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筒形金属零件的冷锻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08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筒形金属零件的冷锻成型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下料:准备棒状坯料;

冷锻反挤:将棒状坯料放入具有第一预定形状的反挤模具中对所述棒状坯料进行反挤,以获得底部的外表面形成有花形凹槽、底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凸台的杯状毛坯,所述杯状毛坯的侧壁保留有预定的余量;

冷锻正挤:将杯状毛坯放入具有第二预定形状的正挤模具中对所述杯状毛坯进行正挤,以获得侧壁的上部形成有台阶部的薄壁筒形金属零件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形金属零件的冷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步骤与所述冷锻反挤步骤之间还包括有如下步骤:

第一次球化退火:利用退火炉对所述棒状坯料进行球化退火,以降低坯料的硬度,达到软化棒状坯料的目的,便于后续工艺;

第一次表面处理:使用抛丸清洗机对棒状坯料的表面进行抛丸清洗,以增大棒状坯料的表面积,然后对棒状坯料进行磷皂化处理,使得棒状坯料表面温润,便于后续工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形金属零件的冷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锻反挤步骤与所述冷锻正挤步骤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次球化退火:利用退火炉对所述杯状毛坯进行球化退火,以降低杯状毛坯的硬度,达到软化杯状毛坯的目的,便于后续工艺;

第二次表面处理:使用抛丸清洗机对杯状毛坯的表面进行抛丸清洗,以增大杯状毛坯的表面积,然后对杯状毛坯进行磷皂化处理,使得杯状毛坯表面温润,便于后续工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形金属零件的冷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挤模具包括:

连接在上模座上的上冲头,所述上冲头能够随所述上模座上下移动;

连接在下模座上的凹模,所述凹模内形成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孔径大于所述上冲头的直径;

设置在所述模腔下方的下冲头,所述下冲头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花形凸起部;

当所述上冲头随所述上模座向下移动并进入所述模腔时,所述上冲头的外壁与所述模腔的内壁保留有第一空隙,所述上冲头的下端与所述花形凸起部抵触,所述第一空隙的尺寸与所述杯状毛坯的侧壁尺寸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形金属零件的冷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挤模具包括:

连接在上模座上的上冲头,所述上冲头为嵌套式结构,其包括环状冲头及固定嵌设在所述环形冲头内的柱状冲头,所述柱状冲头的下端延伸出所述环状冲头,所述环状冲头及所述柱状冲头能随所述上模座上下移动;

连接在下模座上的凹模,所述凹模内形成有模腔,所述模腔包括上下连通的上模腔及下模腔,所述上模腔的孔径与所述环状冲头的直径相匹配,所述下模腔的孔径大于所述柱状冲头的直径;

设置在所述下模腔下方的下冲头;

当所述环状冲头向下移动并进入所述上模腔及所述柱状冲头向下移动并进入所述下模腔时,所述环状冲头的外壁与所述上模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环状冲头的下端与所述下模腔的上端开口之间保留有第二空隙,所述柱状冲头的外壁与所述下模腔的内壁之间保留有第三空隙,其中:

所述第二空隙的尺寸与所述薄壁筒形金属零件成品的台阶部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三空隙的尺寸与所述薄壁筒形金属零件成品的侧壁尺寸相匹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