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643阅读:1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丝拉丝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层出不穷,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内通电;电力的运输离不开输送媒介金属导线;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可以得出,银、铜和铁的导电性很好,但是银的价格太昂贵,因此大部分的导线都是采用铜和铁来制作,铁线缆的制作工艺一般为一根大的铁丝,通过拉伸将他拉成细小的铁丝,然后再经过包皮等一系列工艺将他加工而成,最后再将加工好的线缆绑成一捆一捆的线缆圈,最后是运输,铁丝在拉丝成型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上油部分,拉伸的时候必须给铁丝上油润滑,传统的上油装置是采用喷头直接喷油,这样的喷油方式上油不够彻底,可能影响后续的拉丝成型过程,造成拉丝成型出来的成品不合格,而沉浸法上油的方式也有缺点,由于铁丝在油槽中进行抽动时会带着油到处飞溅,这样使得操作环境变得很糟,且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油液飞溅造成环境污染和多余的油液无法回收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包括上油室,所述上油室的左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进料口,且控制器位于进料口的上方,所述上油室的右侧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右侧设置有抽拉机,所述上油室的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上料窗,所述透明玻璃上料窗的底部设置有拉环,所述上油室的内腔左侧底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定向件支撑柱,顶部所述定向件支撑柱的底部和底部定向件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定向滑轮,所述上油室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定向件支撑柱、上油槽和回油槽,所述上油槽右侧设置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右侧与回油槽相连通,所述上油槽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柱,两组所述导向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导向滑轮,所述回油槽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油装置,且回油装置的顶部伸出回油槽的顶部,所述上油室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位于上侧定向件支撑杆的右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下沉定滑轮,且下沉定滑轮位于上油槽的正上方,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回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回油半环,且两组回油半环相配合,两组所述回油半环的外壁均设置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压块与底座连接处的左侧通过铰链连接,且压块与底座连接处的右侧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下侧所述定向滑轮的顶部、导向滑轮的顶部和底部回油半环的底部在均同一条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上油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将整个上油装置安装在上油室内,使得整个上油过程都在上油室中进行,将铁丝安装在上油装置上后关闭透明玻璃上料窗,这样在进行上油工作时,飞溅的油液就不会出来飞出上油室,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回油装置,使得多余的油液被回收回来进行二次利用,这样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油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油室、2进料口、3排料口、4抽拉机、5透明玻璃上料窗、6拉环、7定向件支撑柱、8定向滑轮、9上油槽、10回油槽、11连通管、12导向支撑柱、13导向滑轮、14回油装置、141底座、142压块、143回油半环、144海绵垫、15电动伸缩杆、16下沉定滑轮、1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丝拉丝成型中的上油装置,包括上油室1,所述上油室1的左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7和进料口2,且控制器17位于进料口2的上方,所述上油室1的右侧设置有排料口3,所述排料口3的右侧设置有抽拉机4,所述上油室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上料窗5,所述透明玻璃上料窗5的底部设置有拉环6,所述上油室1的内腔左侧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定向件支撑柱7,顶部所述定向件支撑柱7的底部和底部定向件支撑柱7的顶部均设置有定向滑轮8,所述上油室1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定向件支撑柱7、上油槽9和回油槽10,所述上油槽9右侧设置有连通管11,且连通管11的右侧与回油槽10相连通,所述上油槽9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柱12,两组所述导向支撑柱12的顶部均设置有导向滑轮13,所述回油槽1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油装置14,且回油装置14的顶部伸出回油槽10的顶部,所述上油室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5,且电动伸缩杆15的位于上侧定向件支撑杆7的右侧,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顶部设置有下沉定滑轮16,且下沉定滑轮16位于上油槽9的正上方,所述控制器17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15。

其中,所述回油装置14包括底座141,所述底座141的顶部设置有压块142,所述压块142的底部和底座141的顶部均设置有回油半环143,且两组回油半环143相配合,两组所述回油半环143的外壁均设置有海绵垫144,铁丝穿过两组回油半环143之间,通过压块142和底座141之间的配合,使得铁丝在进行抽动时不会乱晃动,这样就可以减少油液的飞溅,海绵垫144对铁丝上多余的油液进行吸收,且可以使得铁丝上油液被上涂的更加均匀,所述压块142与底座141连接处的左侧通过铰链连接,且压块142与底座141连接处的右侧通过卡扣连接,方便铁丝的穿过上油装置14,下侧所述定向滑轮8的顶部、导向滑轮13的顶部和底部回油半环143的底部在均同一条水平线上。

工作原理:打开上油室1上的透明玻璃上料窗5,将铁丝穿过进料口2进入到上油室1的内腔,再将铁丝穿过两组定向滑轮8之间,对铁丝的纵向移动方向进行了限定,打开回油装置14的压块142,使得穿过定向滑轮8的铁丝穿过底座141上的回油半环143,再合上压块142,使得铁丝只能进行穿插运动,最后将铁丝穿过出料口3,并且与抽拉机4进行连接,通过控制器17控制电动伸缩杆15进行伸长运动,将铁丝移至下沉滑轮16的下方,这样铁丝就会随着电动伸缩杆15的下伸被压进上油槽9的油液内,关闭透明玻璃上料窗6,控制器17控制抽拉机4进行抽拉工作,使得铁丝从进料口2的一侧被抽拉进抽拉机4中,在抽拉过程中,铁丝先经过上油槽9进行上油,再通过回油装置14将铁丝上多余的油液擦拭掉,多余的油液被海绵垫144吸收,吸收后的油液回流到回油槽10中,回油槽10中的油液通过连通管11回流到上油槽中9进行二次利用,这样便于节约资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