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圆锭锯切堆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160发布日期:2018-07-07 10:3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锭锯切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圆锭锯切堆叠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圆锭锯切加工领域,需要将圆锭锯切成预定长度并堆叠存放。现有的加工设备衔接不畅,各工序之间需要人工介入,导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圆锭锯切堆叠系统,可自动进行圆锭进料、锯切和堆叠,各工序之间相互衔接,全程无需人工介入,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圆锭锯切堆叠系统,包括输送单元、锯切单元和堆叠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道以及倾角控制机构,所述输送辊道设于倾角控制机构上,用于将圆锭横向输送,所述倾角控制机构能够控制输送辊道的倾角,调节圆锭的输送高度;

所述锯切单元包括压紧部件和锯切部件,所述压紧部件用于压紧圆锭,所述锯切部件用于将圆锭锯断;

所述堆叠单元包括起升行走部件、导向部件和机械抓手,所述起升行走部件通过钢丝绳与机械抓手连接,带动机械抓手水平移动和竖直升降;所述导向部件从起升行走部件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用于限制机械抓手相对起升行走部件的摆动和水平移动;所述机械抓手用于抓取和释放隔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紧部件包括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所述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相对设置,所述活动V型块通过压紧油缸设于固定V型块的上方;所述活动V型块能够上下移动,与固定V型块配合将金属棒压紧;所述所述倾角控制机构能够控制输送辊道的倾角,使圆锭从固定V型块上方经过,然后支承在固定V型块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锯切部件包括进给油缸、三角支架、锯切电机、锯切转轴总成和锯片,所述三角支架呈倒三角形设置,其下端铰接于摆动铰接座上,左端与进给油缸的缸体连接,右端与锯切转轴总成连接;所述进给油缸的活塞杆与机架连接,所述锯切转轴总成上设有锯片,所述锯片由锯切电机驱动;所述锯切电机上设有小皮带轮,所述锯切转轴总成上设有大皮带轮,所述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大皮带轮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覆盖于压紧部件和锯切部件外的箱体护罩;所述箱体护罩包括护罩主体、锯片密封门、活动前面、小前面和侧门;所述护罩主体前端两侧设有进棒口,所述锯片密封门设于进棒口的后方,所述锯片密封门的对侧设有所述侧门,所述活动前面设于护罩主体的前端上侧,所述小前面设于护罩主体的前端下侧;所述锯片密封门铰接于门框上,所述门框铰接于护罩主体侧面,所述门框打开时,所述锯片密封门平行远离护罩主体的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倾角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升降座,所述输送辊道包括摆动机架、输送辊和链轮组;所述固定座和升降座均铰接于摆动机架的底部,所述升降座包括油缸座和顶起油缸,所述顶起油缸的底部铰接在油缸座上;所述输送辊水平设于所述摆动机架上,所述链轮组设于摆动机架的一侧,用于驱动输送辊转动;所述顶起油缸能够伸缩,驱动摆动机架绕转轴摆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链轮组包括导向轮、驱动轮和调节轮,它们通过链条一一连接,并由电机提供动力;所述驱动轮与输送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设于驱动轮之间,所述调节轮设于驱动轮的下方,用于调节链条的张紧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起升行走部件包括曳引部件和行走部件,所述曳引部件通过收放钢丝绳控制机械抓手的竖直升降,所述行走部件通过在预设的滑轨上滑动,带动机械抓手整体平移;所述行走部件包括行走底盘,其四角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行走电机驱动;

所述机械抓手包括主架、机械臂和驱动机构,所述机械臂对称铰接于主架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和开合杆,所述开合杆一端与机械臂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通过自身旋转带动开合杆前后移动,使机械臂张开或闭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曳引部件包括曳引电机、减速机、制动器、滚筒和定滑轮;所述曳引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滚筒连接,所述滚筒上缠绕有钢丝绳;

所述主架上还设有动滑轮,从曳引部件伸出的钢丝绳经过定滑轮的导向后穿过动滑轮,带动主架升降;

所述驱动电机设于主架的正中央,与旋转轴的中部连接,驱动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固定设有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与前后水平设置的开合杆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向部件为左右对称设于行走底盘下表面的矩形杆,所述矩形杆前后两侧设有导向滑轨;所述主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包括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位于矩形杆的前后两侧,与导向滑轨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械臂包括栏栅状本体,所述栏栅状本体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抓取板;所述栏栅状本体通过支点连杆铰接于主架两侧的铰接座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单元、锯切单元和堆叠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将圆锭横向输送并调节圆锭的输送高度;所述锯切单元用于压紧圆锭并将圆锭锯断;所述堆叠单元用于抓取和释放隔条,当圆锭堆放于隔条上时,将隔条连同圆锭同步水平移送到相应区域,进行堆叠储存。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单元、锯切单元和堆叠单元,各单元之间相互衔接,全程无需人工介入,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单元和锯切单元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锯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升行走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抓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抓手抓取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抓手释放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单元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2-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圆锭锯切堆叠系统,包括输送单元、锯切单元和堆叠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道以及倾角控制机构,所述输送辊道设于倾角控制机构上,用于将圆锭横向输送,所述倾角控制机构能够控制输送辊道的倾角,调节圆锭的输送高度;

所述锯切单元包括压紧部件和锯切部件,所述压紧部件用于压紧圆锭,所述锯切部件用于将圆锭锯断;

所述堆叠单元包括起升行走部件6、导向部件7和机械抓手8,所述起升行走部件6通过钢丝绳9与机械抓手8连接,带动机械抓8手水平移动和竖直升降;所述导向部件7从起升行走部件6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用于限制机械抓手8相对起升行走部件6的摆动和水平移动;所述机械抓手8用于抓取和释放隔条。

其中,所述锯切单元包括压紧部件1和锯切部件2,所述压紧部件1包括固定V型块11和活动V型块12,所述固定V型块11和活动V型块12相对设置,所述活动V型块12通过压紧油缸13设于固定V型块11的上方;所述活动V型块12能够上下移动,与固定V型块11配合将金属棒压紧。

所述锯切部件2包括进给油缸21、三角支架22、锯切电机23、锯切转轴总成24和锯片25,所述三角支架22呈倒三角形设置,其下端铰接于摆动铰接座26上,左端与进给油缸21的缸体连接,右端与锯切转轴总成24连接;所述进给油缸21的活塞杆211与机架3连接,所述锯切转轴总成24上设有锯片25,所述锯片25由锯切电机23驱动。

在锯切过程中需要将金属棒夹紧,如图1所示,现有的常见夹持机构通过水平对置的两块夹持板将金属棒夹紧。这种夹持机构由于油缸水平设置,占用空间少,也便于维护。但是,当金属棒的直径变化时,使用水平对置的夹持板夹持金属棒时,夹持板与金属棒的接触点与油缸的施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但影响夹持可靠性,也会影响底部传输辊的承压,导致底部传输辊承压过大而损坏。本锯切机通过上下对置的固定V型块11和活动V型块12对金属棒进行夹紧,相对于现有的水平对置的夹紧机构,无论金属棒的直径如何变化,固定V型块11和活动V型块12的夹紧力永远作用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保持金属棒的可靠夹紧。

本锯切机通过三角支架22和进给油缸21实现锯片25的锯切进给,随着进给油缸21的伸缩,锯片25形成弧形的进给路径,避免了直线进给可能出现的锯齿破损或旋转动力不足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锯切电机23上设有小皮带轮27,所述锯切转轴总成24上设有大皮带轮28,所述小皮带轮27通过皮带29与大皮带轮28连接。这种结构好于以前的电机连接减速机,然后减速机连接锯片或电机直连锯片。因电机结合皮带轮只传递扭矩,如电机连减速机再到锯片或电机直连锯片不单传递了扭矩,也带来多余震动影响锯切质量,还有就是当锯片出现卡滞时,皮带会打滑保护锯片、轴和轴承,而上述其余两种会直接冲击减速机、电机和轴,带来更大损坏。

在锯切大直径金属棒时,会产生极大的噪音,而由于锯切涉及金属棒进料、出料、排屑等机构,每个机构都需要与外界连通,因此噪音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型锯切机的难题。为了降低锯切噪音,同时保证锯切操作的便利性,本锯切机还包括覆盖于压紧部件1和锯切部件2外的箱体护罩4。所述箱体护罩4包括护罩主体41、锯片密封门42、活动前面43、小前面44和侧门45;所述护罩主体41前端两侧设有进棒口46,所述锯片密封门42设于进棒口46的后方,所述锯片密封门42的对侧设有所述侧门45,所述活动前面43设于护罩主体41的前端上侧,所述小前面44设于护罩主体41的前端下侧。所述锯片密封门42铰接于门框47上,所述门框47铰接于护罩主体41侧面,所述门框47打开时,所述锯片密封门42平行远离护罩主体41的侧面。所述活动前面43具有两段式结构,并且能向上翻开,露出锯片25和金属棒,所述小前面44能够向下翻开,当活动前面43和小前面44同时翻开时,能够将锯切机的前部完全露出,便于维护。所述护罩主体41将压紧部件1和锯切部件2包裹,隔绝了锯切过程产生的噪音。

为了将金属棒从棒料入口送入锯切机内,本锯切单元的进料口设有输送单元5,所述输送单元5包括输送辊道以及倾角控制机构,所述倾角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座51和升降座52,所述输送辊道包括摆动机架53、输送辊54和链轮组55。所述固定座51和升降座52均铰接于摆动机架53的底部。所述升降座52包括油缸座521和顶起油缸522,所述顶起油缸522的底部铰接在油缸座521上。所述输送辊54水平设于所述摆动机架53上,所述链轮组55设于摆动机架53的一侧,用于驱动输送辊54转动。所述顶起油缸522能够伸缩,驱动摆动机架53绕转轴56摆动。其中,所述链轮组55包括导向轮551、驱动轮552和调节轮553,它们通过链条554一一连接,并由电机提供动力。所述输送辊54通过轴承座541固定在摆动机架53上。所述驱动轮552与输送辊54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551设于驱动轮552之间,所述调节轮553设于驱动轮552的下方,用于调节链条554的张紧力。所述所述倾角控制机构能够控制输送辊道的倾角,使圆锭从固定V型块上方经过,然后支承在固定V型块上,避免固定V型块受到圆锭的撞击,实现锯切单元的自动化可靠进料。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51与摆动机架53的连接处设有转轴56,所述顶起油缸522与摆动机架53的连接处设有上销轴57,所述顶起油缸522与油缸座521的连接处设有下销轴58。所述油缸座521和固定座51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输送辊54上设有V形槽542。所述V形槽542的中央设有第一过渡柱543,所述V形槽542的两侧设有第二过渡柱544。V形槽542对圆棒有自定中心功能,能够防止圆棒在输送时跑偏,只允许圆棒在预定的传输线路上移动。

当锯切单元将圆锭锯切至预定长度后,会水平输送到隔条定位架102上,需要将锯切后的圆锭自动移送,并堆叠好,便于后续的运输。圆锭的自动移送和堆叠,由堆叠单元完成。

其中,所述堆叠单元包括起升行走部件6、导向部件7和机械抓手8,所述起升行走部件6通过钢丝绳9与机械抓手8连接,带动机械抓手8水平移动和竖直升降;所述导向部件7从起升行走部件6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用于限制机械抓手8相对起升行走部件6的摆动和水平移动;所述机械抓手8用于抓取和释放隔条;

所述起升行走部件6包括曳引部件61和行走部件62,所述曳引部件61通过收放钢丝绳9控制机械抓手8的竖直升降,所述行走部件62通过在预设的滑轨上滑动,带动机械抓手8整体平移;

所述机械抓手8包括主架81、机械臂82和驱动机构83,所述机械臂82对称铰接于主架81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机构83包括驱动电机831、旋转轴832和开合杆833,所述开合杆833一端与机械臂82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83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31能够驱动旋转轴832旋转,所述旋转轴832通过自身旋转带动开合杆833前后移动,使机械臂82张开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叠单元设有导向部件7,能够保证吊运载荷发生偏倚的时候机械抓手8不发生偏摆,保证吊运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叠单元能够自动取料、自动堆叠,该堆叠单元堆叠效率高,极大的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且该堆叠单元安全可靠,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和机器的安全。

下面具体阐述本申请的具体结构:所述行走部件62包括行走底盘621,其四角设有行走轮622,所述行走轮622通过行走电机623驱动。行走轮622设于厂房吊机滑轨上,当行走轮622转动时,能够带动行走部件62整体沿吊机滑轨移动。所述曳引部件61包括曳引电机611、减速机612、制动器613、滚筒614和定滑轮615;所述曳引电机611通过减速机612与滚筒614连接,所述滚筒614上缠绕有钢丝绳9。所述导向部件7为左右对称设于行走底盘621下表面的矩形杆71,所述矩形杆71前后两侧设有导向滑轨72;所述主架81的左右两侧设有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包括两个导向轮84,成组的两个导向轮84位于矩形杆71的前后两侧,与导向滑轨72抵接。当机械抓手8升降时,所述导向轮84在导向滑轨72上滑动,所述导向轮84与导向滑轨72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陷于导向滑轨72中,防止导向轮84相对导向滑轨72左右移动。所述机械臂82包括栏栅状本体821,所述栏栅状本体821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抓取板822。所述栏栅状本体821通过支点连杆823铰接于主架81两侧的铰接座824上。所述驱动电机831设于主架81的正中央,与旋转轴832的中部连接,驱动旋转轴832旋转;所述旋转轴832的两端固定设有曲柄机构834,所述曲柄机构834与前后水平设置的开合杆833连接。所述主架81上还设有动滑轮85,从曳引部件61伸出的钢丝绳9经过定滑轮615的导向后穿过动滑轮85,带动主架81升降。所述机械臂82的内侧设有隔条检测部件86,所述隔条检测部件86包括激光检测开关87,所述激光检测开关87与抓取板822平齐。

本堆叠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

1、取隔条。

堆叠单元行走至隔条仓101上方,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出,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下降,至隔条仓101上方;机械抓手8上的驱动电机831驱动旋转轴832转动,控制开合杆833回缩,使机械臂82在支点连杆823的作用下张开;通过安装在隔条检测部件86上的激光检测开关87检测隔条,控制机械臂82停在隔条仓101最上方的隔条底部,控制精度为3mm,机械抓手8停止下降;机械抓手8上的驱动电机831驱动旋转轴832转动,控制开合杆833伸出,使机械臂82在支点连杆823的作用下闭合,抓取隔条仓101最上方的隔条;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入,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上升,通过安装在主架81上的机械抓手上下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抓手8停在上限位(也就是堆叠单元能起升的最大高度处);

2、装棒。

行走电机623驱动安装在左行走部件和右行走部件上的行走驱动齿轮624,驱动行走轮622往隔条定位架102处行驶,通过行走限位开关625使堆叠单元停在隔条定位架102上方,定位精度为3mm;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出,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下降,至隔条放置在隔条定位架102上后,此处定位由安装在曳引电机611中的编码器控制;机械抓手8上的驱动电机831驱动旋转轴832转动,控制开合杆833收缩,使机械臂82在支点连杆823的作用下张开后;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入,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上升,通过安装在主架81上的机械抓手上下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抓手8停在上限位;等一层隔条上排好一层圆锭后,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出,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下降至隔条定位架102的隔条下方,通过安装在隔条检测部件86上的激光检测开关87检测隔条,控制机械臂82停在隔条底部,机械手停止下降;机械抓手8上的驱动电机831驱动旋转轴832转动,控制开合杆833伸出,使机械臂82在支点连杆823的作用下闭合;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入,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上升,通过安装在主架81上的机械抓手上下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抓手8停在上限位;

3、吊运。

行走电机623驱动安装在左行走部件和右行走部件上的行走驱动齿轮624,驱动行走轮622往堆料台103处行驶,通过行走限位开关625使堆叠单元停在堆料台103上方;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出,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下降,控制隔条和圆锭放置在堆料台103上后,此处定位由安装在曳引电机611中的编码器控制;机械抓手8上的驱动电机831驱动旋转轴832转动,控制开合杆833收缩,使机械臂82在支点连杆823的作用下张开后;通过曳引电机611驱动滚筒614转动,使卷绕在滚筒614上的钢丝绳9卷入,钢丝绳9通过定滑轮615导向至动滑轮85,控制机械抓手8上升,通过安装在主架81上的机械抓手上下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抓手8停在上限位;然后堆叠单元行驶至隔条仓101上方,至此堆叠单元的一个工作循环完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