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023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顶管机是热轧无缝钢管CPE机组的主要设备之一,由轧辊机架、床身、滑道、大齿条、人字齿及二台800KW直流电机组成,主要作用是将温度1050摄氏度,长度3米左右,壁厚20MM左右的空心毛管,在内部提前预穿了长度15米左右的芯棒的情况下,通过顶管机轧制时对芯棒作直线运动,在顶管轧辊机架的共同作用下使空心毛管产生金属延伸,将其加工成长度12米左右的空心荒管。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作用是控制大齿条在滑道中作直线往复运动时的实际位置,根据生产规格不同,要经常对现场信号点位置进行调整。装置包含原始位、前进加速位、前进降速位、前极限位、后退降速位5个信号点,每个信号点采用一个平面安装接近开关,每个接近开关都单独配一个感应片,所有的感应片同轴安装,由主电机配套的减速机构带动,减速比为输出轴转1圈对应现场齿条运行的全程距离,利用感应片的旋转来感应各个接近开关发出信号,这会造成整个位置检测装置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容易误动作,并且是采用封闭结构,接近开关探头与感应片之间距离不直观,调整不方便,控制精度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它不仅结构简单,减少了信号误动作,还大大缩小了体积,另外还可以使接近开关与感应杆都直观可见,精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它与驱动顶管机往复移动的驱动电机配套在一起,从而反映顶管机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的实际位置,它包括:

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其旋转的感应杆;

感应配合部件,所述感应配合部件包括安装底板和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多个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感应杆感应配合,当所述感应杆旋转至与相应的接近开关感应时,相应的接近开关发出相应的顶管机运行位置信号。

进一步,接近开关布置在安装底板上的以感应杆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

进一步为了方便调节接近开关的位置,所述安装底板上开有一定长度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圆心为感应杆的旋转中心,相应的接近开关插在弧形槽内。

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设置有五个,分别为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原始位接近开关、前极限位接近开关和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所述弧形槽设置有2个,分别为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所述上弧形槽设置在下弧形槽的上方,所述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原始位接近开关和前极限位接近开关设置在上弧形槽内,所述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和所述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设置在下弧形槽内。

进一步,在所述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所述原始位接近开关和所述前极限位接近开关中,相邻的两者之间在上弧形槽的周向上具有间隔;所述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和所述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之间在下弧形槽的周向上也具有间隔。

进一步,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原始位接近开关、前极限位接近开关和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中的任意两个均不处于过圆心的同一条射线上。

进一步,所述感应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构,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感应杆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当顶管机的驱动电机带动大齿条运行时,通过减速机构会带动感应杆同步旋转,由于5个位置检测的接近开关安装在同一平面上,接近开关感应面也可以调整到同一平面,这样1个感应杆旋转过程中,5个接近开关都可以感应后发出信号,只要根据大齿条现场对应的位置调整接近开关感应点即可,由于将5个位置检测点对应的接近开关分上、下二层,安装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能共用一个感应杆,不仅结构简单,减少了信号误动作,还大大缩小了体积,另外采用开放式设计,可以使接近开关与感应杆都直观可见,调整方便、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底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顶管机现场运行位置检测装置,它与驱动顶管机往复移动的驱动电机2配套在一起,从而反映顶管机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的实际位置,它包括:

由所述驱动电机2带动其旋转的感应杆4;

感应配合部件,所述感应配合部件包括安装底板6和安装在安装底板6上的多个接近开关5,所述接近开关5与所述感应杆4感应配合,当所述感应杆4旋转至与相应的接近开关5感应时,相应的接近开关5发出相应的顶管机运行位置信号。

如图2所示,接近开关5布置在安装底板6上的以感应杆4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

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底板6上开有一定长度的弧形槽61,所述弧形槽61的圆心为感应杆4的旋转中心,相应的接近开关5插在弧形槽61内。

如图2所示,所述接近开关5设置有五个,分别为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51、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52、原始位接近开关53、前极限位接近开关54和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55,所述弧形槽61设置有2个,分别为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所述上弧形槽设置在下弧形槽的上方,所述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51、原始位接近开关53和前极限位接近开关54设置在上弧形槽内,所述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52和所述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55设置在下弧形槽内。

如图2所示,在所述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51、所述原始位接近开关53和所述前极限位接近开关54中,相邻的两者之间在上弧形槽的周向上具有间隔;所述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52和所述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55之间在下弧形槽的周向上也具有间隔。

如图2所示,前进加速位接近开关51、后退降速位接近开关52、原始位接近开关53、前极限位接近开关54和前进降速位接近开关55中的任意两个均不处于过圆心的同一条射线上。

如图1所示,所述感应杆4与所述驱动电机2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构3,所述驱动电机2与减速机构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机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感应杆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顶管机的驱动电机2带动大齿条1运行时,通过减速机构3会带动感应杆4同步旋转,由于5个位置检测的接近开关安装在同一平面上,接近开关感应面也可以调整到同一平面,这样1个感应杆4旋转过程中,5个接近开关都可以感应后发出信号,只要根据大齿条1现场对应的位置调整接近开关感应点即可,由于将5个位置检测点对应的接近开关分上、下二层,安装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能共用一个感应杆4,不仅结构简单,减少了信号误动作,还大大缩小了体积,另外采用开放式设计,可以使接近开关与感应杆4都直观可见,调整方便、精度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