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锻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611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热锻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热锻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热锻工艺在标准件成型方面具有十分广泛应用,热锻具有诸多优点:1)减少金属的变形抗力,因而减少坏料变形所需的锻压力,使锻压设备吨位大为减少;2)改变钢锭的铸态结构,在热锻过程中经过再结晶,粗大的铸态组织变成细小晶粒的新组织,并减少铸态结构的缺陷,提高钢的机械性能;3)提高钢的塑性,这对一些低温时较脆难以锻压的高合金钢尤为重要。对于普通锻件以及后续做表面机加工的锻件,表面少许磕碰伤是允许的,而精锻形成的锻件,对尺寸和精度要求很高,因此,不能出现任何精度高度,同时,模具长时间使用后,也容易造成精度下降。但是目前的热锻模在热锻时不方便对产生的边料进行收集,进而影响热锻质量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热锻效果好,且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使用第一边料槽和第二边料槽进行有效排料的高效热锻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活动设置在下模座上方,下模座上设置有若干下模腔,上模座的形状与下模座相配合,上模座上还设置有若干凸模,且凸模的数量与下模腔的数量相同,且凸模的位置与下模腔的位置相对应,下模腔上设置有第一边料槽和第二边料槽,第一边料槽和第二边料槽由里向外依次设置在下模腔上,且第二边料槽的厚度大于第一边料槽的厚度,第一边料槽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废孔,第二边料槽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废孔和导废槽,第二导废孔与导废槽相连通,且第二导废孔的位置与第一导废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边料槽和第二边料槽上还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槽盖和第二槽盖,第一槽盖的形状与第一边料槽的形状相配合,第一槽盖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废孔塞和若干第一定位槽盖柱,第一导废孔塞的位置与第一导废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槽盖的形状与第二边料槽的形状相配合,第二槽盖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废孔塞和若干第二定位槽盖柱,第二导废孔塞的位置与第二导废孔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料槽上还设置有格板,第二导废孔设置在格板上,且第一导废孔和导废槽分别设置在格板的两侧,当热锻时边料过多时,可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和第二导废孔进入导废槽内,不会影响产品热锻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料槽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槽盖柱孔,且第一槽盖柱孔的大小与第一定位槽盖柱的大小相配合,当热锻时边料过少的时候,可通过第一定位槽盖柱卡入第一槽盖柱孔内,将第一槽盖柱孔堵住,防止边料进入第一槽盖柱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料槽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槽盖柱孔,且第二槽盖柱孔的大小与第二定位槽盖柱的大小相配合,当热锻时边料过少的时候,可通过第二定位槽盖柱卡入第二槽盖柱孔内,将第二槽盖柱孔堵住,防止边料进入第二槽盖柱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盖柱孔的位置与第一定位槽盖柱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第一槽盖将第一导废孔堵住。

优选的,所述第二槽盖柱孔的位置与第二定位槽盖柱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第二槽盖将第二导废孔堵住。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废孔的数量与第二导废孔的数量相同,当边料过多时,便于边料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和第二导废孔进入导废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废孔的宽度小于第一导废孔的宽度,便于边料可顺畅的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和第二导废孔进入导废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热锻效果好,且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使用第一边料槽和第二边料槽进行有效排料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锻模具的上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锻模具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槽盖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槽盖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上模座;11、凸模;2、下模座;3、下模腔;4、第一边料槽;41、第一导废孔;42、第一槽盖柱孔;5、第二边料槽;51、第二导废孔;52、导废槽;53、第二槽盖柱孔;6、第一槽盖;61、第一导废孔塞;62、第一定位槽盖柱;7、第二槽盖;71、第二导废孔塞;72、第二定位槽盖柱;8、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活动设置在下模座2上方,下模座2上设置有若干下模腔3,上模座1的形状与下模座2相配合,上模座1上还设置有若干凸模11,且凸模11的数量与下模腔3的数量相同,且凸模11的位置与下模腔3的位置相对应,下模腔3上设置有第一边料槽4和第二边料槽5,第一边料槽4和第二边料槽5由里向外依次设置在下模腔3上,且第二边料槽5的厚度大于第一边料槽4的厚度,第一边料槽4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废孔41,第二边料槽5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废孔51和导废槽52,第二导废孔51与导废槽52相连通,且第二导废孔51的位置与第一导废孔4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边料槽4和第二边料槽5上还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槽盖6和第二槽盖7,第一槽盖6的形状与第一边料槽4的形状相配合,第一槽盖6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废孔塞61和若干第一定位槽盖柱62,第一导废孔塞61的位置与第一导废孔4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槽盖7的形状与第二边料槽5的形状相配合,第二槽盖7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废孔塞71和若干第二定位槽盖柱72,第二导废孔塞71的位置与第二导废孔51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边料槽5上还设置有格板8,第二导废孔51设置在格板8上,且第一导废孔41和导废槽52分别设置在格板8的两侧,当热锻时边料过多时,可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41和第二导废孔51进入导废槽52内,不会影响产品热锻质量,第一边料槽4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槽盖柱孔42,且第一槽盖柱孔42的大小与第一定位槽盖柱62的大小相配合,当热锻时边料过少的时候,可通过第一定位槽盖柱62卡入第一槽盖柱孔42内,将第一槽盖柱孔42堵住,防止边料进入第一槽盖柱孔42内,第二边料槽5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槽盖柱孔53,且第二槽盖柱孔53的大小与第二定位槽盖柱72的大小相配合,当热锻时边料过少的时候,可通过第二定位槽盖柱72卡入第二槽盖柱孔53内,将第二槽盖柱孔53堵住,防止边料进入第二槽盖柱孔53内,第一槽盖柱孔42的位置与第一定位槽盖柱62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第一槽盖6将第一导废孔41堵住,第二槽盖柱孔53的位置与第二定位槽盖柱72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第二槽盖7将第二导废孔51堵住,第一导废孔41的数量与第二导废孔51的数量相同,当边料过多时,便于边料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41和第二导废孔51进入导废槽52内,第二导废孔51的宽度小于第一导废孔41的宽度,便于边料可顺畅的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41和第二导废孔51进入导废槽5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热锻时,当热锻时边料过多,可依次通过第一导废孔41和第二导废孔51进入导废槽52内;当热锻时边料过少的时候,可先将第二定位槽盖柱72卡入第二槽盖柱孔53内,将第二槽盖柱孔53堵住,防止边料进入第二槽盖柱孔53内,再将第一定位槽盖柱62卡入第一槽盖柱孔42内,将第一槽盖柱孔42堵住,防止边料进入第一槽盖柱孔42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热锻效果好,且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使用第一边料槽和第二边料槽进行有效排料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