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预拉直功能的钢筋拉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9978发布日期:2018-06-12 19:4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带预拉直功能的钢筋拉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拉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预拉直功能的钢筋拉直机。



背景技术: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进行拉直、切断,然后再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在钢筋拉直时,为确保钢筋拉直过程中有足够的张力和富余量,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距拉直机进料口的距离达5米远,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在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与拉直机进料口之间无任何约束装置,且使用钢筋拉直机对钢筋进行直接拉直。其存在的问题是:(1)钢筋被拉至进料口处时平直度不够,弯曲程度较大,容易导致钢筋在拉直机的牵引轮上脱槽,影响钢筋拉直效率,严重的会造成机器损伤及人员伤害。(2)拉直机在使用时,多数采用直接对弯曲的钢筋进行拉直,这样会使拉直机的负荷过大,使拉直机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预拉直功能的钢筋拉直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预拉直功能的钢筋拉直机,包括拉直机,拉直机上设有电动机A,电动机A的输出轴伸出拉直机与主动带轮的轴心连接,主动带轮通过挠性带与从动带轮连接,从动带轮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拉直机的侧面连接,从动带轮的转轴为中空结构,从动带轮的轴心处设有入口,从动带轮上垂直设有固定杆A和固定杆B,固定杆A和固定杆B相对平行设置,固定杆A和固定杆B上分别设有一个预拉直装置,两个预拉直装置均位于固定杆A和固定杆B之间,预拉直装置包括齿条A、支撑杆A、齿轮、滑块A、压杆、滑轨、滑块B、支撑杆B、齿条B及电动机B,所述电动机B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从动带轮上,电动机B的输出轴与齿轮的轴心连接,齿轮的一端与齿条A啮合,齿轮的另一端与齿条B啮合,齿条B和齿条 A相对平行设置,齿条B设在支撑杆B上,所述的齿条A设在支撑杆A上,支撑杆A的一端穿过固定杆A或固定杆B,支撑杆A的另一端与滑块A铰接,滑块A与滑轨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轨设在压杆上,滑轨与滑块B的一端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块B的另一端与支撑杆B的一端铰接,支撑杆 B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A或固定杆B,所述滑块A和滑块B平行设置。

所述的其中一个预拉直装置中的压杆和另一个预拉直装置中的压杆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压杆分别位于入口的两侧且两个压杆关于入口的中轴线对称。

所述拉直机侧面上正对入口处设有进口,进口和入口相通。

所述的电动机A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电动机B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通过采用预拉直装置对进入拉直机的钢筋进行预拉直,弯曲程度大的钢筋在经过预拉直装置预拉直后弯曲程度减小,进入拉直机内的钢筋的平整度高,可以减少拉直机拉直时弯曲的钢筋对拉直机所产生的较大负荷,同时也可以避免弯曲程度高的钢筋进入拉直机后在牵引轮上脱槽,损坏机器或造成人员受伤。(2)通过电动机B带动齿轮旋转,从而调节压杆的倾斜角度,实现根据不同粗细的钢筋调整预拉直装置的拉直程度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拉直装置进行预拉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带预拉直功能的钢筋拉直机,包括拉直机3,拉直机3 上设有电动机A2,电动机A2的输出轴伸出拉直机3与主动带轮1的轴心连接,主动带轮1通过挠性带10与从动带轮5连接,从动带轮5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拉直机3的侧面连接,从动带轮5的转轴为中空结构,从动带轮5的轴心处设有入口6,从动带轮5上垂直设有固定杆A7和固定杆B8,固定杆A7 和固定杆B8相对平行设置,固定杆A7和固定杆B8上分别设有一个预拉直装置9,两个预拉直装置9均位于固定杆A7和固定杆B8之间,预拉直装置9 包括齿条A901、支撑杆A902、齿轮903、滑块A904、压杆905、滑轨906、滑块B907、支撑杆B908、齿条B909及电动机B910,所述电动机B910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从动带轮5上,电动机B910的输出轴与齿轮903的轴心连接,齿轮903的一端与齿条A901啮合,齿轮903的另一端与齿条B909啮合,齿条B909和齿条A901相对平行设置,齿条B909设在支撑杆B908上,所述的齿条A901设在支撑杆A902上,支撑杆A902的一端穿过固定杆A7或固定杆B8,支撑杆A902的另一端与滑块A904铰接,滑块A904与滑轨906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轨906设在压杆905上,滑轨906与滑块B907的一端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块B907的另一端与支撑杆B908的一端铰接,支撑杆B90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A7或固定杆B8。

所述的其中一个预拉直装置9中的压杆905和另一个预拉直装置9中的压杆905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压杆905分别位于入口6的两侧且两个压杆905 关于入口6的中轴线对称。

所述拉直机3侧面上正对入口6处设有进口4,进口4和入口6相通。

所述的电动机A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1连接,所述的电动机B91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1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本装置接通外部电源,打开本装置开关,通过开关发送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1,控制器11控制开启两个预拉直装置9中的电动机B910,电动机B910带动齿轮903转动,齿轮903带动齿条A901向从动带轮5轴心的方向运动,齿条A901带动支撑杆A902向从动带轮5轴心方向运动,支撑杆A902带动滑块A904沿压杆905上的滑轨906 滑动,滑轨906带动压杆905使压杆905靠近滑块A904的端部向从动带轮5 轴心处倾斜,由于齿条A901和齿条B909分别与齿轮903的两端啮合,因此,齿条A901和齿条B909的运动方向相反,齿轮903带动齿条A901运动时,齿轮903带动齿条B909向远离从动带轮5轴心的方向运动,齿条B909带动支撑杆B908,支撑杆B908带动滑块B907沿滑轨906滑动,从而使压杆905靠近滑块B907处的端部向远离从动带轮5轴心的方向倾斜,当调整好压杆905 倾斜角度时,通过控制器11控制关闭电动机B910并启动电动机A2,电动机 A2带动主动带轮1转动,主动带轮1通过挠性带10带动带轮5转动,从而带动从动带轮5上的预拉直装置9相对拉直机3转动,则预拉直装置9中的两根压杆905相对拉直机3转动,由于压杆905是倾斜的,两根压杆905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因此,在两根压杆905相对拉直机3转动时,两根压杆905 移动轨迹为喇叭状圆筒且靠近拉直机3处的直径小于远离拉直机3处所形成的直径,在弯曲的钢筋经过预拉直装置9时会被两根压杆905逐渐压紧并拉直,最终进入拉直机3内的钢筋的平整度较高,可以减轻拉直机3的拉直负荷且不易脱离牵引轮槽,损坏机器。

该装置通过采用预拉直装置9对进入拉直机3的钢筋进行预拉直,弯曲程度大的钢筋在经过预拉直装置9预拉直后弯曲程度减小,进入拉直机3内的钢筋的平整度高,可以减少拉直机3拉直时弯曲的钢筋对拉直机3所产生的较大负荷,同时也可以避免弯曲程度高的钢筋进入拉直机3后在牵引轮上脱槽,损坏机器或造成人员受伤。通过电动机B910带动齿轮903旋转,从而调节压杆905的倾斜角度,实现根据不同粗细的钢筋调整预拉直装置9的拉直程度和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