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切割的导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20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切割机床上使用的钼丝导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切割机床具有加工效率高、适应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板类零件的制作。线切割机床的导轮是对切割工件的钼丝进行定位和导向的重要部件,导轮的组合件主要由导丝轮、转轴、轴承、轴承座组成,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线切割设备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现有的导轮组合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导轮组合件运行一段时间后,导丝轮会因轴承的磨损而出现轴向晃动,致使导丝轮上的钼丝抖动,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加工精度,降低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电火花放电,从而增加断丝的机会。

二、为了保证导丝轮灵活运转,转轴与轴承座之间需留有一定间隙,因此切割工件时所用的皂化液和产生的切屑很容易进入轴承座内腔,使轴承的游隙快速增大,甚至造成轴承损坏,影响线切割机床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确保导轮组合件稳定运行,提高设备加工精度并降低设备故障率,一直是困扰有关技术人员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用于线切割的导轮,以提高设备加工精度,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线切割的导轮,构成中包括彼此同轴的导丝轮、转轴、两个轴承和两个轴承套,所述导丝轮固定在转轴的中部,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两个轴承套分别套装在两个轴承外部并通过支架固定在线切割机床上,每个轴承套的远离导丝轮的一端均设有调整压盖,每个调整压盖通过螺纹与对应轴承套的内孔配合并通过碟簧压在对应轴承的外圈上。

上述用于线切割的导轮,每个轴承与导丝轮之间均设有隔套,所述隔套紧套在转轴上,每个隔套的外壁上均设有两个与转轴同轴的环形凸台。

上述用于线切割的导轮,所述轴承套靠近导丝轮的一端内侧设有与对应隔套上的环形凸台相对应的环状唇边。

上述用于线切割的导轮,所述导丝轮的轮槽为V型槽。

上述用于线切割的导轮,所述轴承为深沟轴承。

本实用新型利用调整压盖和碟簧对轴承的外圈施加轴向推力,使轴承的外圈产生轴向位移,以实现轴承间隙的实时补偿,有效防止了导丝轮因轴承磨损而产生的轴向晃动,从而提高了设备加工精度,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隔套上的环形凸台形成的迷宫结构可有效阻止切割工件时所用的皂化液和产生的切屑进入轴承套内腔,防止皂化液和切屑损坏轴承,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保证了线切割机床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1、导丝轮,2、隔套,3、轴承,4、调整压盖,5、碟簧,6、轴承套,7、支架,8、环形凸台,9、唇边,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导丝轮1、隔套2、轴承3、调整压盖4、碟簧5、轴承套6、支架7和转轴10。

导丝轮1的轮槽设计为V形结构,可以保证钼丝不发生偏移;轮槽底部设计为圆弧形,与钼丝接触面增大,可以保证钼丝的平稳滑动。

导丝轮1与转轴10固定连接,转轴10上配有特别设计的隔套2,隔套2上的两个环形凸台8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通过两个直径不同的环形凸台8,可以将进入轴承套6内的皂化液甩出,从而有效保护了轴承的安全。

导丝轮1两侧装有轴承3,可以保证导丝轮1转动的稳定性。对轴承3进行选型时,应选择轴向偏移量小而且易于调整的深沟轴承。

轴承3通过调整压盖4和隔套2进行轴向定位。深沟轴承发生轻微磨损后,调整压盖4内侧的碟簧5可以消除轴向间隙。调整压盖4通过螺纹与轴承套6连接,所以还可通过对调整压盖4进行微调有效消除轴承的轴向间隙,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轴承套6与导丝轮1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唇边9,唇边9与隔套2上的环形凸台8配合,可以有效阻止皂化液进入到轴承套6内。这种结构装拆也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轴承套密封效果好,可以有效阻止皂化液损坏轴承;

2、导丝轮易于定位、调整;

3、轴承发生磨损后,通过碟簧的作用可以实时补偿轴承间隙,并可通过调整压盖4进行微调;

4、整个装置结构紧凑,机械强度高;

5、调整压盖4外置,调整时不需要拆装任何零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