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锥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068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丝锥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模内攻牙是比较常见的冲压自动化装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模内攻牙机已经非常成熟可靠,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冲压速度。冲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送料不准的情况,此时若继续攻牙,丝锥特别容易折断,从而造成大批量的冲压不良。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攻牙丝锥自动检测装置,如果出现丝锥折断的情况,机器会自动停机并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灵敏能有效保证产品良率的丝锥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锥检测装置,它包括检测部以及固定板,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固定和绝缘作用的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内且用于检测丝锥的顶杆、用于固定所述顶杆的定位套筒、用于浮起顶杆的弹簧以及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连接线。

优化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入块、第二入块、第三入块、第四入块、等高套、垫片、下螺丝、上螺丝,所述定位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二入块内。

优化的,丝锥放置于产品的牙孔圆心的正上方,顶杆放置在产品牙孔圆心的正下方,三者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化的,顶杆与牙孔底部之间存在保证丝锥完全攻穿牙孔且不会因铁屑堵塞而导致短路产生误判的间距。

进一步的,信号连接线穿过弹簧与顶杆末端相连,第四入块中加工有信号连接线过孔。

进一步的,第二入块两侧加工有便于铁屑沿着两侧掉落的斜面。

进一步的,第一入块、第二入块、第三入块为绝缘材质材料加工而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丝锥自动检测,保证攻牙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丝锥检测装置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检测部分结构图;

附图3为顶杆部分结构图;

附图4为第二入块结构图;

附图5为丝锥初始状态结构图;

附图6为丝锥下降状态结构图;

附图7为丝锥接触状态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1、待攻牙产品;2、丝锥;3、检测部;3-1、第一入块;3-2、安装组件;3-3、第三入块;3-4、第四入块;3-5、等高套;3-6、垫片;3-7、下螺丝;3-8、信号连接线;3-9、弹簧;3-10、上螺丝;3-11、第二入块;3-12、定位套筒;3-13、顶杆;3-14、第一入块圆孔;3-15、第二入块两侧斜面;4、检测装置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丝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以及固定板,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固定和绝缘作用的安装组件3-2、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3-2内且用于检测丝锥2的顶杆3-13、用于固定所述顶杆的定位套筒3-12、用于浮起顶杆3-13的弹簧3-9以及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连接线3-8。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入块3-1、第二入块3-11、第三入块3-3、第四入块3-4、等高套3-5、垫片3-6、下螺丝3-7、上螺丝3-10,所述定位套筒3-12固定于所述第二入块3-11内。信号连接线3-8穿过弹簧3-8与顶杆3-13末端相连,第四入块3-4中加工有信号连接线3-8过孔。第二入块3-11两侧加工有便于铁屑沿着两侧掉落的斜面。第一入块3-1、第二入块3-11、第三入块3-3为绝缘材质材料加工而成。

顶杆3-13与牙孔底部之间存在保证丝锥完全攻穿牙孔且不会因铁屑堵塞而导致短路产生误判的间距。

如图1、5、6、7所示,搭载待攻牙产品1的料带由送料机驱动按照一定步距不断到达指定工位,随后冲床滑块带动冲压上模下行,驱动攻牙机带动丝锥2在不断下降的过程中一直旋转攻牙,攻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碎屑等透过入块一圆孔3-14从顶杆3-13四周向下自动掉落,分别从第二入块两侧斜面3-15掉落。当攻牙机驱动丝锥2不断向下攻牙的过程中,丝锥2一直保持旋转状态,当丝锥2完全攻穿接触到顶杆3-13时,从丝锥2到顶杆3-13,再到信号连接线3-8形成一个接通的闭合回路,此时会有一个高电平信号输出,表明丝锥2已完全攻穿。

形成闭合回路之后,此时的顶杆3-13被丝锥2向下挤压,弹簧3-9处于压缩状态。之后丝锥2向上回升,被压缩的弹簧3-9通过弹簧力将顶杆3-13重新顶回初始位置,完成一次丝锥攻牙和检测的全过程。

随着产品1源源不断被料带送达指定位置,又一次检测的过程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