依靠钨钢片的高硬度以及不易磨损的特点,可以避免刀具碰撞接触面的破坏,从而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接触面的精度。

然而上述结构仅仅能够预防竖直方向的碰撞而发出报警,而无法预防来自侧面方向的碰撞而引发报警,使得刀具碰撞接触面而受损。

因此,急需提供对刀仪,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对刀仪,不仅仅可以防止竖直方向的碰撞,还可以避免侧面方向的撞击,防撞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对刀仪,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固定套下部的内壁为弧形面,摆动杆包括杆座和杆体,所述杆座可摆动地限位于所述弧形面内,所述摆动杆中穿设有定位轴,所述杆体上设有第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底面固设有上电路板,所述杆座的顶面上固设有下电路板,所述上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上接触点,所述下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下接触点,所述固定套上部卡接有密封弹性体,所述定位轴的上端套设有顶杆,所述密封弹性体的上端与所述顶杆扣接,所述顶杆的上端卡在顶盖的凹槽内,所述杆座和所述第三限位凸台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体,所述复位弹性体使得所述上接触点与所述下接触点互相接触,所述顶杆和所述第三限位凸台之间设有缓冲弹性体,所述复位弹性体的弹力大于所缓冲弹性体的弹力。

较优地,所述上接触点为三个,所述上接触点均匀分布在所述上电路板上,所述下接触点为三个,所述下接触点均匀分布在所述下电路板上,初始状态时,所述上接触点与所述下接触点一一对应接触。

较优地,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开设有三个缺口,所述杆座上设有三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伸入所述缺口内。

较优地,所述密封弹性体为弹性橡胶,所述复位弹性体为拉伸的塔形弹簧。

较优地,所述缓冲弹性体为压缩弹簧。

较优地,所述顶盖的顶面上设有防撞合金片。

较优地,所述弹性橡胶的顶面与所述顶盖下部内侧之间设有套环。

较优地,所述顶盖上套有防撞柄,所述顶盖下部外周设有防尘帽。

较优地,所述外壳上部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套设有螺帽。

较优地,所述底盖安装在底板的凹槽内,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吹气架,所述吹气架上设有吹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对刀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初始状态时,上接触点与下接触点互相接触,当切刀从上方撞击对刀仪时,顶盖推动顶杆和定位轴向下运动,定位轴带动摇摆杆向下运动使得下接触点与上接触点断开,对刀仪就发出报警信号,避免进一步撞击;当切刀从侧方向撞击对刀仪时,顶盖推动顶杆和定位轴向侧面摆动,而摇摆杆的杆座在固定套下部的内壁弧形面内摆动,使得下接触点与上接触点断开,对刀仪就发出报警信号,避免进一步撞击;复位弹性体使得下接触点与上接触点始终能够恢复到起始的互相接触状态,而缓冲弹性体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切刀的撞击力较小时,不至于发生误报警信号,只有当撞击力大于缓冲弹性体的弹性力时,才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还起到复位顶杆的作用,而密封弹性体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复位顶盖,同时起到防尘防油防水的作用,该对刀仪可以预防竖直方向和侧方向的撞击,因此使用寿命长,应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对刀仪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刀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电路板和下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如附图1-6所示,一种对刀仪,包括底盖1,所述底盖1上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凸台21,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1上设有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3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凸台31,所述固定套3下部的内壁为弧形面32,摆动杆4包括杆座41和杆体42,所述杆座41可摆动地限位于所述弧形面32内,所述摆动杆4中穿设有定位轴5,所述杆体42上设有第三限位凸台421,所述第二限位凸台31的底面固设有上电路板6,所述杆座41的顶面上固设有下电路板7,所述上电路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上接触点61,所述下电路板7上设有至少一个下接触点71,所述固定套3上部卡接有密封弹性体8,所述定位轴5的上端套设有顶杆9,所述密封弹性体8的上端与所述顶杆9扣接,所述顶杆9的上端卡在顶盖10的凹槽101内,所述杆座41和所述第三限位凸台43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体11,所述复位弹性体11使得所述上接触点61与所述下接触点71互相接触,所述顶杆9和所述第三限位凸台43之间设有缓冲弹性体12,所述复位弹性体11的弹力大于所缓冲弹性体12的弹力。

请参照附图6,所述上接触点61为三个,所述上接触点61均匀分布在所述上电路板6上,所述下接触点7为三个,所述下接触点71均匀分布在所述下电路板7上,初始状态时,所述上接触点61与所述下接触点71一一对应接触。 发送撞击时,任意一个接触点断开,即发出报警信号,灵敏度高,可以保护对刀仪不会损坏。

请参照附图3和5,所述固定套3的底部开设有三个缺口33,所述杆座41上设有三个限位凸台411,所述限位凸台411伸入所述缺口33内。缺口3的设置可以保证凸台44在缺口位置活动,确保杆座41仅仅是在受到撞击力时沿着弧形面32发生摆动,而不会任意转动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

请参照附图1,所述密封弹性体8为弹性橡胶,所述复位弹性体11为拉伸的塔形弹簧。密封弹性体8有一点的硬度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具备弹性,当收到撞击力收缩后,可以自动复位到起始位置,而复位弹性体11采用塔形弹簧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安装,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可以将上电路板6和下电路板7始终保持在接触位置。

较优地,所述缓冲弹性体12为压缩弹簧。当对刀仪收到向下或者侧面的撞击时,缓冲弹簧12首先受力,尤其是侧面的撞击力,缓冲弹簧12可以避免定位轴5发生断裂,延长对刀仪的使用寿命。

较优地,所述顶盖10的顶面上设有防撞合金片20。防撞合金片20通常为采用钨钢片,硬度高,可以避免对刀仪被撞坏。

请参照附图1,所述弹性橡胶8的顶面与所述顶盖10下部内侧之间设有套环13。套环13可以减小密封间隙,起到进一步的密封作用,防水防尘防油。

较优地,所述顶盖10上套有防撞柄14,所述顶盖10下部外周设有防尘帽15。防撞柄14从侧面保护对刀仪不受外力损坏,防尘帽起到防尘作用。

较优地,所述外壳2上部表面设有螺纹21,所述螺丝21上套设有螺帽16。螺帽16目的是保护外壳2,同时避免人为打开对刀仪,造成人为的损坏,保护对刀仪的内部结构,增加对刀仪的安全性。

较优地,所述底盖1安装在底板17的凹槽171内,所述底板17的一侧安装有吹气架18,所述吹气架18上设有吹气管19。吹气管19将切割后产生的金属屑吹开,避免影响对刀仪的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对刀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初始状态时,上接触点与下接触点互相接触,当切刀从上方撞击对刀仪时,顶盖推动顶杆和定位轴向下运动,定位轴带动摇摆杆向下运动使得下接触点与上接触点断开,对刀仪就发出报警信号,避免进一步撞击;当切刀从侧方向撞击对刀仪时,顶盖推动顶杆和定位轴向侧面摆动,而摇摆杆的杆座在固定套下部的内壁弧形面内摆动,使得下接触点与上接触点断开,对刀仪就发出报警信号,避免进一步撞击;复位弹性体使得下接触点与上接触点始终能够恢复到起始的互相接触状态,而缓冲弹性体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切刀的撞击力较小时,不至于发生误报警信号,只有当撞击力大于缓冲弹性体的弹性力时,才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还起到复位顶杆的作用,而密封弹性体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复位顶盖,同时起到防尘防油防水的作用,该对刀仪可以预防竖直方向和侧方向的撞击,因此使用寿命长,应用更加广泛。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