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成型机构及手机防水棉贴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673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工件成型机构及手机防水棉贴设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成型机构及防水棉贴设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会不小心使手机进水,即使是十分小心保证手机隔离水源也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进水,例如人手部出汗,下雨天打电话等。如果手机没有进行有效地隔离,水会侵入手机内部,影响手机的性能,严重甚至造成电路板的腐蚀,手机短路等等。

因此,在手机的开发阶段,开发人员会对手机进行防水设计,例如,在手机壳体内贴设防水棉,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性能。一般地,是通过人工方式在手机壳体外圈贴设防水棉,但由于防水棉细长松软,且带有胶,人工贴设方式工作效率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人工贴设防水棉效率慢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贴设效率的工件成型机构及防水棉贴设装置。

工件成型机构,包括:

成型组件,包括固定座、支承部、第一弹性件及成型部,所述支承部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承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朝远离所述固定座运动趋势的力,所述成型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支承部纵长的两端;

压合组件,包括升降座、压合部、接合部及驱动元件,所述升降座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可作升降运动,所述压合部与所述支承部相配,且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升降座一侧,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升降座一侧,且位于所述压合部纵长的两端,用于与所述成型部配合定位,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升降座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压合部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朝靠近所述固定座运动,与所述成型部配合成型待加工工件。

在实际应用中,驱动元件驱动压合部朝向固定座运动,并压合于防水棉上。由于压合部与支承部相配,则在压合部的作用下,支承部朝向固定座运动,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压合部与成型部配合使防水棉被折弯。如此,采用本发明中的工件成型机构,保证满足成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防水棉的自动化成型,提高了防水棉的贴设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接合部沿所述压合部的纵长方向滑设于所述升降座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所述压合部两端的两个所述接合部,用于提供使位于所述压合部两端的两个所述接合部具有沿所述压合部的纵长方向相互靠近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两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接合部具有与所述导向面相配合的接合面,以在所述压合部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朝所述支承部移动时,使所述接合部沿所述压合部纵长方向可彼此靠近地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成型部沿所述支承部的纵长方向滑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固接于所述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位于所述支承部相应一端的所述成型部,用于提供使位于所述支承部相应一端的所述成型部具有沿所述支承部的纵长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承部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成型部沿所述支承部纵长方向滑动地路径上,用于对所述成型部限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柱及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套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导向柱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承部,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套,并延伸出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

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于第一导向柱延伸出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的部分,用于对所述支承部沿垂直于所述固定座朝远离所述固定座移动限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件成型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销及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设置于所述成型部和/或所述接合部,所述成型部和/或所述接合部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相配的第一配合孔;

所述第二定位销设置于所述支承部,用于定位待成型工件,所述压合部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相配的第二配合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件成型机构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待成型工件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及所述第二定位销相配的定位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部与所述支承部上均设有与外部真空管路连通的真空吸孔。

防水棉贴设装置,包括:

机架;

第一运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

第二运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并相对所述第一运动机构沿第二方向可运动;

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并在第三方向作升降运动;及

如上述的工件成型机构,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升降座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以随所述升降机构在三维空间内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水棉贴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水棉贴设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对工件成型机构10及防水棉贴设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之前,首先对手机壳的结构及防水棉的贴设要求进行说明,以便于更佳地理解本发明中的工件成型机构10及防水棉贴设装置100的技术方案。

手机壳通常呈矩形,防水棉呈条状,需贴设于手机壳的内腔,以起到防止水分进入手机壳内的目的,为适应待加工工件的内腔形状,该防水棉需进折弯成型。通常未加工之前的防水棉大致呈矩形框状,防水棉的纵长两端的位置需进行折弯,由于防水棉具有细长、松软的特性,则防水棉的纵长两端的位置进行折弯后,材料之间进行拉扯,使防水棉纵长方向的两侧的长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变形,成型难度较大。传统的人工贴设方式中,是利用人工的按压,以及防水棉与手机壳内腔之间的粘结胶的作用实现防水棉与手机壳内腔匹配及贴合,成型及贴合精度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工件成型机构10,包括成型组件12及压合组件14。为便于描述,下面将以压合组件14与成型组件12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为例进行说明,即以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成型组件12包括固定座122、支承部124、第一弹性件126及成型部128,支承部124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座122一侧,第一弹性件126设置于支承部124与固定座122之间,用于提供使支承部124具有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朝远离固定座122运动趋势的力。成型部128设置于固定座122,且位于支承部124纵长的两端。

压合组件14包括升降座142、压合部144、接合部146及驱动元件148,升降座142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可作升降运动,压合部144与支承部124相配,且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升降座142一侧。接合部146设置于升降座142一侧,且位于压合部144纵长的两端,用于与成型部128配合定位,驱动元件148设置于升降座142一侧,用于驱动压合部144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朝靠近固定座122运动,与成型部128配合成型防水棉。

具体地,压合部144的形状、大小与支承部124的形状、大小相匹配,防水棉定位于支承部124上,其两端的部分延伸至成型部128,接合部146用于与成型部128配合定位。压合部144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可移动,压合于防水棉,由于压合部144的形状、大小与支承部124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则压合部144可继续作用于支承部124向下运动,从而与成型部128配合对防水棉进行折弯成型。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弹性件126的作用下,支承部124的上表面在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上位于成型部128的上表面之上,将防水棉置于支承部124,驱动元件148驱动压合部144朝向固定座122运动,并压合于防水棉上。由于压合部144与支承部124相配,则在压合部144的作用下,支承部124朝向固定座122运动,第一弹性件126被压缩,压合部144与成型部128配合使防水棉被折弯。

如此,采用本发明中的工件成型机构10,保证满足成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防水棉的自动化成型,提高了防水棉的贴设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件成型机构10还包括第一定位销16及第二定位销18,第一定位销16设置于成型部128和/或接合部146,成型部128和/或接合部146对应开设有与第一定位销16相配的第一配合孔(图未示)。第二定位销18设置于支承部124,用于定位防水棉,压合部144对应开设有与第二定位销18相配的第二配合孔(图未示)。进一步地,工件成型机构10还包括用于承载防水棉的承载件(图未示),承载件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定位销16及第二定位销18相配的定位孔。具体地,该承载件为离型膜,防水棉设有粘结胶的一侧贴附于该承载件上,该承载件上开设与第一定位销16及第二定位销18相配的定位孔,使防水棉可被定位,进一步地提高了成型精度。

进一步地,压合部144与支承部124上均设有与外部真空管路连通的真空吸孔(图未标)。进一步地,该成型组件12还包括真空管道125,该真空管道125一端固定于支承部124,另一端穿设于该固定座122,第一弹性件126设置于真空管道125。如此,可提供真空环境,并进一步地起到对支承部124的导向作用,且便于布置第一弹性件126。

具体地,位于压合部144的真空吸孔对应吸附于防水棉,位于支承部124上的真空吸孔吸附于离型膜。如此,在折弯成型完成后,可实现防水棉与离型膜的分离,以进行下一步骤的贴附的动作,且通过支承部124上的真空吸孔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防水棉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了成型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合组件14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41,接合部146沿压合部144的纵长方向滑设于升降座142一侧,第二弹性件1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压合部144两端的两个接合部146,用于提供使位于压合部144两端的两个接合部146具有沿压合部144的纵长方向相互靠近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具体地,该升降座142一侧在压合部144纵长的两端设有滑轨,接合部146滑设于该滑轨,第二弹性件141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141分居压合部144的两侧,且第二弹性件141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压合部144两端的接合部146。

如此,当升降座142朝向固定座122向下运动,接合部146与成型部128通过第一定位销16定位,压合部144与支承部124通过第二定位销18定位,接合部146被成型部128限位而无法继续移动。驱动元件148驱动压合部144向下移动,则在第二弹性件141的作用下,使两个接合部146紧靠于压合部144,从而使成型部128紧靠于支承部124,保证成型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弹性件141的作用下,接合部146紧靠于压合部144,但不应限制压合部144朝向固定座122运动。

进一步地,成型组件12还包括第三弹性件121,成型部128沿支承部124的纵长方向滑设于固定座122的一侧,第三弹性件121一端固接于固定座122,另一端连接于位于支承部124相应一端的成型部128,用于提供使位于支承部124相应一端的成型部128具有沿支承部124的纵长方向朝远离支承部124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如此,在完成折弯成型后,可使成型部128回位,且使支承部124在第一弹性件12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便于取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合部144两端具有倾斜的导向面(图未标),接合部146具有与导向面相配合的接合面(图未标),以在压合部144沿垂直于固定座122的方向朝支承部124移动时,接合部146沿压合部144纵长方向可彼此靠近地移动。如此,当压合部144朝向固定座122运动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41促使两个接合部146沿压合部144纵长方向彼此靠近,从而带动成型部128紧靠于支承部124的两端,保证了成型精度。在完成折弯成型后,驱动元件148驱动压合部144向上运动,在导向面的作用下,促使两个接合部146朝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成型部128移动,使支承部124可向上运动,便于取料。

进一步地,成型组件12还包括两个限位件123,限位件123设置于固定座122,且位于成型部128沿支承部124纵长方向滑动地路径上,用于对成型部128限位。如此,便于精确控制成型部128的行程,使压合部144、支承部124、接合部146及成型部128之间联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成型精度。

应当理解的是,压合部144、支承部124、接合部146及成型部128之间联动是指,压合部144向下压持于支承部124,使支承部124向下移动,同时两个接合部146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成型部128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当支承部124向下移动至预设位置,则成型部128紧靠于支承部124,精准地完成折弯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成型组件12还包括第一导向柱(图未标)及第一导向套(图未标),第一导向套设置于固定座122,第一导向柱一端固接于支承部124,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导向套,并延伸出固定座122的另一侧。成型组件12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图未标),第一限位部设置于第一导向柱延伸出固定座122的另一侧的部分,用于对支承部124沿垂直于固定座122朝远离固定座122移动限位。如此,便于精确控制支承部124的行程,提高成型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合组件14包括第二导向柱143及第二导向套,第二导向套设置于升降座142,第二导向柱143一端固接于压合部144,另一端穿设于第二导向套,并延伸出升降座142的另一侧。压合组件14还包括第二限位部145,第二限位部145设置于第二导向柱143延伸出升降座142的另一侧的部分,用于对支压合部144沿垂直于固定座122朝靠近固定座122移动限位。如此,便于精确控制支承部124的行程,提高成型精度。

基于上述的工件成型机构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水棉贴设装置100,该防水棉贴设装置100包括工件成型机构10、机架20、第一运动机构30、第二运动机构40、升降机构50。

第一运动机构3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20,第二运动机构40设置于第一运动机构30并相对第一运动机构30沿第二方向可运动,升降机构50设置于第二运动机构40,并在第三方向作升降运动。固定座122固定于机架20,升降座142设置于升降机构50,以随升降机构50在三维空间内运动。

如此,通过第一运动机构30、第二运动机构40及升降机构50,可调节压合组件14相对成型组件12的位置,并结合压合部144与支承部124上的真空吸孔,可实现折弯成型、取料、移料等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坐标系中的y轴方向,第三方向为坐标系中的z轴方向。具体地,第一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横向方向,第二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纵向方向,第三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

上述工件成型机构10及防水棉贴设装置100,相比传统地利用人工的按压,以及防水棉与手机壳内腔之间的粘结胶的作用实现防水棉与手机壳内腔匹配及贴合,保证满足成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防水棉的自动化成型,提高了防水棉的贴设效率。此外,压合部144、支承部124、成型部128及接合部146实现联动,且紧密配合,成型精度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