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02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设备更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以及该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轧钢机为轧钢生产线关键生产设备,借助轧钢机内安装的轧辊上不同尺寸的轧制孔型和轧钢机本身的调整机构精细调整以实现将坯料轧制出预先设计的料型或成材产品。

轧钢机调整机构分为轴向调整机构和径向调整机构,其中径向调整机构由压下调整机构和压上调整机构组成,压上调整机构安装于轧钢机牌坊底部,传动方式为电动机、液压马达或借助人力带动减速机旋转,从而实现丝杠垂直升降,完成轧钢机下辊升降的在线调整。现在更换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做法是通过清理完轧钢机牌坊下部坑底的氧化铁皮、淤泥后,人工搭制脚手架,再借助千斤顶、手拉葫芦、绳索等完成更换,但由于现场阴暗潮湿、空间狭小、安全隐患多及作业难度大等诸多因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维修人员避而远之,施工队伍频繁更换,且各施工队伍更换步骤和施工工期差别较大,无法形成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流程,造成检修风险、检修进度和检修质量无法做到预知预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和更换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更换手续繁琐的技术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更换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和更换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其包括台车,用于提供支撑;四个车轮组,固定安装在所述台车的底部四角位置,四个所述车轮组放置在两个轨道上;升降台,位于所述台车的正上方;四个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升降台和所述台车之间,用于提供导向;支撑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台的顶部中央位置,且由筒壁向外延长形成四个导槽,四个所述导槽与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壳体立筋相匹配;和四台千斤顶,安装在四个所述导向杆的底部,用于升降所述升降台,实现更换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台车包括台车本体和四个支腿。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四个导向套,设置在所述台车本体的四角位置并垂直贯穿所述台车本体;和四个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一一对应竖直置于四个所述导向套的内部并贯穿所述导向套,所述导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升降台为过盈配合组装,且位于所述升降台底部的四角。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台车的高度。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套内嵌有衬套,在所述导向套的顶部设有钻油孔,在所述衬套内壁开径向、周向润滑油槽,用于减少与进行升降运动的导向杆的摩擦阻力。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两个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垫在所述台车和所述升降台之间,以使所述导向杆的底端高于地面。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止挡件,放置在所述轨道和所述车轮组之间,用于锁紧所述车轮组。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铁链条,所述止挡件通过所述铁链条安装在所述台车上。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车轮组的车轮踏面配置有轮缘结构,所述车轮组的踏面与所述轨道上平面平稳接触,所述轮缘落到两个所述轨道内侧。

如上述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车轮组的车轮为灰铸铁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方法,利用上述更换装置进行更换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清理所述轨道,在所述台车与所述升降台之间放置所述支撑板;

步骤二、将所述更换装置放置在所述轨道上并定位;

步骤三、升起所述升降台,拆卸轧钢机下辊压上旧减速机;

步骤四、落下所述升降台,倒运吊出旧减速机,并将新减速机吊放在所示升降台上;

步骤五、带有新减速机的所述更换装置放置在所述轨道上并定位;

步骤六、升起所述升降台,安装新减速机;

步骤七、落下所述升降台,倒运吊出所述更换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具有安全性好、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稳定性强,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方法在完成不同辊系尺寸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更换时的更换基础框架相同,在更换不同辊系尺寸及不同结构形式的下辊压上减速机时,直接借鉴、套用更换基础框架,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员的检修效率,避免步骤遗漏或颠倒造成的施工安全隐患、工期延误、工程返工及人员怠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靴型止挡件;2-铁链条;3-置物箱;4-导向杆;5-升降台;6-导向套;7-台车;8-外六角高强螺栓;9-车轮组;10-轨道;11-支撑筒;12-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主要包括两个轨道10,安装在轧钢机下辊坑下的水泥地面上;台车7,用于提供支撑;四个车轮组9,固定安装在台车7的底部四角位置,四个车轮组9放置在两个轨道10上;升降台5,位于台车7的正上方;导向机构,设置在升降台5和台车7之间,用于提供导向;支撑筒11,固定安装在升降台5的顶部中央位置,且由筒壁向外延长形成四个导槽12,四个导槽12与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壳体立筋相匹配;和四台千斤顶,安装在导向机构的底部,用于升降升降台5,实现更换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以台车7和升降台5为基础,通过千斤顶实现升降台5的升降,进而实现更换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目的;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换装置具有安全性好、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稳定性强,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尤其适用于轧钢机为三辊及三辊以上或辊系尺寸不小于范围轧钢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更换装置的移动,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台车7包括台车本体和四个支腿。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台车7相对于实体台车,可以减少重量并便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导向机构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机构包括四个导向套6,设置在台车本体的四角位置并垂直贯穿台车本体;和四个导向杆4,四个导向杆4一一对应竖直置于四个导向套6的内部贯穿导向套6,导向杆4的上端部与升降台5为过盈配合组装,且位于升降台5底部的四角,导向杆4的下端部能够穿过台车7的台面到达台车7的底部。同样,千斤顶也为四个,分别安装在四个导向杆4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中,由导向杆4的长度决定升降的高度;如图1所示,导向杆4的长度大于台车7的高度。为了减小升降台5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台5为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中部设有圆环形成支撑筒11;四个导向杆4的下端部位于升降台5框架底部的四角。导向杆4与升降台5之间配有定位销,导向杆4采用锻45#钢渗碳淬火处理(HRC45-50),支撑筒11焊接在升降台5顶部正中,且自圆形筒壁向外在升降台台面均匀分布四个导槽12,圆形设计主要依据减速机壳体外型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目的是实现对减速机的高效、精准定位功能和避免摇晃的作用,导槽12设计也是依据减速机壳体外型结构,也可在升降台5台面支撑筒11外沿进行其它形式分布,目的是利于与减速机壳体立筋匹配,防止减速机在偏斜、重心不稳时发生移位。优选为,导向套6内嵌有低硬耐磨的铝青铜ZCuAl10Fe3材质衬套,在导向套6的顶部设有钻油孔,在衬套内壁开径向、周向干油润滑油槽,从而减少导向套6与进行升降运动的导向杆4的摩擦阻力。

为了能够使导向杆4足够长以满足导向支撑需要,对此,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支撑板(未图示),两块支撑板垫在台车7和升降台5之间,以使导向杆4的底端高于地面;这样就可以使用较长的导向杆4,进而满足更换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需要。

为了便于车轮组9的安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栓,用于将车轮组9安装在台车7上。优选为,螺栓为外六角高强螺栓8。优选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组9的车轮为灰铸铁材质制成。

在将更换装置放置在轨道10时,为了防止更换装置移动或者滑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止挡件,放置在轨道10和车轮组9之间,用于锁紧车轮组9。为了便于止挡件的安装,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止挡件为靴型止挡件1,通过靴型面就能实现锁紧车轮组9,在本实用新型中,止挡件为两个,分别锁紧相互平行的两个车轮组9。为了便于止挡件与台车7的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铁链条2,止挡件通过铁链条2安装在台车7上。为了止挡件在不使用时便于放置,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置物箱3,置物箱3设置在与需要被锁紧的车轮组9相对应的侧面上,用于放置止挡件和其他更换物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车轮组9的放置和锁紧,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组9的车轮踏面配置有轮缘结构,即本实用新型的车轮为带有轮缘的车轮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四个车轮组9的踏面与轨道10上平面平稳接触,轮缘落到两轨道10内侧,这样可以确保车轮组9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清理完轨道10上的氧化铁皮、淤泥等杂物后,借助起重设备、钢丝绳将升降台5吊起,在升降台5与台车7的空隙处放置两件支撑板,支撑板高度以升降台5落到支撑板上时导向杆4下部与地面不接触为最低高度。借助起重设备、钢丝绳将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整体吊运到下辊坑下地面轨道10上,保证四个车轮组9的踏面与轨道10上平面平稳接触,轮缘落到两轨道10内侧。并使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位于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正下方,使线坠线绳一端放到减速机壳体中心,线坠一端在支撑筒11中心即完成定位。将两个靴型止挡件1放到轨道10上,并与两个车轮组9紧靠,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锁死。利用四台相同规格型号的千斤顶分别支撑到四个导向杆4的最底部,将导向杆4延导向套6顶起,从而使升降台5竖直上升,在预留出拆卸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螺栓空间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支撑筒11与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靠近,导槽12与减速机壳体立筋匹配。如果出现千斤顶升到最高时支撑筒11仍与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距离较远,则需要依次对四台千斤顶底座添加垫块。拆卸旧减速机的连接螺栓放到置物箱3后,将旧减速机落到支撑筒11上,平稳落下升降台5,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推到初始落到坑下地面轨道10上的位置,再将旧减速机吊运到地面上指定区域。并将新减速机吊运到升降台5的支撑筒11上,确认新减速机立筋落入导槽12内,重复上述装置定位、锁死和升降台5起升后,继续操作千斤顶将新减速机安装到旧减速机拆除前位置,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推到刚才落到坑下地面轨道10上的位置,并将更换装置整体吊运到地面上,即完成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

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清理轨道10,在台车7与升降台5之间放置支撑板;

步骤二、将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放置在轨道10上并定位;

步骤三、升起升降台5,拆卸轧钢机下辊压上旧减速机;

步骤四、落下升降台5,打开靴型止挡件1,倒运吊出旧减速机,并将新减速机吊放升降台5上;

步骤五、带有新减速机的更换装置放置在轨道10上并定位;

步骤六、升起升降台5,安装新减速机;

步骤七、落下升降台5,打开靴型止挡件1,倒运吊出更换装置。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更换单机座闭口牌坊三辊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在更换时均需经过七个更换步骤,并且包括前期五个处理方式,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依次概括为现场确认、备件核对、方案制学、工器具准备、能量源切断,依次概括为:

人员配置:施工人员地面二人,主要职责指挥行车、拴挂钢丝绳及安全监督等,坑下作业六人(包括项目施工负责人一人),主要职责更换装置推移及减速机拆装等;

步骤一、清理轨道10,在台车7与升降台5之间放置支撑板;

步骤二、将本实用新型的更换装置放置在轨道10上并定位;

步骤三、升起升降台5,拆卸轧钢机下辊压上旧减速机;

步骤四、落下升降台5,打开靴型止挡件1,倒运吊出旧减速机,并将新减速机吊放升降台5上;

步骤五、带有新减速机的更换装置放置在轨道10上并定位;

步骤六、升起升降台5,安装新减速机;

步骤七、落下升降台5,打开靴型止挡件1,倒运吊出更换装置。

还包括后续处理方式,为施工后期的辅助工作,可依次概括为替件及工器具倒运、清理现场、签字摘牌、能量源恢复、工程验收与资料归档,最终借助图1、图2和图3的更换装置在更换方法中更换基础框架七个更换步骤的指导下完成单机座闭口牌坊三辊轧钢机下辊压上减速机的更换。

本说明书中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更换方法及对应更换装置的运用,进行其它实施例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