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544发布日期:2018-09-07 23:18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



背景技术:

扩孔钻主要用于对已有的孔径进行再加工扩大,现有扩孔钻前端大都为平面,没有导向位,扩孔时孔位置度容易偏,加工孔径不能比原底孔直径偏差太大,这是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技术问题;且现有扩孔钻大都设计为一整体,采用硬质合金加工而成,整体采用硬质合金其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具有导向功能的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包括刀柄及刀头,所述刀头为圆柱形,所述刀头前端依次设置有圆台形导向部、圆柱形切削部及圆台形后端部,所述刀头上设置有两条排屑直槽,所述排屑直槽包括依次相连的槽前面及反屑面,所述反屑面底部设计有一段圆弧曲面;所述排屑直槽从导向部端面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刀头的后端,在刀头的任一截面上,排屑直槽在刀头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所述两条排屑直槽将刀头均匀的分为两个部分;所述槽前面外边依次形成有导向刃、端刃、侧刃及后端刃。

其中,所述导向部设置的导向刃夹角a为85-95°。

其中,所述后端部设置的后端刃夹角c为50-90°。

其中,所述槽前面与反屑面的槽形夹角为90-100°。

其中,所述刀柄与刀头轴心处设置有冷却孔,所述导向部设置有冷却口,所述冷却口与所述冷却孔连通。

其中,所述刀头轴心处设计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至端面设计有向外逐渐变大的圆锥孔,所述圆锥孔外端面设计有斜角,所述定位孔与圆锥孔中心线同轴;所述刀柄前端设计有与所述定位孔及圆锥孔相配合的定位轴及圆锥面;所述刀柄通过定位轴及圆锥面过盈配合在所述刀头的定位孔及圆锥孔上,所述斜角与圆锥面形成一V形坡口,其连接位通过铜焊固定。

其中,所述刀柄材质为45号钢,所述刀柄经热处理HRC38-52。

其中,所述刀头材质为再生硬质合金,所述再生硬质合金通过回收硬质合金磨屑再加工获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结构设计合理,所述刀头前端依次设置有圆台形导向部、圆柱形切削部及圆台形后端部,所述槽前面外边依次形成有导向刃、端刃、侧刃及后端刃。扩孔时圆台形导向部定位在底孔上具有导向定中心作用,确保扩孔位置度;导向刃、端刃、侧刃及后端刃组成复合刀刃,从导向刃开始切削将小孔逐渐扩大,能扩比原底孔直径较大的孔。

2、本实用新型排屑直槽包括依次相连的槽前面及反屑面,反屑面底部设计有一段圆弧曲面,槽前面与反屑面的槽形夹角为90-100°,其容屑空间更大,排屑更流畅,提高了钻头排屑能力。

3、本实用新型刀头与刀柄设计成独立部件通过铜焊固定,可采成用不同材质,刀柄采用钢件,降低材料成本;刀头设计有定位孔及圆锥孔,刀柄设计有与定位孔及圆锥孔相配合的定位轴及圆锥面;刀柄通过定位轴及圆锥面过盈配合在定位孔及圆锥孔上,其连接位通过铜焊固定,保证其连接稳定牢固。

4、本实用新型刀头上圆锥孔外端面设计有斜角,斜角与刀柄的圆锥面形成V形坡口,使焊接更牢固。

5、本实用新型刀柄与刀头轴心处设置有冷却孔,导向部设置有冷却口,冷却口与所述冷却孔连通,加工时冷却液从冷却孔向冷却口流出,对扩孔钻起到冷却作用。

6、本实用新型将刀头与刀柄设计成独立部件,刀头采用硬质合金,刀柄采用45号钢,降低了材料成本,将刀头与刀柄按性能要求分开处理,提高了成形刀整体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硬质合金通过物理方法直接得到所需要求的再生合金原材料,避免因钨、钴等元素及组织结构改变影响再生合金质量的隐患,实现了资源化回收目标,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刀头结构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刀柄结构示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刀柄;2、刀头; 3、导向部;4、切削部;5、后端部;6、导向刃;7、端刃;8、侧刃;9、后端刃;10、排屑直槽;11、圆锥面;12、定位轴;13、冷却孔;14、冷却口;21、定位孔;22、圆锥孔;101、槽前面;102、反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之一所示,一种再生硬质合金扩孔钻,包括刀柄1及刀头2,所述刀头2为圆柱形,所述刀头前端依次设置有圆台形导向部3、圆柱形切削部4及圆台形后端部5,所述刀头2上设置有两条排屑直槽10,所述排屑直槽10包括依次相连的槽前面101及反屑面102,所述反屑面102底部设计有一段圆弧曲面;所述排屑直槽10从导向部3端面的起始部分延伸到刀头2的后端,在刀头2的任一截面上,排屑直槽10在刀头2平面上都位于彼此径向相对的位置,所述两条排屑直槽10将刀头2均匀的分为两个部分;所述槽前面101外边依次形成有导向刃6、端刃7、侧刃8及后端刃9。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3设置的导向刃6夹角a为85-95°。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部5设置的后端刃9夹角c为50-90°。

进一步的,所述槽前面101与反屑面102的槽形夹角为90-100°。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1与刀头2轴心处设置有冷却孔13,所述导向部3设置有冷却口14,所述冷却口14与所述冷却孔13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2轴心处设计有一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至端面设计有向外逐渐变大的圆锥孔22,所述圆锥孔22外端面设计有斜角23,所述定位孔21与圆锥孔22中心线同轴;所述刀柄1前端设计有与所述定位孔21及圆锥孔22相配合的定位轴12及圆锥面11;所述刀柄1通过定位轴12及圆锥面11过盈配合在所述刀头2的定位孔21及圆锥孔22上,所述斜角23与圆锥面11形成一V形坡口,其连接位通过铜焊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1材质为45号钢,所述刀柄1经热处理HRC38-52。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2材质为再生硬质合金, 所述再生硬质合金通过回收硬质合金磨屑再加工获得;所述再生硬质合金获取步骤主要有:硬质合金磨屑回收;浓浆压滤去除油和水的杂质;高温处理去除磨屑中的有机物及低熔点杂质;机械破碎对高温处理后的物料进行破碎;成分调配:取样对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根据样品特性并按再生合金目标产品要求进行成分调配,再经过湿磨制备再生硬质合金混合料,使包括W、CO、Ni的主要元素最终达到再生合金的化学成分要求;再生硬质合金制备:将制备的再生混合料通过成型和烧结,制备成符合相应牌号质量标准要求的再生硬质合金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