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808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加工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钢丝拉直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的钢丝拉直装置占地面积较大,拉直效果好,小型的钢丝拉直装置占地面积小,但是拉直效果差,现有钢丝拉直装置往往只能对钢丝同一位置进行一次拉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能够多次对钢丝进行拉直的钢丝拉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丝拉直装置,包括拉直机箱,在拉直机箱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设置在拉直机箱前侧的进线口位于出线口上端,设置在拉直机箱后侧的出线口位于进线口上端,在进线口和出线口外侧的拉直机箱上均设置有钢丝引导夹板,在拉直机箱内设置有数个上压辊、中间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顺时针转动,中间压辊逆时针转动,在拉直机箱前后端均设置有缠绕辊的安装块,在拉直机箱同一端的两个安装块外侧设置有外固定板,在外固定板上设置有圆盘,圆盘通过转轴固定在外固定板上,在转轴上设置有通过链条连接电机的齿轮,在拉直机箱同一端的两个圆盘之间设置有钢丝缠绕导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在拉直机箱前侧的进线口与出线口的高度分别与设置在拉直机箱后侧的出线口和进线口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拉直机箱前端的进线口和后端的出线口上端均设置有上导辊,在拉直机箱前端的出线口和后端的进线口下端均设置有下导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丝引导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两端均通过气缸与拉直机箱相连,下夹板比上夹板宽,在上夹板上设置有数个小气缸,小气缸的端部固定在钢丝固定板上,在钢丝固定板下端设置有数个限定板,每两个相邻的限定板组成一个钢丝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缠绕辊上设置有数个钢丝缠绕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丝从拉直机箱前端的进线口进入,在上压辊和中间压辊的作用下进行拉直,在通过钢丝引导夹板和钢丝缠绕导辊使钢丝在缠绕辊沿着钢丝缠绕槽缠绕,实现多次拉直,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减小占地面积,同时还能对钢丝进行多次拉直,钢丝拉直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直机箱前端示意图。

其中:1-拉直机箱,2-进线口,3-出线口,4-钢丝引导夹板,5-缠绕辊,6-圆盘,7-钢丝缠绕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丝拉直装置,包括拉直机箱1,在拉直机箱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进线口2和出线口3,设置在拉直机箱1前侧的进线口2位于出线口3上端,设置在拉直机箱1后侧的出线口3位于进线口2上端,在进线口2和出线口3外侧的拉直机箱1上均设置有钢丝引导夹板4,在拉直机箱1内设置有数个上压辊、中间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顺时针转动,中间压辊逆时针转动,在拉直机箱1前后端均设置有缠绕辊5的安装块,在拉直机箱1同一端的两个安装块外侧设置有外固定板,在外固定板上设置有圆盘6,圆盘6通过转轴固定在外固定板上,在转轴上设置有通过链条连接电机的齿轮,在拉直机箱1同一端的两个圆盘6之间设置有钢丝缠绕导辊7,设置在拉直机箱1前侧的进线口2与出线口3的高度分别与设置在拉直机箱1后侧的出线口3和进线口保持一致,在拉直机箱1前端的进线口2和后端的出线口3上端均设置有上导辊,在拉直机箱1前端的出线口3和后端的进线口2下端均设置有下导辊,钢丝引导夹板4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两端均通过气缸与拉直机箱1相连,下夹板比上夹板宽,在上夹板上设置有数个小气缸,小气缸的端部固定在钢丝固定板上,在钢丝固定板下端设置有数个限定板,每两个相邻的限定板组成一个钢丝通道,在缠绕辊5上设置有数个钢丝缠绕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减小占地面积,同时还能对钢丝进行多次拉直,钢丝拉直的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