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盘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1911阅读:5729来源:国知局
分度盘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度盘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背隙的分度盘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分度盘是自动化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在精密加工、组装、生产等过程中,都可使用分度盘来起到分度与定位等作用,使用分度盘来精确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可根据加工所需的切削角度,控制工作台产生相应角度上的位移,进而实现精密定位加工。

如图1所示为传统分度盘的传动结构,包含:蜗杆1,其设有螺纹2;蜗轮3,其周圆环设螺纹齿4,当动力源带动蜗杆1转动时,蜗杆1的螺纹2与蜗轮3的螺纹齿4啮合,使蜗轮3带动分度转盘转动,以起到分度与定位作用。然而,蜗杆1与蜗轮3啮合时彼此有间隙,无论在前进或后退时,螺纹2仅与螺纹齿4的单边齿面啮合,长时间啮合后会产生磨损形成背隙,因而产生分度误差,使精度下降、整体结构刚性降低、扭矩减小,及传动不精确,容易产生颤动等问题。

为减少背隙所造成的误差,须时常停机保养并执行相关的校正程序,造成加工程序繁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度盘的传动结构,第一螺纹部的螺旋线与第二螺纹部的螺旋线相互错开设置,当各个轴承分别与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啮合时,第一螺纹部啮合各个轴承的方向与第二螺纹部啮合各个轴承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会同时啮合于轴承相反方向的面,能够补偿螺杆与主心轴啮合时的间隙,使螺杆与主心轴间无背隙问题,以提高加工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度盘的传动结构,包含:螺杆,其与动力源连接,螺杆轴向设有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其中,第一螺纹部的螺旋线与第二螺纹部的螺旋线相互错开;以及主心轴,其连接分度转盘,主心轴间隔环形设置多个轴承,各个轴承分别与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啮合,其中,第一螺纹部啮合各个轴承的方向与第二螺纹部啮合各个轴承的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螺杆具有杆轴,第一螺纹部固定于杆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螺纹部可分离于杆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轴向穿设于杆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是碟型弹簧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藉由定位件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相对于螺杆轴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的一端滑设于第二螺纹部,定位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部间穿设定位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轴承的轴向与螺杆的轴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是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度盘的传动结构,弹性件会将第一螺纹部的螺旋线与第二螺纹部的螺旋线相互错开,第一螺纹部啮合各个轴承的方向与第二螺纹部啮合各个轴承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会同时啮合于轴承相反方向的面上,能够补偿螺杆与主心轴啮合时的间隙,使螺杆与主心轴间无法产生背隙,可减少因磨损造成的误差情形,进而可提高加工精度。

另外,当螺杆与主心轴啮合时,定位件的一端会在第二螺纹部中滑动,这样能为弹性件提供弹性空间,使第一螺纹部及第二螺纹部与轴承啮合时,具有活动空间,进而避免螺杆与主心轴磨损,造成螺杆或主心轴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蜗杆与主心轴啮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表示螺杆与主心轴啮合。

图5为图4局部放大图。

其中:

现有技术

蜗杆1 螺纹2

蜗轮3 螺纹齿4

本实用新型

安装座200 第二螺纹部13

动力源201 第二容置槽131

分度转盘202 弹性件20

螺杆10 定位件30

杆轴11 定位销31

第一螺纹部12 穿孔32

第一容置槽121 主心轴40

定位孔122 轴承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度盘之传动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附图中各种不同对象按便于列举说明的比例绘制,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度盘的传动结构,其设置于安装座200上,安装座200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源201,动力源201用于驱动分度转盘20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源201是马达,传动结构包含:

螺杆10,其设置于安装座200上并与动力源201连接,螺杆10具有杆轴11,及相对于螺杆10轴向设置的第一螺纹部12与第二螺纹部13,而第一螺纹部12固定于杆轴11的一侧,第二螺纹部13可分离于杆轴11的另一侧,其中,第一螺纹部12及第二螺纹部13是外螺纹。

进一步的,第一螺纹部12与第二螺纹部13间设有弹性件20,而弹性件20轴向穿设于杆轴11上,其中,由于弹性件20的弹力性,使第一螺纹部12的螺旋线与第二螺纹部13的螺旋线相互错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件20的数量是3个,其依次穿设于杆轴11上,而弹性件20是碟型弹簧片。

此外,第一螺纹部12与第二螺纹部13通过定位件30连接,而定位件30相对于螺杆10轴向设置,其中,定位件30的一端滑设于第二螺纹部13的周缘,定位件30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部12间穿设定位销31,使第一螺纹部12随杆轴11转动,而第二螺纹部13随杆轴11转动同时产生相对于螺杆10的轴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部12的周缘相对于螺杆10的轴向凹设第一容置槽121,第二螺纹部13的周缘相对于螺杆10的轴向凹设第二容置槽131,而定位件30滑设于第二容置槽131中,其中,定位件30设有穿孔32,第一容置槽121穿设定位孔122,穿孔32对应定位孔122,而定位销31相对于螺杆10的径向穿设于穿孔32及定位孔122中,使第一螺纹部12随杆轴11转动,而第二螺纹部13随杆轴11转动同时产生相对于螺杆10的轴向运动,当动力源201驱动螺杆10转动时,第一螺纹部12与第二螺纹部13会同时转动,而第二容置槽131为定位件30提供滑动空间。

主心轴40,其连接分度转盘202,而主心轴40间隔环设多个轴承41,其中,各个轴承41的轴向与螺杆10的轴向垂直,而各轴承41的轴向与分度转盘202的轴向相同,因此,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够以同一轴向进行加工,不须再换向加工,因此,加工方法一致,减少加工程序及工时,进而减少制造加工成本。

再者,如图4及图5所示,当动力源201驱动螺杆10转动时,弹性件20会将第一螺纹部12的螺旋线与第二螺纹部13的螺旋线相互错开,第一螺纹部12啮合轴承41的右边面,而第二螺纹部13啮合轴承41的左边面,进而带动分度转盘202转动,而当螺杆10与主心轴40啮合时,第二螺纹部13被各个轴承41限制于杆轴11上,不脱离杆轴11,因此,第一螺纹部12与第二螺纹部13会同时啮合于轴承41相反方向的面上,能够补偿螺杆10与主心轴40啮合时的间隙,使螺杆10与主心轴40间无法产生背隙,可减少因磨损造成的误差情形,进而可提高加工精度。

另外,当螺杆10与主心轴40啮合时,第一螺纹部12及第二螺纹部13交接间隔处不与轴承41的周缘面接触,第一螺纹部12及第二螺纹部13与轴承41间留有间隙,且定位件30之一端会在第二容置槽131中滑动,因此,能够提供弹性件20的弹性空间及第二螺纹部13的活动空间,因此,无论在螺杆10前进或后退移动时,都可使第二螺纹部13在每一轴承41的间隔距离范围内活动,减少螺杆10与主心轴40的磨损损伤,进而增加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