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丝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199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慢丝加工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慢丝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慢丝加工机床,均是单个加工方式。例如一些圆柱类工件的加工,也是在一铁板上,切割一个与工件外形同样大小的圆孔,将工件放入孔中,再由侧面的螺纹孔拧入螺丝进行固定,才能进行加工。由于工件外形大小不一,需要切割许多定位孔板。并且加工中每次都要进行校准,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慢丝加工模具,其特殊之处是一次性校准可以加工若干产品,并实现全自动化流水操作,精确度极高,提高了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慢丝加工模具,包括以下结构:

工作平台,其上设置有送料机构、定位板、出料机构;

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有若干可移动机械手,用于待加工件的抓取和移动;

所述定位板的另一侧设有切割装置;

所述送料机构、出料机构及可移动机械手分别连接至相应动力机构及控制装置,并由控制装置统一控制其运行;

所述定位板两端分别设一个定位孔,在定位孔的侧面对应设有螺纹孔,用于拧入锁紧螺丝,所述定位孔还设有配套的对刀衬套;

所述定位板上于两个定位孔之间还设有若干沿直线方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卡槽,所述卡槽底部均设有一圆形台阶孔,所述各台阶孔的圆心与定位孔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可沿导轨上下移动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均匀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定位板上方的支架,各所述支架的末端均匀设有切割机头,所述切割机头分别对应于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和卡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为变频传送带,并分别连接至一变频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移动机械手无线信号连接至控制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工作平台一侧边缘,并设有触摸液晶显示屏和指示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电动机及备用电动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板为不锈钢板。

使用时,先将两个对刀衬套置入定位孔并与横梁两端的切割机头进行校准;之后由送料机构输送工件至可移动机械手附近,由可移动机械手抓取工件并放置入定位板的卡槽内,切割机构对若干工件进行加工,再由可移动机械手抓取工件放置于出料机构上运送至下一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割机头的高度可以调节,而定位板可以根据代加工工件进行调换。由于定位板的定位孔与卡槽、以及切割机头之间是等间距设置并互相对应,因而切割时只需要进行两个定位孔的校准,即保证了其他切割机构与卡槽的对应。而卡槽和代加工件通过卡合等方式相应设计,从而在加工中只需将待加工件置入卡槽中即可,大大减轻了加工中校准的耗时,并提高了工件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慢丝加工模具实现全自动流水加工、由控制装置统一调控,并且可一次校准后加工多个工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慢丝加工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切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慢丝加工模具,包括以下结构:

工作平台1,其上设置有送料机构2、定位板3、出料机构4;

所述定位板3的一侧设有若干可移动机械手5,用于待加工件的抓取和移动;

所述定位板3的另一侧设有切割装置6;

所述送料机构2、出料机构4及可移动机械手5分别连接至相应动力机构及控制装置,并由控制装置统一控制其运行;

所述定位板3两端分别设一个定位孔31,在定位孔的侧面对应设有螺纹孔,用于拧入锁紧螺丝,所述定位孔31还设有配套的对刀衬套;

所述定位板3上于两个定位孔31之间还设有若干沿直线方向等距间隔排列的卡槽32,所述卡槽32底部均设有一圆形台阶孔33,所述各台阶孔33的圆心与定位孔31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割装置6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立柱61,所述立柱61上设有可沿导轨上下移动的横梁62,所述横梁62上均匀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定位板3上方的支架63,各所述支架63的末端设有切割机头64,所述切割机头64分别对应于定位板上的定位孔31和卡槽3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机构2和出料机构4为变频传送带,并分别连接至一变频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移动机械手5无线信号连接至控制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工作平台一侧边缘,并设有触摸液晶显示屏和指示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电动机及备用电动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板3为不锈钢板。

使用时,先将两个对刀衬套32置入定位孔31并与横梁两端的切割机头64 进行校准;之后由送料机构2输送工件至可移动机械手5附近,由可移动机械手5抓取工件并放置入定位板的卡槽33内,切割机头64对若干工件进行加工,再由可移动机械手5抓取工件放置于出料机构上4运送至下一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割机头的高度可以调节,而定位板可以根据代加工工件进行调换。由于定位板的定位孔与卡槽、以及切割机头之间是等间距设置并互相对应,因而切割时只需要进行两个定位孔的校准,即保证了其他切割机构与卡槽的对应。而卡槽和代加工件通过卡合等方式相应设计,从而在加工中只需将待加工件置入卡槽中即可,大大减轻了加工中校准的耗时,并提高了工件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慢丝加工模具实现全自动流水加工、由控制装置统一调控,并且可一次校准后加工多个工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