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打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7832阅读:10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打箔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箔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打箔机,属于金属箔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箔等箔材在我国出现已有上千年历史,过去箔材都采用手工捶打的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存在很多问题,现已淘汰。目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自动打箔机,而现有的自动打箔机都是由锤头机构和送料机构组成。

现有的打箔机锤头部分一般为机械式,且大多为曲柄连杆机构,由连杆带动滑块移动,并由滑块带动锤头实现击打动作。该机构有其局限性,由于采用曲柄连杆机构,故在运行过程中机构无法实现动平衡,尤其是高速运动时会出现剧烈振动、噪音大。而且现有的自动打箔机的送料机构功能单一,只能定向机械的进行送料,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捶打过程中由于无法实时调整捶打路线,因此打箔过程无用功较多,导致打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全自动打箔机,采用全自动控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捶打路线,同时还能自动翻面和上下料,打箔效率高;由于采用特殊结构的捶打装置,在高速捶打过程中,震动和噪音得到很好的控制。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打箔机,包括主体机座、锤打动力部、杠杆式振动锤、工件仿人移动台、两工位上料装置以及锤砧;由安装在所述主体机座顶部的锤打动力部驱动杠杆式振动锤上下往复锤击,所述工件仿人移动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机座内,通过夹持装料工件在所述锤砧上移动并由所述杠杆式振动锤进行锤击,所述两工位上料装置安装在主体机座外侧,由所述两工位上料装置对装料工件进行上下料和翻转操作;

所述锤打动力部包括动力源、带轮、惯性轮、主轴座、曲柄轮以及滑轨套件,所述动力源安装在主体机座内,所述锤打动力部的传动主轴通过主轴座安装在主体机座的顶部,所述传动主轴的一端安装带轮和惯性轮,通过皮带将所述带轮和动力源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曲柄轮,所述曲柄轮通过连杆与安装在滑轨套件上的所述杠杆式振动锤驱动相连;

所述杠杆式振动锤包括弓形杠杆座、杠杆、拉簧、锤体安装带以及锤体,所述弓形杠杆座的顶部连接座与所述锤打动力部的连杆通过销轴活动相连,所述弓形杠杆座两侧腰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杠杆座和拉簧定位座,两侧腰部所述杠杆座上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杠杆,两侧所述杠杆的底部之间通过锤体安装带相连,所述锤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锤体安装带的中部,所述拉簧通过弓形杠杆座底部的拉簧定位座与所述杠杆的底端相连;

所述工件仿人移动台包括浮动滑台、x轴滑台、y轴滑台以及滑台抓手,所述浮动滑台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安装在主体机座内,所述浮动滑台下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x轴滑台固定相连,所述x轴滑台上设有x轴轨道,在所述x轴轨道上设有x轴滑座,所述x轴滑座通过连接板与所述y轴滑台固定相连,在所述y轴滑台上设有y轴轨道,所述y轴轨道上设有y轴滑座,所述滑台抓手的安装座与所述y轴滑座固定相连,所述x轴滑座和y轴滑座均由独立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锤砧设置在所述杠杆式振动锤的正下方,所述滑台抓手夹取装料工件位于所述锤砧的上方;

所述两工位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手、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位于所述上料机械手的两侧,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夹爪、横移轨道、翻转轴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夹爪设置在横移轨道上,所述横移轨道通过翻转轴连接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所述夹爪选择第一上料工位或第二上料工位上的装料工件,并由所述翻转轴实现装料工件的翻转。

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前述的全自动打箔机,所述浮动滑台包括浮动座、浮动轨道、复位弹簧以及横向吊杆,所述浮动轨道垂直设置在连接座的侧面,所述浮动座上设有与浮动轨道匹配的导槽,所述浮动座通过导槽在浮动轨道内上下滑动,所述横向吊杆固定安装在连接座顶部,在所述横向吊杆的两端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浮动座固定相连;x轴滑台,y轴滑台以及滑台手爪安装于浮动滑台,可以上下运动,在承受打击打力时起缓冲作用。

前述的全自动打箔机,所述锤砧包括锤砧头、锤砧座、高度调节板和固定底座,所述锤砧头固定设置在锤砧座上,所述锤砧座通过高度调节板连接所述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与工作面相连的螺栓孔;锤砧作为工件承载装置,可更换的锤砧头,可调节本体高度以适应安装误差。

前述的全自动打箔机,为保证锤体在锤击时的稳定,所述拉簧定位座两侧各设有一根拉簧,避免锤体受力不均发生震动,影响打箔的锤击效果。

进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动打箔机,所述连杆的位移方向上设有上下位置传感器避免连杆的非正常运转,影响打箔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锤打动力部驱动杠杆式振动锤的锤体来击打装箔的上料工件,打击力大,由于杠杆式振动锤采用特殊的减震和稳定结构,捶打是设备振动小;通过计算机控制工件仿人移动台的位移,可任意改变上料工件的运动轨迹,满足不同坯料形状和送料轨迹的要求;在该设备中设置两工位上料装置,当上料工件被锤击一定时间后,坯料发热,可转到另一工位进行冷却、翻转,击打工位继续击打下一上料工件,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在本设备中设置了多个位置传感器,协调了锤打动作和送料动作,使坯料能够在匀速下锤击力量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坯料不被撕裂,提高了成品率。工件仿人移动台在各个方向的运动均由相应的驱动机构驱动,从而代替人工操作,通过该设备可以取代人工操作打箔,可以避免打箔机对人造成的安全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锤打动力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锤打动力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杠杆式振动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杠杆式振动锤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件仿人移动台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工件仿人移动台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两工位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两工位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锤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浮动滑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全自动打箔机,结构如图1至图12所示,包括主体机座3、锤打动力部1、杠杆式振动锤2、工件仿人移动台4、两工位上料装置6以及锤砧5;由安装在主体机座顶部的锤打动力部驱动杠杆式振动锤上下往复锤击,工件仿人移动台安装在主体机座内,通过夹持装料工件在锤砧上移动并由杠杆式振动锤进行锤击,两工位上料装置安装在主体机座外侧,由两工位上料装置对装料工件进行上下料和翻转操作;

锤打动力部1包括动力源、带轮11、惯性轮12、主轴座13、曲柄轮14以及滑轨套件16,动力源安装在主体机座内,锤打动力部的传动主轴通过主轴座安装在主体机座的顶部,传动主轴的一端安装带轮和惯性轮,通过皮带将带轮和动力源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曲柄轮,曲柄轮通过连杆15与安装在滑轨套件上的杠杆式振动锤驱动相连,连杆的位移方向上设有上下位置传感器;

杠杆式振动锤2包括弓形杠杆座21、杠杆22、拉簧23、锤体安装带24以及锤体25,弓形杠杆座的顶部连接座与锤打动力部的连杆通过销轴活动相连,弓形杠杆座两侧腰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杠杆座26和拉簧定位座27,两侧腰部杠杆座上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杠杆,两侧杠杆的底部之间通过锤体安装带相连,锤体固定设置在锤体安装带的中部,拉簧通过弓形杠杆座底部的拉簧定位座与杠杆的底端相连,拉簧定位座两侧各设有一根拉簧;在锤打动力部激励下,杠杆式弹簧振动锤作受迫振动,产生动能击打工件;

工件仿人移动台4包括浮动滑台41、x轴滑台42、y轴滑台43以及滑台抓手44,浮动滑台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安装在主体机座内,浮动滑台下部通过连接板与x轴滑台固定相连,x轴滑台上设有x轴轨道,在x轴轨道上设有x轴滑座,x轴滑座通过连接板与y轴滑台固定相连,在y轴滑台上设有y轴轨道,y轴轨道上设有y轴滑座,滑台抓手的安装座与y轴滑座固定相连,x轴滑座和y轴滑座均由独立伺服电机45驱动;锤砧5设置在杠杆式振动锤的正下方,滑台抓手44夹取装料工件位于锤砧的上方;

两工位上料装置6包括上料机械手61、第一上料工位62和第二上料工位63,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位于上料机械手的两侧,上料机械手包括夹爪611、横移轨道612、翻转轴613以及升降机构614,夹爪设置在横移轨道上,横移轨道通过翻转轴连接升降机构,通过夹爪选择第一上料工位或第二上料工位上的装料工件,并由翻转轴实现装料工件的翻转。

本实施例中的浮动滑台41包括浮动座411、浮动轨道412、复位弹簧413以及横向吊杆414,浮动轨道垂直设置在连接座的侧面,浮动座上设有与浮动轨道匹配的导槽,浮动座通过导槽在浮动轨道内上下滑动,横向吊杆固定安装在连接座顶部,在横向吊杆的两端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浮动座固定相连;锤砧5包括锤砧头51、锤砧座52、高度调节板53和固定底座54,锤砧头固定设置在锤砧座上,锤砧座通过高度调节板连接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与工作面相连的螺栓孔,锤砧作为工件承载装置,可更换的锤砧头,可调节高度以适应安装误差。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变频电机驱动带轮主轴,带动曲柄滑块机构作4~5hz周期性上下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弹性锤作受迫振动,带动锤体沿锤导座对工件施加击打力,锤打动力部为模块化结构,便于安装和维护,且曲柄轮能调节曲柄尺寸并可锁定;连杆能调节长度并可锁定。x轴滑台,y轴滑台以及滑台手爪安装于浮动滑台,可以上下运动,在承受打击打力时起缓冲作用;在工件转运时x轴滑台和y轴滑台起定位作用;x轴滑台和y轴滑台按击打工艺作自动综合运动,带动手爪及工件确定打击位置。上料机械手可以升降,180°转动转运换位,180°工件翻转,通过手爪夹持工件,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可选择自动进入运行状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