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19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进行小孔加工时,由于需要在工作液中进行,会出现工作液损耗或外漏等情况,导致加工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如何防止工作液损耗或外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Z轴滑座,所述Z轴滑座连接转台转盘,所述转台转盘上安装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下方的机床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盛放工作液的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位值,并将所述水位值与预设水位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水位值小于预设水位阈值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机床内设置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机床内还设有RFID发射器,所述RFID发射器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机床分离设置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内设有用于接收所述RFID发射器发射的第一控制信号的RFID接收器,所述报警装置内还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用于当所述第二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进行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床还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通过连接管连接水泵的一端,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槽体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槽体上设置水位传感器,使用者手持报警装置,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水位值小于预设水位阈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RFID发射器进行发射。报警装置中的RFID接收器接收RFID发射器发射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器,第二 控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使用者即可在较远的距离获知槽体内工作液不足,需要及时补充的信号,不再需要使用者持续监视机床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包括机床1,机床1上设有Z轴滑座2,Z轴滑座2上连接转接板3;转接板3上安装有数控转台4,数控转台4上安装转台转盘5,转台转盘5上安装直线模组6,直线模组6一端设置小孔机旋转头7,用于加工小孔;直线模组6另一端部设置转夹头,用于成形操作。其中,数控转台4通过转台转盘5实现直线模组6的转动,能够实现直线模组6两端小孔机与成形机的切换;直线模组6用作小孔机打孔时的直线进给轴;直线模组6上安装有伺服电机8,为直线模组6的直线进给运动提供动力。直线模组6下方的机床1上设有工作台9,工作台9上设有用于盛放工作液的槽体10,槽体10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1,水位传感器11用于检测水位值,并将水位值与预设水位阈值进行比较,当水位值小于预设水位阈值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机床1内设置有第一控制器1,第一控制器12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机床1内还设有RFID发射器13,RFID发射器13用于发射第一控制信号。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还包括与机床1分离设置的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内设有用于接收RFID发射器发射的第一控制信号的RFID接收器,报警装置内还设有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与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报警器,报警器用于当第二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进行报警。机床1还包括储液腔,储液腔通过连接管连接水泵的一端,水泵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槽体10连接,水泵与第一控制器12电连接。使用复合型电火花小孔机床时,用户手持报警装置,当水位传感器11检测到的水位值小于预设水位阈值时,第一控制器12控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RFID发射器13进行发射。报警装置中的RFID接收器接收RFID发射器发射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将该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用户即可在较远的距离获知槽体10内工作液不足,需要及时补充的信号,不再需要用户实时守在机床1旁进行监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予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