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铜管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5386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薄壁铜管加工设备, 属于薄壁铜管加工设备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滚压成型工艺就已经在欧洲得到应用了。由于滚压成型工艺有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增加产品强度等优点,许多机械加工行业也采用滚压成型工艺加工形状复杂的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滚压成型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滚压成型是一种快速成型的加工方式。随着产品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产品形状、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薄壁且易变形的铜产品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了,不仅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不合格率也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薄壁铜管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薄壁铜管加工易变形、不合格品率高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包括液压卡盘、三个辊轮座、三个辊轮、薄壁铜管合模、芯棒、液压旋槽机,其中芯棒安装在液压卡盘上,三个辊轮座也安装在液压旋槽机的液压卡盘上,三个辊轮分别通过轴承装设在辊轮座上,且芯棒位于三个辊轮的内侧,薄壁铜管合模固定在液压旋槽机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上,液压卡盘分别在主轴电机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以及在油缸伸张力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往薄壁铜管合模的方向移动,使芯棒能插进薄壁铜管所设的内孔,三个辊轮随液压卡盘的运动使辊轮的侧面与薄壁铜管的外圆线接触,且三个辊轮旋转对薄壁铜管滚压。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辊轮通过轴承固定在辊轮座,使辊轮能实现高精度旋转,辊轮座安装在液压旋槽机的液压卡盘上,使整个辊轮实现了旋转、左右平移和收拢运动。薄壁铜管合模固定在液压旋槽机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使薄壁铜管定位准确,从而实现了薄壁铜管高精度滚压加工。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辊轮的滚压方式,滚头旋压成形,工件不旋转。此外,辊轮采用的材料是工具钢SKT11,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的特点,使辊轮工装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辊轮的侧面光洁度高,所以滚压精度高。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压成型工艺,实现无切削加工,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直接滚压出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使薄壁铜管生产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大大提高效率,而且质量非常稳定。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工装,设计巧妙,精度可靠,方便实用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铜管加工设备,包括液压卡盘3、三个辊轮座4、三个辊轮5、薄壁铜管合模6、芯棒8、液压旋槽机10,其中芯棒8安装在液压卡盘3上,三个辊轮座4也安装在液压旋槽机10的液压卡盘3上,三个辊轮5分别通过轴承9装设在辊轮座4上,且芯棒8位于三个辊轮5的内侧,薄壁铜管合模6固定在液压旋槽机10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7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6上,液压卡盘3分别在主轴电机2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及在油缸1伸张力的作用下沿着导轨往薄壁铜管合模6的方向移动,使芯棒8能插进薄壁铜管7所设的内孔,三个辊轮5随液压卡盘3的运动使辊轮5的侧面与薄壁铜管7的外圆线接触,且三个辊轮5旋转对薄壁铜管7滚压,实现塑性变形。

上述三个辊轮5分别通过轴承9装设在辊轮座4上,使辊轮5能实现高精度旋转。辊轮座4及辊轮5组成的整个辊轮工装组件安装在液压旋槽机10的液压卡盘3上,实现了旋转、左右平移和收拢运动。薄壁铜管合模6固定在液压旋槽机10的合模座上,薄壁铜管7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6,使薄壁铜管定位准确,从而实现了薄壁铜管高精度滚压加工。

本实施例中,上述辊轮5外侧面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与薄壁铜管7所设槽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相对应。即辊轮5外侧面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是根据薄壁铜管7的槽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而设计的,经过辊轮5的旋转、左右平移和收拢运动后,从而快速滚压出薄壁铜管7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薄壁铜管形状来设计辊轮的结构,能同时实现单槽或多槽的滚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薄壁铜管7所设槽的形状可以是沟槽、滚花、圆弧、倒角等形状,辊轮5能同时滚压出宽窄深度不一的沟槽或者其他复杂的形状,能实现单槽或多槽的滚压。辊轮5加工出的形状所采用的工艺是滚压成型工艺。滚压成型工艺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滚压加工的。滚压变形是线接触,连续逐步地进行,所需变形力较小。本实用新型的辊压加工和其他机械加工方式相比,如切削、磨削加工,它的加工优势非常明显,本实用新型的辊压加工,实现无切削加工,直接滚压出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强度高、质量稳定,减了不少人力、物力,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辊压加工特别适于加工难度大且容易变形的薄壁铜管,且能轻易实现薄壁铜管百万件大批量的生产,所以采用辊轮滚压加工薄壁铜管最为有利,经济效益也最为可观。

本实施例中,辊轮5所选用的材料是工具钢SKT11。确保辊轮5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并延长了辊轮5的使用寿命,提高薄壁铜管7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将辊轮5、轴承9、辊轮座4安装在液压卡盘3上,并且调节好;把芯棒8安装在液压卡盘3上。薄壁铜管7放置在薄壁铜管合模6上,然后踩一下脚踏开关,使薄壁铜管合模6合上。然后启动液压滚槽机10,在主轴电机2的驱动下,使液压卡盘3做旋转运动,同时液压卡盘3在油缸1伸张力的作用下也沿着导轨往右移动,到达设定位置后,液压卡盘3停止往右移动,此时芯棒8已经插进薄壁铜管7的内孔,起到定向的作用;然后三个辊轮5在液压卡盘3的液压的驱动力作用下,同时逐渐低速往薄壁铜管7收拢,三个辊轮5的侧面逐渐与薄壁铜管7的外圆线接触,三个辊轮5逐渐咬合,因为同时施加了外力进行滚压,三个辊轮5会被动旋转,使薄壁铜管7实现了塑性变形;当三个辊轮5收拢到达设定位置后,并且在设定位置停留一会,滚压出薄壁铜管7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光洁度。在滚压得到所需形状、尺寸和光洁度后,辊轮5做向外张开运动,然后液压卡盘3在油缸1收缩力作用下沿着导轨往左平移退出,完成了薄壁铜管7的滚压,然后踩一下脚踏开关打开薄壁铜管合模6,取出产品后,放第二个薄壁铜管7,继续下一个产品的滚压,实现了薄壁铜管滚压的循环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