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649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丝机构,特别是一种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



背景技术:

储铯的毛细结构储体是一个用0.2mm不锈钢细丝缠绕在ф8不锈钢棒形成的组件,要求每圈绕丝之间、绕丝与钢棒之间紧密接触,同时要求丝起始端与结束端与钢棒平滑过渡。

现有毛细结构储体多采用传统手工缠绕方式,操作时间长,对操作人员要求极高。目前尚没有用于铯系统绕丝的专用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包括:

走丝装置,用于带动不锈钢钢丝按一定的线速度往复运丝,并将不锈钢钢丝整齐的排绕在芯体上;

装夹装置,设置在芯体一端,用于固定芯体;

轴向压紧装置,设置在芯体的另一端,用于对排绕在芯体上的不锈钢钢丝进行轴向压紧;

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用于控制芯体沿轴向运动;

控制器,用于控制走丝装置走丝速度,以及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缠绕速度和芯体轴向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可将绕丝芯棒牢固的固定在绕制轴上,保证与轴良好的同轴度;(2)本发明具备轴转动伺服系统,实现自动定转速控制;(3)本发明将原来的人工绕丝改进为自动绕丝,极大地提高了绕丝的效率,节省了储铯毛细体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一种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包括:

走丝装置,用于带动不锈钢钢丝按一定的线速度往复运丝,并将不锈钢钢丝整齐的排绕在芯体16上;

装夹装置9,设置在芯体16一端,用于固定芯体16;

轴向压紧装置10,设置在芯体16的另一端,用于对排绕在芯体16上的不锈钢钢丝进行轴向压紧;

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用于控制芯体16沿轴向运动;

控制器,用于控制走丝装置走丝速度,以及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缠绕速度和芯体轴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走丝装置包括储丝筒1、导线轮2、配重3、压紧轮4、张力轮5、张力电机6、张力传感器7和导线器8;

储丝筒1用于储丝,并将不锈钢钢丝通过导线轮2输送给张力轮5,张力轮5两侧设置有压紧轮4,用于压紧不锈钢钢丝,张力传感器7用于检测不锈钢钢丝张力,张力电机6用于调节张力轮5上不锈钢钢丝张力,导线器8用于对不锈钢钢丝进行导向;配重3用于为张力轮前端的不锈钢钢丝提供张力。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装置9包括多个不同的装夹头,用于与芯体16一端的螺纹、光轴或八面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压紧装置10由压紧轴套、弹簧、螺母组成,压紧轴套滑动设置在芯体16的一端,通过调节螺母改变弹簧压缩量,达到指定轴向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压紧装置10还包括两个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绕丝机构运动停止。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由绕丝伺服电机11、同步带12、距离传感器13、丝杠螺母副14、导轨和机架15组成;动力经绕丝伺服电机11、同步带12传递到丝杠上,螺母固定在机架15上,工作平台沿导轨随着丝杠的旋转做直线往复运动;距离传感器13用于检测工作平台运动装置沿芯体轴向运动距离。工作时,绕丝芯体每转1圈,工作平台轴向移动0.2mm,保证直径0.2mm的钢丝整齐紧密的排列在芯体上;丝杠螺母副采取滚珠丝杠双螺母消隙机构,传动精确可靠。

0.2mm不锈钢钢丝从储丝筒1经过导线轮2、配重3、张力轮5、张力传感器7、导线器8进入绕丝芯体;绕丝伺服电机驱动芯体同步转动,其中绕丝伺服电机输出动力经同步带驱动丝杠转动,从而驱动工作平台沿导轨进行往复运动,实现绕丝芯体的轴向平移。

本发明将原来的人工绕丝改进为自动绕丝,极大地提高了绕丝的效率,节省了储铯毛细体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铯系统预处理绕丝机构,包括:走丝装置,用于带动不锈钢钢丝按一定的线速度往复运丝,并将不锈钢钢丝整齐的排绕在芯体上;装夹装置,设置在芯体一端,用于固定芯体;轴向压紧装置,设置在芯体的另一端,用于对排绕在芯体上的不锈钢钢丝进行轴向压紧;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用于控制芯体沿轴向运动;控制器,用于控制走丝装置走丝速度,以及工作平台运动装置缠绕速度和芯体轴向运动。本发明能够实现不锈钢丝网的绕制成型,形成用于储铯的毛细结构储体。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龙;陈家东;黄卫平;李浩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4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